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太庙又称为皇帝的"宗庙",国家的"大庙"是古代皇帝祭祀远祖、近祖的地方,有时候也是国家面临重大抉择进行祭祀祷告的场所。太庙之内收录着本朝皇帝的神位,从开国之初到现任皇帝的更迭,可以被认作是一个朝代的"记录史册"。
清代作为目前我国最后一个帝制时代,专制主义君主专制从雍正年间起到达了一个顶峰,自此再无可以威胁到君权的权臣,雍正帝尽管当政仅13年,但他对清代的影响力的确是相当不可估量的,而他的一系列发展变革对康乾盛世的持续具备至关重要的价值。
在选拔干部上,雍正皇帝一朝就有四位宠臣,分别是李卫、田文镜、鄂尔泰和张廷玉,这在其中李卫和张廷玉属汉族人,而对比李卫,张廷玉的资格要更深些,他在康熙皇帝三十九年(1700年)中了举人,此外他的老爸是大学士张英,在张廷玉通向官场的前一年,康熙皇帝将张英破格提拔到相位。
1704年,张英早已撤出官府,返回家里休息了,康熙皇帝并接见了张廷玉,起先了解他张英在家里过得怎样,随后又让张廷玉作诗,调查其工作能力,实际上也就是给张廷玉一个机遇,张廷玉并不是个吊儿郎当,当然就把握住了机遇,当天并奉命侍值南书房,特旨带数珠,着四品官服色。
康熙皇帝六十年,张廷玉任刑部右侍郎;雍正登基后,针对选拔干部已有一番看法,而且他也早就留意到张廷玉,因此就要张廷玉做为了辅助他策划军国大政的关键小助手,从而还可以获知,雍正帝很是信任张廷玉。
要论政治方式,清朝皇帝中,雍正帝上榜了,而他所器重的大臣也的确没有错过他的期待,1723年,张廷玉再度进到南书房企业办公,与朱轼等一同作为诸皇上的老师傅,没多久后张廷玉加太子太保。
太子太保有衔无职,是一种荣誉性的官职,而史称张廷玉是贪官污吏,都没有说明他多么的廉洁,但能够毫无疑问的是,张廷玉并不穷,既然并不是贪官污吏,荣誉傍身,张廷玉当然引以为豪。
此外雍正帝开设军机处,夯实君权,其关键管理制度也是张廷玉策划的,而且据史记述,张廷玉平常缮写上谕、解决公文、跪奏谈话笔录等,都解决得井然有序,就算对准噶尔征战告急之时,张廷玉每天可接到数百件的材料,但他也从没耽误或做错了一件事情。
因而雍正帝夸赞道:“尔一日所办,在别人十日不可以及也。”雍正十三年,雍正帝在临死前,任职张廷玉与鄂尔泰、庄亲王允禄等同于为顾命大臣,遗诏来日以张廷玉配享太庙。
但是乾隆帝不似雍正帝,乾隆帝也讨厌官府中的老臣,总觉得她们“自以为是”,允禄于乾隆皇帝四年遭受理亲王弘皙的拖累而被罢总兵职,鄂尔泰人死之后还被退出了贤良祠,对于张廷玉,他在官府中待得久,过得也久,与乾隆帝的空隙也是越来越大。
乾隆帝还曾商讨过要夺走张廷玉的官爵,罢去他配享太庙的待遇,但张廷玉于1755年在家里过世后,乾隆帝也是遵循了雍正帝的遗诏,张廷玉配享太庙,成清代200年唯一配享太庙的汉人重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