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次战争的实践经验证明,拥有一种能够从空中对地面进行打击的武器是十分必要的,A-4舰载攻击机便是最早时候的美军战机,而这款战机也确实大有作用,例如在后来的英阿马岛战争中,成功地将英军的现代化导弹驱逐舰“考文垂”号击沉。
当前,军队所配备的基本都是第三代攻击机,就像是英、法联合研制的美洲虎攻击机和法国研制的“超军旗”,苏联的苏-25还要美国的A-10。但是攻击机在中国军队中却很少见,中国真正能够算得上强击机的武器也只有曾经的强-5,它是我国从1950年开始装配的,在21世纪初始时退役,专门的攻击机在我国现如今的空军队伍中已经不存在了。
在20世纪60年代时,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国家加强了装甲兵的建设,为了加强华约在坦克方面对北约的数量与质量优势,T-62、T-64坦克入役。所以北约也急切地需要一款对地攻击机来抵抗华约方面的装甲部队。由于在越南战争当中,A-1有出色的表现,于是美国空军产生了一种新的设想,以一种新的近距离支援飞机代替A-1。A-10这款经典战机的研发就开始了,这是一种单座双引擎攻击机,由美国费尔柴德公司生产。首架生产型飞机的试飞于1975年10月21日进行,同年,空军开始装备这款机型,并且直到今天,A10还在美军中服役。
A10也被称之为史上“最抗揍的战机”,在以往的作战中,A-10一次又一次地遭受攻击,无论是机翼还是发动机都在几乎被摧毁的情况下,仍旧能够安全返航。这样的结果不得不说全然来自于A-10的设计,选用12.7~38毫米厚的钛合金防弹板覆盖在A10的座舱周围,内侧则选用防弹纤维,更是拥有50毫米厚的腹部钛合金防板,完全可以承受23毫米穿甲弹的攻击。
同时在发动机的设计上,在两台发动机之间设置了较大的间距,减少了中单损伤的几率。还使用防弹钢板来保护风扇机匣,当其中一台发动机被损坏的时候,也不会波及到另外一台。即便其中一台无法正常启动,甚至被摧毁,A-10也能安全返航。如果不幸油箱被击中,其后油管也会随之自动关闭,主油箱在有紧急情况时也可以关闭,用两个发动机的小油箱便能够支撑飞行。它“最抗揍的战机”真的名副其实。
在中国的强-5宣布退役后,就没有新一代的攻击机服役了,并且中国似乎也不打算再使用攻击机,在美俄两国都还未将攻击机淘汰的情形下,中国为什么不再制造攻击机了呢?事实上,中国之所以会采取这种计划也只是为了更好的优化我国的空军,要是说它们还有什么可取之处的话,或许就只有便宜这一点了,不过也正是因为价格优惠并且此时的国际情况也比较和平,所以美俄还未将其淘汰。
若是说中国在之后真的要使用一款价格相对低廉且好用的攻击机完成作战任务,现在新研发的无人机甚至是进行加装后的教练机都在战场上使用,所以也不用再耗费人力物力去研制新的攻击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