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有余
来源 | 37度悦读
官场微小说
这天,局长跟我说:“明天咱们搞一个‘四不两直’调研。”
作为新上任的办公室主任,我一查百度才知道,原来“四不两直”就是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最近很流行这种调研方式。为了落实好局长指示,调研的事我对谁都没说,甚至包括他的司机。
第二天刚上班,我陪同局长直接就上了车。司机小王一脸迷茫地问:“主任,咱们去哪里?”
“呃——,这个……局长,咱们去哪里?”幸亏我反应快,直接把问题甩给了局长。
局长瞪了我一眼,慢慢说道:“先去张湾镇的生猪养殖场,再去镇政府座谈座谈。”
小王一脚油门,我们直奔张湾镇而去。
到了养殖场门口,门卫拦着问:“你们找谁?”
“我们是县农业农村局的,到你们这里调研。”司机小王摇下车窗回答。
“有预约吗?场长说了,最近闹瘟疫,没有预约谁都不能进。”门卫站在车前,就是不给抬杆。
这还了得,我立即拨打了场长电话,然而一阵子“嘟嘟”声之后没接通。局长有些不耐烦地说:“得了,咱们去镇政府。”
小王调转车头,十来分钟就到了镇政府。还是镇里的门卫有懂事儿,一看是县里的公车立即抬杆敬礼,让我们进去。
我也是吃一堑长一智,车刚进院就拨通了镇长手机说明来意。然而镇长直接回怼我说:“哎呀,太不巧了,主管副镇长跟我来县里开会了。你怎么也不提前打个招呼呢?”
得,又吃了闭门羹。挂掉电话,我向局长汇报:“镇长去县里开会了,没人接待。”
局长眼睛一闭,抬抬手说:“回局里。”
一路上,局长都在闭目养神。我也在思索,这次“四不两直”差在哪里了呢?
局长第一次“四不两直”调研失败后,我直接找老办公室主任讨教取经。一周后,再次给局长安排了“四不两直”调研。
不同的是,这次我提前做了大量工作,甚至提前三天专门去张湾镇养殖场踩了点,精挑细选了参加座谈人员,精心设计了每个环节。
张湾镇养殖场门口,门卫一如既往地问:“有预约吗?”
没等司机小王回答,我就摇下车窗,晃动着手机喊道:“你来接一下场长电话。”
“是,马上放行。”门卫对着手机回答。
在养殖场,我们没有见到场长(我已经安排他提前到镇政府等待座谈),不过先是“偶遇”了正在养殖场采访的县电视台记者,摄影师专门给局长拍了几个特写镜头;然后在局里援建的现代化猪舍又“偶遇”了正在给母猪看病的首席技术员,技术员高度称赞了农业农村局的援建项目,局长脸上乐开了花。
半小时后,我们的车刚开到镇政府,恰好“偶遇”镇里的养殖培训会结束。镇长送走授课老师,转身就跟局长握手表示欢迎:“都不提前打个招呼,我们都没法准备,打了个措手不及啊。楼上请吧!”
局长笑呵呵地说:“就是一个普通调研,实地了解点情况。
正好你们刚开完培训会,镇里的养殖户都在,咱就开个座谈会。”
座谈会上,发言的养殖户代表都是脱稿侃侃而谈,开的相当成功。我笔走龙蛇,急匆匆记录着每个人的发言和局长的重要讲话精神……。
回去路上,局长在车上对我说:“这次‘四不两直’很成功,以后类似的调研还得多搞。”
“嗡嗡……”我默默点开微信,看着三条信息。
“老弟,培训会按你的时间点结束,座谈按你的要求设计,效果不错,后续还要多给镇项目支持。”
“兄弟,以前让技术员把稿子写好照着读就行了,这次不但我要背下稿子,还得声情并茂演讲,就连技术员都得‘偶遇’演戏,你可得多给我资金支持啊。”
“主任,您给的劳务费收到。局长调研的新闻在今晚八点播出,请注意收看。”
我心里如释重负,暗自嘀咕道:“‘四不两直’太折磨人了啊!
免责声明:图文摘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刊物(平台)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