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说】胡发平:刻在家门上的蜂

2022-04-29   37度悦读

原标题:【小小说】胡发平:刻在家门上的蜂

刻在家门上的蜂

文/胡发平

时爷擅长捕蜂,捕马蜂。他从城里返回清水湾,也没改掉这一嗜好

屈指一数,时爷这一嗜好至少也有几十年了。儿子时来出生时,母亲难产,死了。时爷带着时来,当爹又当娘的,生活十分拮据。蜂蛹是上等的滋补品,又是绿色食品,很受城里人青眯。时爷就跑山捕捉,靠出售蜂蛹养家糊口。

时爷是村里公认的诱捕高手。他在后院用山竹搭个棚架,栽种洋丝瓜,给野蜂设计“陷阱”。这种洋丝瓜花开时香味浓郁,满后院的花香沁人心脾,招引各种野蜂前来吮吸花蜜。时爷逮住它们中的一二只,在它尾翼系上一根线,线头的另一端拴上一片轻薄的纸片。然后让它飞走,以其尾翼上的纸片为目标,尾随追踪找到拳头大小的蜂巢。

确认没有危险后,他就迅速用棉花堵住出口,罩上袋子,再折断蜂巢所依附的树枝,将蜂巢拿到对门山坡,挂养在自家果树林。这样,他每年养马蜂10至20巢,待到蜂蛹上市后,可赚些钱贴补家用。

时间就像一列无情的小火车,十八九年,咣当咣当地开过去了。一晃,时来如愿地考进了高校。奇怪的是,时来有了工作后,爷就不去集市了。他将蜂蛹分给邻里人家共享,或送孤寡老人品味,留存部分给时来。时来不吃,将蜂蛹当礼品送人。时爷在清水湾的口碑不错,时来在单位也有好的仕途。不几年,他就坐上了单位的头把交椅。

时来惦记父亲,回村将时爷拖进了城。无事的时爷,不时地窥视着时来。适逢中秋,时来家门叩击频繁。时爷避在房间,烦闷不安。过后,时爷就问时来。时来说没什么,都是些礼尚往来之事。时爷心窝紧了一下,再问,时来就满嘴谎话,拉东扯西的。远不见,心不烦。一气之下,时爷就回了老家清水湾。

时爷回村又重操旧业,捕蜂。不同的是,马蜂变成了姬蜂

时爷是个有想法的人。他在山坡上搭建起大棚,用遮阳网盖着顶,围着四周,种起了蔬菜。棚内蔬菜生了虫害,他不打农药,而是把捕来的姬蜂放到棚内,让姬蜂钻到害虫体内寄生,掏空它们身体而一命乌呼。这样,既可消灭各种各样的害虫,又让蔬菜免受农药的污染。高,太高了!村里人赞不绝口。

姬蜂恍惚成了时爷的知己。他用尼龙网纱缝制兜儿,轻、软、细而滑,是它的特点。这样,操作起来灵便,不伤蜂。他到原野、山林捕蜂,迎头下网,追尾网,网网必有所获。回到山坡,时爷一手轻提网底,一手小心翼翼地取出,将姬蜂一只一只地放归大棚。它们摇曳飞舞起来,时爷就仿佛听到了它们钻进小菜蛾、丽蝇蛹的破裂声,心境随之愉悦起来。

大棚掩藏在山里的皱褶里。时来想父亲,就得回村,上山找。时来从沟底往上爬,累了,休息会儿又走,走一走,停一停,一直往上爬。

时爷向下瞟见,内心涌出一股难以言说的滋味。

终于爬上山坡,时来偷眼看了一下父亲的“绝作”。他问时爷身体、问菜蔬,说了一兜的话儿。时爷就是不理不睬,不温不热。夜间,时来做了个怪梦,梦见自己变成只菜虫,姬蜂螫针慢慢地、慢慢地刺入体内。他疼痛而醒,顿觉心里空空的。

事隔两年,时来被人举报收受贿赂。他留置期间,回了趟清水湾。时爷眨巴眼,说迟早会有这么一天的。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可村里人不这么认可,他们感到有损村风,败坏了名声。至此,村里人与时爷就少了往来。

事后三月的一天,有许多人来到村里。有一个头头宣布,时来同志收受的钱财,均在单位登记过,备了案。读到这儿,那个头头停了一下,瞄一眼村民。接着又念,这些钱财,都以单位的名誉用在了清水湾的搭桥铺路。虽说没有中保私囊,但也违规违纪了。最后,那个头头宣读了组织的处理决定。

送走人。时爷拿过一把刀子,叫时来在家门上刻了一“姬蜂”。那姬蜂图案刻得似像非像的,只能让人意会到是一只蜂而已。

一天晌午,村里人提酒上山拜访了时爷。大家说,真对不起啊,那知晓时来是这样的。时爷的喉结嚅动了一下,顺手从地里拔了几根葱,摘下三四根黄瓜,把吊着的丝瓜也拽下一根,欣喜地炒了几盘小菜。

刚倒上酒,时爷忍不住,滋的一下吞了一小杯。然后,他吧嗒吧嗒嘴,说没什么。这人哪,好比是只蜂,飞快了,飞得高了,离巢穴远了,要在空中停一停,回头看看,莫忘了来时的路。

哈哈!你们也喝,别客气。众人碰杯,对时爷翘起了大拇指。

据说,时来家门上的那枚姬蜂图案,至今还在保留着呢。

作者简介:

胡发平,云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云南小小说沙龙会员,作品散见《百花园》《小小说月刊》《小小说大世界》《金山》等报刊,并入选各类年度小小说选本,部分入选高考模拟题,《金麻雀网刊》签约作家。

小 小 说 约 稿 函

【37度悦读】公众号长期征集原创小小说。稿费30元/篇;阅读量5元/100次(100元封顶)。作品发表后24小时内的读者打赏全额返还作者。

投稿邮箱: yuedu3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