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因为开疆扩土而引发的战争实在是太多了,不仅如此各个朝代的领导者还要时刻提防着其他部落的侵犯,就像匈奴在古代一直都是中原地区的心头大患,战争是不可避免的,但一般只有强大的领导者才能够彻底把这些入侵者彻底赶跑,自汉武帝之后各种抗匈的将士层出不穷,也留下了很多感人至深的故事。
匈奴就像是那田野上的野草,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西汉灭亡之后匈奴之火又渐渐燃烧起来,这时东汉将军耿恭带领着自己的军队强势打击了匈奴的焰火,仅仅在一年时间内就立下了赫赫军功,击退匈奴之后耿恭就带着数百将士驻扎在边境,但是没有想到的是前方大批汉军刚刚离开匈奴就派出了2万军队夹着数百将士重重包围,兵力上悬殊如此之大耿恭所带领的军队处于水火之中,这场守城战对于耿恭来说自然是非常的难打,但是这数百将士依然表现得非常英勇,可城外已经被死死围住,他们已经断了粮草的供应,甚至都到了烹煮铠甲的地步了,但即使是在这样艰难的情况下没有一个士兵想到投降,他们依然在坚持着。
远在万里之外的皇帝听说了之后同大臣们商量,很多大臣都说没救了不介意皇帝再浪费兵力出去救援,但是却有一位叫司徒鲍昱的大臣站了出来对皇帝说,这些人本来就是抵抗匈奴的功臣,如果现在放弃了他们岂不是让其他守卫边疆的将士寒心。
皇帝听说之后觉得非常有道理于是下令立刻发兵营救在外的百位将士,要知道在过去的交通并没有现在这么发达,等到皇帝的援军到达时之前的数百人经过长时间的厮杀与斗争只剩下26人,最后在耿恭城内的残余兵力和援军里应外合的情况下成功击退匈奴,但之前的数百精锐军队包括耿恭在内也只剩下13人了,虽然每一个人都是衣衫褴褛但是他们依然代表着整个民族不屈的精神。
这13个人回到朝中之后,上书五个字“不为大汉耻”,而他们的故事也一直在后世中永远的流传下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