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真的有一百种面目,因为真相很可能是在多年以后才会被人发现。比如这件事就是一件非常令人震撼的事情。当年蜀汉王朝还在的时候,姜维作为王朝的大将军,带领着人马在前线跟司马家的大军厮杀,可是他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边还在坚持着,可是成都那边的刘禅却已经举手投降了。不是因为别的,就是因为邓艾带着一点残兵败将围住了成都,而刘禅没有任何胆子守住成都,导致了最后投降的局面。
知道这件事的姜维肝胆俱裂,他差点就一头撞死了,不过后来刘禅写下诏书,让蜀汉这里所有人的人马都要投降司马家的人马。这姜维当然也是其中一个,不过他的地位有些特殊,他手里有八万人马,这些人马是蜀汉唯一存有的有生力量。他们完全可以依靠这一支力量重新振兴大汉王朝。当年刘备只有几千人马,不是照样建立了那么大的王朝吗?所以姜维如果也能坚持一下的话,那么蜀汉不至于落得最后那种悲惨的下场。
可惜姜维并没有坚持,他拿到了刘禅的诏书以后,按照他的命令主动投降了司马家。不过他投降的不是邓艾,而是钟会。这里面就有文章了,虽然都是司马家的将领,但是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并不是很好,而且常常针锋相对,而姜维就是要让他们内斗起来。这才是他真正要做的事情,当时谁也不知道姜维要做些什么。因为他将蜀汉的几万人马都交给了钟会,并且跟钟会结拜成为了生死弟兄。钟会也是非常欣赏姜维,毕竟这位老将军是征战沙场一辈子的人,拥有丰富的作战经验,而且比较聪明,将来能够为他所用。他当然是有自己的想法,到了蜀地自然不能轻易回去,即使回去也必须要除掉障碍才行,而当时最大的障碍就是邓艾。
好在没过多久,邓艾就被除掉了,而钟会本人也开始狂妄起来,他到了成都以后,各种收买人心,而且坐在这里就不想走了。他的意思很明显,那就是要在这里做皇帝了,给他出这个主意的人正是姜维本人。又有不少人开始不理解,为什么姜维要出这个馊主意呢?他自己的皇帝被人家抓去了北方,他居然在这里要重新扶持一个新皇帝,他还有什么信仰可言?当时当然有很多人会骂他,不过他丝毫不介意这一点,主动催促钟会快点实行计划,他作为协助。可是计划还没有实施,就被手下人发现了,这些人把他们俩一起给杀掉了。
如果故事到了这里,所有人都会认为姜维是一个没有忠心的人,他简直就是蜀汉的罪臣。因为如果他不投降的话,或许还能打个翻身仗,可是一旦投降就等于是彻底毁掉蜀汉了。那个时候肯定是有很多人在骂姜维的,这也是可以理解的。一直到七十多年以后,那个时候已经是东晋王朝了,桓温带着大军平定蜀地的叛乱,却发现了姜维写给刘禅的一封信,这封信上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刘禅忍耐一段时间,他一定想办法重新恢复大汉王朝。桓温得到了这封信以后,感慨万千,认为当年诸葛亮对他的栽培总算是没有白费,他可以瞑目了。至少姜维没有背叛蜀汉,没有忘记诸葛亮的教诲,一辈子都在为诸葛亮的遗志而努力,实在是太感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