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曾任广东省委书记,后来任吉林省长,晚年反思自己犯了很多错误

2023-06-28   历史述

原标题:他曾任广东省委书记,后来任吉林省长,晚年反思自己犯了很多错误

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为了保卫家园,中华民族涌现出无数的优秀儿女,他们有的在还是孩子的时候就投身战斗,拿起武器反抗日本侵略者,比如今天我们要说的这个人,他在14岁的时候就加入了抗日游击队,为民族独立与自由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此人名叫张根生,在之后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张根生在我党的带领下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新中国成立后,张根生担任了广东省委书记以及吉林省长等一系列重要的职务,那么,张根生身上都有什么故事呢?他晚年过得怎么样呢?

张根生出生于1923年,河北安平人,出生于一个农村家庭。早年时期,张根生主要在家乡读书,不过,在他十四岁的时候,日本侵略者发动七七事变,开始侵略中国,张根生也无法安静读书。为了反抗日军,十四岁的张根生加入了国民党组织的抗日游击队,参加了基本的军事训练,不过,还没有与日军交战,当官的就跑完了,从此之后,张根生意识到国民党并不是真正抗日的政党。

1938年,张根生加入了八路军,不久后他就转为正式党员。参军后,张根生进入冀中军政干部学校学习,从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冀中军区,在我党的带领下参加抗日活动。此后的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中,张根生长期活跃在冀中地区,参加了冀中军区的土地改革,巩固和发展了冀中根据地,同时,也在我党的带领下见证了日本侵略者的投降以及新中国的诞生。

建国后,张根生被派到广东,担任了韶关地委副书记、粤北行署副主任以及广东省委秘书长等职务,1958年,张根生成为广东省委常委,不久后又担任了广东省委书记处候补书记,成为广东省委的高级干部之一。不过,十年特殊时期开始后,张根生也受到冲击,于1967年被审查,下放到广东梅田煤矿劳动。

那段时期,张根生始终坚信组织,坚信自己是清白的,凭借乐观积极的心态,1972年,张根生复出工作。复出之后,张根生被任命为广东省革委会副主任,1975年,他又被任命为广东省委书记。需要指出的是,张根生担任广东省委书记时设有第一书记,所以他并不主持全面工作,而是主持广东省农村、农业方面的工作。

1977年,张根生被调到中央,此后陆续担任了国家计委副主任、林业部副部长以及农业部副部长等职务。1979年,张根生被调到吉林,担任了吉林省委书记,1982年又担任了吉林省长,为改革开放时期吉林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那段时期,张根生在吉林推广“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他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极大地给当地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为改革开放初期辽宁的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张根生的主持下,吉林省的粮食生产在三年内增加了80%,成为国内提供商品粮最多的一个省。

晚年的张根生主要生活在广州,过着平淡的生活。值得一提的是,晚年的张根生在反思自己过去时,他把自己的一生一分为二,中间的节点是1957年。1957年之前,张根生参加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缔造了新中国。1957年之后,张根生成为一方父母官。

晚年的张根生反思自己在1957年后犯了很多错误,尤其是1959年到1961年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当时出现了严重的高指标、瞎指挥、浮夸风,给老百姓的生活造成了很大的困难。每当回忆起这段经历时,张根生痛心疾首,仿佛恨不得回到过去,纠正过去的错误。2008年,张根生在广州因病去世,享年85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