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何病重,惠帝亲自前去探望。在病床边,惠帝问他:“丞相您百年之后,谁又可以接替您为朕效力呢?”
萧何垂垂老矣,声若游丝:“陛下才是最了解臣下的人。”
惠帝又问:“曹参怎么样?”
萧何立即起身叩头,说:“皇上既已找到合适的人选,我也就没什么遗憾了!”
01
萧何不愧为萧何,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投射出一种
为人处世的大智慧
。
惠帝的问题,身为臣下并不好回答。
一是有越俎代庖之过。作为臣子,需要关心的是官职内的事情。国家层面的重要官职任免,则是皇帝刘盈的职责。萧何固然对丞相的接班人有自己的意见,却不可贸贸然说出口,否则只会招致皇权的猜忌。
汉惠帝刘盈 剧照
二是有结党营私的嫌疑。萧何作为丞相,权利本身已足够大。萧何推举的继承人,不仅有与他勾结的嫌疑,而且为己谋私利的罪过。萧何为了避嫌,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推举任何人,由皇帝自己决定。
萧何的回答十分巧妙,
让惠帝自己决定有两个好处:一是惠帝的想法与自己相同,则皆大欢喜,表示赞同即可。既不用承受猜忌,也符合自己的政治意图。二是惠帝的想法与自己不同,则可加以劝诫,适时提出自己的意见。以最小的风险,实现自己的意图。
汉惠帝皇后 张嫣剧照
02
惠帝有备而来,并不是凭空发问。
惠帝即位只有十六岁,萧何病重是惠帝二年。自古少年皇帝都没有实权,惠帝也是一样,母亲吕后才是实际意义上的最高统治者。家国大事下,惠帝的行为不可随意,他探视萧何必然是经过吕后的首肯的。亦即,惠帝名义上来与丞相商议大事,背后却代表着吕后来探问萧何的意思。
吕后剧照
这一年也是不平之年。春季,关中陇西地震。夏季,又是大旱。天灾致使社会动荡,惠帝又即位不久,吕后此时最担心的,就是有人借此阴谋政变搞事情。身兼丞相之职的萧何,突然在此时倒下,若是不提前确定好接任者,稳定朝局,则很容易徒生事端。
03
吕后曾问过高帝刘邦相似的问题。
刘邦讨伐淮南王英布叛乱时,被流矢所击中,行军途中病情渐渐加重。吕后为他找来医生,刘邦反而大骂,不让医生治疗,赏给五十两黄金让他回去。吕后趁机问刘邦:“陛下百年之后,萧相国也死后,让何人代替他呢?”
刘邦说:“曹参可以。”
刘邦剧照
吕后又问曹参之后,刘邦说:“王陵可以,但过于憨厚,陈平能够协助他。陈平智谋有余,但难以独担重任。周勃为人厚道不善言辞,但将来安定刘氏天下的人一定是他,可让他担任太尉。”吕后还想问其后,刘邦只说,之后就不是你能操心的了。
惠帝问萧何的问题,无疑就源自吕后。
小结
惠帝之行,不过是应的吕后要求的考察之旅。
这样也就不难理解萧何病重,最后还强挺着起身叩头了。既是表示对惠帝决策的拥护,又是托付以家族命运的体现。
但求子孙平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