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恨之入骨的姓,男的世世為奴,女的代代為娼,是哪個姓?

2020-10-20     樂樂樂開花呦

原標題:朱元璋恨之入骨的姓,男的世世為奴,女的代代為娼,是哪個姓?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的開國皇帝,年號為洪武。朱元璋在家中排名第四位,家族兄弟中排名第八,因此又被叫做朱重八。在朱元璋小的時候,家裡十分的貧窮,他為地主放過牛為了謀生什麼活都干過,因此這樣培養了他後來能夠成大事的精神和能力。

元朝末年時,政府去壓榨百姓,百姓被封為四個等級,過得民不聊生,且民族矛盾十分的尖銳。元朝是由蒙古族人所創立的,因此蒙古族人不需要勞動便可以享有其他民族和漢族所羨慕的財產。甚至在人身安全上,漢族特別不受到保護,如果一個蒙古人殺了一個漢族人或者是其他民族的人,根本不需要一命償一命,僅僅需要一頭驢作為抵償就可以了。

以上的種種都在折磨著元朝末年的百姓。恰逢那時又發生了旱災、蝗災。不到半個月,朱元璋的父親、母親和大哥都相繼去世。安葬了去世的親人之後,朱元璋在走投無路之下便去剃髮做了行童。他邊行乞邊豐富自己的眼界,在這個過程中接觸了大量新奇的事物。

後來民族矛盾變得更加的尖銳,朱元璋便投入到了起義軍隊伍中,那一年朱元璋二十五歲。朱元璋在隊伍中十分的負責和踏實,得到了隊里人員的一致好評。後來逐漸發展中,朱元璋建立了以應天為中心的根據地。最終憑藉著他的勇氣與敏銳,在洪武三年,朱元璋在南京稱帝。

在朱元璋在位期間,他鼓勵農民積極回歸農耕,獎勵開墾荒地。並且組織他們大型水利設施,他還下令大力提倡種植桑、麻、棉等這些經濟作物。朱元璋經歷過災荒,因此知道災荒對農民所帶來的重大影響,他給農民許多補貼甚至是免稅措施,在他的鼓勵下百姓的生產生活一步步走向正軌,社會逐漸變得安定、和諧,歷史上被稱為洪武之治。

但是卻有這樣一個姓氏被朱元璋討厭——蒲姓。其實朱元璋討厭的不僅僅是這個姓氏這麼簡單而已,而是這個姓氏背後所代替的階層。以蒲姓為代表的就是蒲壽庚。蒲壽庚是宋末元初時期的著名人物,他精通阿拉伯語、占城語等,為外貿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在南宋時期南海的海賊十分的猖獗,僅泉州地區就發生了好多起事件。於是蒲壽庚和他的兄弟一起鎮壓海賊,統領海防,權利很大。

為什麼朱元璋這麼討厭蒲壽庚呢?首先是因為在宋末元初時期,禁止海防。但是蒲壽庚去憑藉著自己的語言優勢,積極進行外貿上的溝通,這一行為相當於是明知故犯。蒲壽庚本身是亦官亦商的,官商合一,他憑藉著自己的權力迅速發家,大規模地進行、開展香料貿易,並且通過合法和非法的手段去奪取利益,增加自己的財富。顯赫的權力和雄厚的海上實力促使蒲氏成為一位舉足輕重的人物。

蒲壽庚還做了一件事——投降元朝。蒲壽庚的投降元朝背後有一股十分厲害的勢力去支持他。他們對當地的政治、經濟都有很大的干預力量。蒲壽庚的投降,元朝將領抵達泉州時,擅自解開了自己所佩戴的金虎符贈送給了蒲壽庚。元世祖十分看好蒲壽庚,十分重用他。蒲壽庚在官職上一路飆升,從簡單的參知政事到後來的平章政事等。

他沒有把國家利益放在最前面,反而是在國家危難的時候,以自己的個人利益為優先,保全了自己,卻背叛了整個國家。不過他本身也不是漢族人,因此他不用為漢族所考慮。所以這是朱元璋最討厭他的地方,在朱元璋時期時便開始計算蒲壽庚的錯誤了。

蒲壽庚的後代是阿拉伯漢化後的後代,其子孫不得不掩藏自己的真實身份,過著逃亡的生活。泉州的蒲氏後代為了逃脫追殺,不得不將自己的姓氏改為黃氏。為了避免滅絕之焚,燒掉了蒲氏記號的大燈,重新確立姓氏為黃姓。

拋開了道德和民族不說,表面上看蒲壽庚投降元朝是為了維護自己家族的利益,但是後來蒲氏家族便和元朝政府之間的矛盾越來越突出,甚至最後陷入了萬丈深淵之中。朱元璋規定蒲家的男子全部為奴隸、蒲家的女子全部為婢女,曾經高貴的家族卻在最後付出了慘痛的代價。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cn/HiYgRXUBeElxlkkawSl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