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新中国建立前夕,建设新中国的号角已吹遍中华大地,黑龙江省立下了“北大荒”变“北大仓”的目标,操作拖拉机从事农业生产工作成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为此,黑龙江政府引进了一批拖拉机,并开启了驾驶员培训班的报名活动。
在报名的70余人中,有一个人格外显眼。她的名字叫梁军,是班上唯一的一个女同学,年仅18岁。“女孩子不好好地待在家里,开什么拖拉机?”时至今日仍有大部分人会这样想,可在那个思想尚未完全开化的年代,梁军就已经勇敢地踏出这一步。
女孩子为什么不能学开拖拉机?是女性天生低人一等,还是女子大多蠢笨,不能胜任这样的工作?梁军绝不承认这些偏见。
她认为,既然男女平等,那大家都应该有同样的机会尝试和奋斗。就这样,梁军以一股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勇气和韧劲,开始了自己开拖拉机的生涯。
你还别说,梁军在开拖拉机这事儿上还真有天赋。她不仅能快速掌握课堂上讲解的知识点,还能精益求精,在操作上力求细致精确、不差毫厘,令培训员和其他学员们都不由得赞叹。慢慢的,梁军成了班上的小老师,乐于助人的性格为她收获了纯真的友谊,娴熟的技能更让她获得了大家的尊敬。
当然,对梁军而言,开拖拉机也不是一帆风顺的。除了一开始要面对大家的质疑和嘲讽之外,她还不得不解决男女天生力量悬殊的问题。
原来,开拖拉机除了当好一名称职的司机之外,还要做一名身强力壮的搬运工,在出发地和目的地帮忙一同搬运货物。这些货物不仅重,数量还多,需要往返多次搬运,很少有女性能够承受这样的苦力活。
面对困难,梁军没有知难而退,她一面学用巧劲搬货,一面在劳苦的工作中强健身体,慢慢适应这项吃力的活动。在场的人见她如此不服输,心里也不由得滚烫起来,常常力所能及地帮助她。在自身的顽强和他人的支持下,梁军最终坚持下来。
学成之后,梁军终于可以开着组织分配给自己的拖拉机,自由地驰骋在黑龙江的土地上。她驾驶拖拉机的身影成了田野上最美的一道风景线,常引人驻足观看。
有人将这美好的画面拍摄下来,不久之后,竟被印在第三套人民币壹元面额上。面对众人毫不吝啬地夸奖和赞美,梁军没有过多回应和表示,仍然兢兢业业地站好自己的每一班岗。
但越是这样,梁军“中国第一女拖拉机手”的名号就越来越响亮,成了远近闻名的学习榜样。
不少女孩儿看了纸币上梁军开着拖拉机的倩影,也深受鼓舞,一时间全国学习开拖拉机的女性多了起来,敢于尝试其他岗位的女性也多了起来。梁军用她的行动让全国人民看到了女性的力量,以及她们人生发展得更多可能性。
从贫苦家庭出生、11岁就被卖到表哥一家做童养媳的梁军,并没有把开拖拉机当成自己奋斗的终点站,而是选择继续向上攀登。
1949年,梁军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组建了自己的拖拉机队伍;1951年,梁军进入北京农业机械专科学习,在农业领域专精化;1960年,梁军成了哈尔滨市香坊区农机局副局长,并于1988年成为教授级工程师。2020岁那年,梁军安详地离开人间,享年90岁,她留下的奋斗之旅,既是自己人生的答卷,也是新中国发展和变革的见证,她是当之无愧的“最美奋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