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演義小說中包公手下五位虎將

2020-10-22     樂樂樂開花呦

原標題:宋朝演義小說中包公手下五位虎將

展昭

少年行俠,仗劍四方,好不平事,百里傳名。時人因其久居江南,尊為"南俠"。及長,遇包公於危難,數活其命。包公感其人,愛其才,乃引見天子。昭遂入仕,得"御貓"之號。

展昭,字熊飛,常州府武進縣遇傑村人氏,是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的主要人物之一,首次出場時給人印象是武生打扮,疊暴著英雄精神,面帶著俠氣,年紀約有二十上下,氣宇軒昂,令人可愛。他自幼習武,善輕功、會袖箭、劍法高超,兵刃為巨闕劍,後在茉花村與其妻丁月華定親時交換了湛盧劍,武藝高強、性格謙和有禮、胸懷寬廣、沉穩大氣、聰明伶俐、忠肝義膽,為人處事備受稱道。"三俠" 里的"南俠",出場年紀二十多歲,耀武樓獻藝時年紀在三十以內展昭與包拯相識於包拯進京趕考的途中,在金龍寺凶僧手中救包拯,又在土龍崗退劫匪,天昌鎮捉刺客,太師府刺殺暗害包公的刑吉,功績累累。後經包拯舉薦,被皇上御封為御前四品帶刀護衛,封號"御貓",在開封府供職。文學人物,歷史上是否有其人還有待考證,但南俠展昭的故事被後世廣為流傳。

王朝 和馬漢

王朝、馬漢是清代石玉昆所著的古典長篇俠義公案小說《三俠五義》中的虛構人物。據書中記載,2人屬開封府包公的四大侍衛,與張龍和趙虎合稱為開封四勇士,職務六品校尉。

這兩人原本是出身貧寒的農夫,不過都是有一身不錯的武藝,曾經想要出人頭地,於是去考取武科,想考個武舉人什麼的。結果那時候朝綱敗壞奸佞當道,他們被龐太師趕了出來。出來之後路過一個山嶺,遇到兩位占山為王的好漢,相見之間非常投機,於是就也留在了山上,四人還結為異性兄弟。後來,因緣巧合之下巧遇了被免職的包拯,又引發了一些小誤會,等到誤會解除後,他們表示願意跟隨左右為自己的祖國盡一份力量。不久之後包拯重新做官,王朝馬漢等人履行承諾投奔包拯,做了包拯的長隨,一直陪伴在其身邊,並鞍前馬後的做了不少的事情。所以說包青天與王朝馬漢不僅僅是簡單的主僕關係,王朝馬漢更是包拯不可或缺的助力。

我們在電視上最常見到的王朝與馬漢,就是「站堂」與「開道」。在堂上,他們站在包公兩側,負責帶頭喊堂威以及刑訊工作。而在出門時,就要「王朝馬漢與我且開道」了。「捕班快手」的職能相當於現代的刑警,而且還是便衣警察。他們身處市井之中,尋找案件的蛛絲馬跡,傳訊被告和有關證人,同時搜尋證物。憑藉官府牌票,拘捕嫌犯。據傳言,這項工作王朝、馬漢在《鍘美案》中曾經做過。聽說秦香蓮女士的公子被陳世美搶走,包公曾命令「王朝、馬漢搜兒女」,就是到駙馬府上搜證。「壯班民壯」更像是一般的民警,他們負責警戒衙門、倉庫、監獄,並巡邏街市,護送過往的政府物資以及押解人犯。

張龍和趙虎

趙虎,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文學人物,包公的護衛之一。與王朝、馬漢、張龍同為開封府四勇士,排行老四,人稱趙四爺,官職六品校尉,與張龍負責一抬人入鍘。

在古典名著《三俠五義》中,趙虎是四大校尉中塑造最成功、著筆最多的個性人物。作為包大人身邊的活躍分子,「趙四爺」曾經兩次喬裝私訪破獲要案。雖然他武功並不高強,愛吹牛,愛衝動,但他的可愛還是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為嚴肅的開封府增添了一份喜劇色彩。

張龍,古典名著《三俠五義》里開封府包公的四大護衛之一,和王朝、馬漢、趙虎被合稱為開封四勇士,排行第三,職務六品校尉。

且說包公自奏明御刑之後,便吩咐公孫策督工監造,務要威嚴赫耀,更要純厚結實。便派王、馬、張、趙四勇士服侍御刑:王朝掌刀,馬漢卷席捆人,張龍、趙虎抬人入鍘。公孫策每日除監造之外,便與四勇士服侍御刑,操演規矩,定了章程禮法,不可紊亂。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cn/PyX1TnUBd8y1i3sJIuRI.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