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大军重兵围困,南宋无人敢战,只有这两兄弟站了出来

2023-04-22   历史述

原标题:蒙古大军重兵围困,南宋无人敢战,只有这两兄弟站了出来

《宋朝名将系列之四十三·张顺、张贵》

在金庸的小说《神雕侠侣》里面,有一段郭靖黄蓉夫妇誓死力保襄阳城的故事,看得让人热血沸腾,非常感动。

真正的历史上,襄阳之战确有其事,当年蒙宋双方在此拉锯多年,堪称古代版的“列宁格勒保卫战”。不过,当时并没有郭靖这样会使降龙十八掌的大侠,有的,只是无数的凡夫俗子和埋没于历史角落的抗争。

今天的主角,正是当年襄阳之战的两位平民英雄,他们出身草根,却以国家之事为己任,坚持着自己卑微却不屈的爱国之路。

《宋史》的忠义列传中,曾提到张顺、张贵兄弟二人,言辞简略,却让人心生敬佩。

当时的襄阳城,已经被蒙古人围困了五年,所有的通路全都被封死了,唯一能够支援襄阳的方法就是水路。蒙古人自然也是知道这一点的,于是他们沿汉水构筑了密密麻麻的工事,号称“虽鱼鳖不得渡”。宋军屡次想要冲击,结果都被收拾得很惨。恰恰是在这样的环境之下,张顺、张贵兄弟二人登场了。

他们的出场确实够拉风,堪称十三世纪最凶悍的敢死队:三千人趁着夜色,划着冲锋舰顺流而下直指襄阳。当时,襄阳城外驻守着十万蒙古大军,这样的较量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张氏兄弟是心知肚明的。

在启程前,他们只说了一句:“虽千万人,吾往矣。”国破家亡之际,无须多说,这就是草根的信条。

他们把每三艘船连接在一块,组成30人的小型作战单位,装备了火枪火药,随时准备撞向敌船,同归于尽。很快,三千人马便冲进了蒙古人的船阵里面,一部分人负责厮杀,另一部分则专门砍断敌人在江面上布置的用于拦截的铁链。如此且战且进,一夜行军二百多里。

就这样,他们奇迹般地杀出了重围,进入了襄阳城。不过,大伙儿没高兴多久,发现老大哥张顺不见了。直到几日之后,一具尸体顺流漂到了襄阳城下的浮桥边,守城的士兵打捞上来一看,正是张顺。当时的张顺,“身中四枪六箭,怒气勃勃如生”,真英雄也!

张顺的死没有让大家气馁,当初他们敢来,就没打算活着出去。

入城的张贵受到了守城主将吕文焕的隆重接待,这么多年总算见到援军了,激动啊。张贵建议派出信使联合宋将范文虎一起出击,让蒙古人腹背受敌。费了老鼻子力气,终于和范文虎约好了在龙尾洲夹击敌人,正在张贵要出发之际,意外偏偏又来了。

张贵手下的一个随从,前几天因为犯错被揍了一顿,于是怀恨在心,居然投靠了蒙古人。一副好牌就这样白白葬送了。但是张贵不想放弃这机会,于是决定孤注一掷,改偷袭为明攻,大不了一死而已。

早已得到消息的蒙古大军,自然是严阵以待,龙尾州更是火把林立,灯火通明,就等着一场大战了。由于在兵力上处于绝对的劣势,再加上没有了偷袭的先机,张贵一行深陷蒙古人的重围之中,虽然所有人拼死血战,然而结局注定是无法改写了。一夜血战之后,宋军剩的不多了,但是蒙古人还在源源不断地涌上来。是役,张贵身中数十枪,力竭而亡。

后来,蒙古主帅刘整派人把张贵的尸体送到襄阳城下,主将吕文焕更是亲自抬回城内,将他们兄弟二人葬在一起,并且建庙祭祀。

张顺、张贵兄弟的努力,终究是无关大局的,或许只是徒添了几条人命而已。然而,恰恰是这些努力,让我们见证了中国百姓的赤胆忠心和至死不渝。

可惜的是,他们死后不久,襄阳城再也坚持不下去了,无能为力的吕文焕只好开城请降,襄阳城的战火自此告一段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