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编杂谈】淡去浮华,尽享禅意人生

2022-06-24     37度悦读

原标题:【主编杂谈】淡去浮华,尽享禅意人生

作者 | 悦读主编

主编杂谈

题记:【主编杂谈】这个栏目今天算是正式出刊了,我一直在想,和朋友们聊点啥呢?6月的昆明,却感觉不到一丝燥热,院子里的月季花开得正盛,泡一杯陈年普洱,闲坐在秋千上,持一本林清玄的《在坚硬的世界里,修得一颗柔软心》,心境开始平和下来。脑海里突然闪现一词:禅意人生!对,今天,就和大家聊一聊禅意人生吧!

周末,一好友找我诉苦:工作太忙、压力太大、生活太累、人生太难。

安静地听他发泄完,我淡淡地说:当你人生的步伐迈得太快,当你感到太累时,就找一清净之地,静静地坐下来歇一歇,让疲惫的心灵喘口气,让掉队的灵魂赶上来。

”这个纷乱的红尘俗世,哪有什么清净之地啊?“朋友不屑地说。

”有,去 虚宁寺吧!

说走就走,于是驱车从滇池畔出发,沿昆明城一路向北。在龙泉路中段,杀出一蜿蜒小径,依山势盘旋而上,伸入长虫山的心腹之地。

两三公里的小径,却似漫长的人生路:坑洼不平,爬坡上坎,转折起伏,充满禅意。

一缕清风拂来,吹散心底的愁绪,脚步变得轻快起来,穿过一丛稀疏的松林和一阵幽怨的松涛,虚宁寺山墙那抹庄严肃穆的中国红映入眼帘,刚刚还烦躁不安的内心便平添了几分安宁与平和。

入得山门,拾级而上,经放生池,过天王殿,佛门的清净似一把梳子,从你的灵魂深处轻轻划过,滤去了功名划去了利禄,此刻你变成了一个纯粹的人,头顶上不再有五彩的光环笼罩,剥去伪装,所有的权势与贵贱都留在了山门外,留在了山下高楼林立熙来攘往的尘世中。

这一刻,突然觉得自己是幸福的。从红尘遁入空门,回过头来,才发现原来幸福很简单,才明白其实幸福只是一种心态。仰视久了,谁都会变得卑微,殊不知还有许多被你俯瞰的人,却在梦想着过你的生活。

我们之所以活得太累太疲惫,只因不懂得在平淡的流年里寻找命运的出口。千般愁苦皆因没看透,万般困惑皆是放不下。

只有先学会不哭,然后才知道笑,只有经过人生的荒凉,才能抵达心灵的繁华。

走进虚宁寺,一道山门,就像一道人生的分水岭,身躯在外面奔波,灵魂在里面安息。

清心方能寡欲。我们之所以有太多烦恼,源于欲念太多,为了职务升迁,为了四个轮子的代步工具,为了那霓虹闪烁的高楼大厦中觅得一安身之所,于是灵魂便跟随身躯奔波劳累,于是心灵便套上了名利的枷锁,许多人便在言不由衷身不由己中迷失了人生的方向。

到虚宁寺,清心寡欲从素食开始。

吃惯了山珍海味吃腻了大鱼大肉,让一碗小米粥两个馒头一碟青菜豆腐,清清淡淡,原汁原味,透着一股淡雅的清香,不带一点烟尘,不沾一滴粗俗,带着一种舒心的喜悦,慢慢浸入你的胃肠肺腑,原本浑浊的身体顿觉清爽了许多,内心便为餐桌上的每一条生命多了一分悲悯,多了一丝忏悔。

和好友在大殿前广场的菩提树下,泡一杯香茗,闭目静坐,什么也不用想,让大脑进入一片空白,让灵魂进入太虚境界,恍如初生的婴儿,无色、无相、无念、无欲、无求,除了生命,一无所有。

偶有山风拂过,大殿屋檐下的铜铃随风轻轻摇荡,“叮当……叮当”的铃声清脆、悠扬、纯净,轻轻拂去蒙在心灵上的功名利禄权势富贵的尘埃,还原灵魂的本真。

这一坐就是一上午。

虽然在菩提树下我们悟不了道,更成不了佛,但俗世中浮躁的心境却有了一份难得的宁静与释然;虽然我看不破红尘,更放不下生死,但却明白了:生活的禅意,于悲喜中去找寻,于淡悟中去领会。

红尘中,有些事,其实是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的。

看重了,就会被事所困,乱于心;看淡了,就会悠闲轻松,静于心;看无了,就会海阔天空,修于心。

生命,本身就是一种经历,有起点,必有终点,不在于事,而在于心。

心宽则天地宽,心平则天下平,心安则众生安。

一天的心情靠随和,一生的幸福靠随缘。心灵有家,生命才有路。

在纷乱的红尘俗世中,给自己留一个独处和静思的空间,心灵才会洁净,心智才会成熟,心胸才会宽广。

正如国学大师南怀瑾所言,真正的修行,不只是在山上,也不只是在庙中,更在于红尘炼心。

把工作、生活、家庭当作我们的道场,在独处时安然自得,在喧嚣中淡然自若。 无事时,澄然;有事时,断然;得意时,淡然。

淡去浮华,尽享禅意人生!

你是否也感觉压力太大、工作太苦、生活太累、人生太难呢?欢迎在下面留言,与大家一起讨论分享。

THE END

致高考:每株草都有一颗属于自己的露珠

文章来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hans/641e7fcbc36dd5d5e9668621193882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