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儿时玩伴“闰土”一生过得尽不如人意,其子孙后代完成转变

2023-04-23   历史述

原标题:鲁迅的儿时玩伴“闰土”一生过得尽不如人意,其子孙后代完成转变

一提起鲁迅,大家脑海中不自主的就会想起读书时期在课堂上那被老师们督促着背诵了无数遍的刘和珍君和百草园,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却还是那个在月光下手中握着一只大钢叉头戴项圈的少年郎——闰土,而在鲁迅书中没有提及的后来岁月里,闰土又过得怎么样呢?

家中遭遇变故,鲁迅和闰土各奔东西

闰土原名叫做章闰水,他初在书中出场时,是一个满脸带着稚气却敢于在土里翻滚,满脑子都是稀奇新鲜想法的少年郎,无论是在雪地里捕麻雀,还是在海边捡贝壳,闰土都敢首当其冲,这种种新鲜事儿都让幼年的鲁迅感到十分兴奋,在他心目中也将闰土当成了童年时期难得的知己,而这种知己是可以跨越身份和家世的。

闰土的家人在鲁迅家中帮工,跟鲁迅一家人关系很好,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鲁迅家中遭遇重大变故,他自己也远渡重洋去往日本求学,而闰土则待在了老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攒钱娶媳妇,两夫妻生了好几个孩子之后,又开始为一大家子人的生计而发愁,而这正是那个年代广大中下层中国劳动人民的真实生活写照。

被生活压迫的闰土日夜焦虑,最终因病去世

时间一晃就过去了数十年,两个人接受的教育所待的环境毕竟大不同,等到成年之后的再度会面,闰土早已经被生活的重担压成了一个神情麻木寡言少语的庄稼人,初见面时的活泼与自然早已经在中国封建礼教的压迫下被粉碎的丝毫不剩,形成了压抑封闭自我的性格,而这种性格又反作用于闰土本身,影响着闰土的生活,使他在生活中的日子过得尽不如人意,在这样的恶性循环之下,闰土的生活条件可以想象,常常是处于勉强果腹的状态。

1934年,天灾降临在绍兴这个鲁迅充满童年回忆的地方,对于靠天吃饭的农民而言,这意味着将夺去他们大部分人的生存机会,而闰土一家人也逃不开这一次天灾,他们家的田地是租来的,可是在天灾的影响之下根本无法生产出粮食,日夜焦虑的闰土在这样的苦境之下愁出了疮病,后来病情日益严重,最终因病去世,庄稼人为了庄稼辛苦了一辈子,最后还是因为庄稼间接离世,这种事例在当时的中国绝非闰土一例。

闰土的后人不放弃任何学习的机会,凭借努力,最终完成华丽转变

家中的顶梁柱一夜倒塌,对于闰土的妻儿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后来闰土的大儿子章启生也跟着父亲的脚步撒手人寰,留下妻子和儿子章贵独自在人世苦撑。为了能够给孩子拼出一条生路,闰土的大儿媳妇带着孩子前往上海做工,而章贵也早早的就当起了童工,后来有个机会可以半工半读,章贵宛如抓住了救命稻草般紧紧地抓住了这个机会,正是凭着这样不放弃的精神,章贵后来从一个小童工变成了鲁迅研究会的成员之一,并且还跟鲁迅的儿子周海婴成了至交好友,到了1982年,更是担任了绍兴鲁迅纪念馆馆长一职,守护着鲁迅和自己的爷爷幼年时曾待过的地方,顺利完成了华丽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