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5電影網訊6月28日,中國·重慶科技電影周「影視科技大師講堂」系列活動在永川舉行。秉承「不斷創新、持續突破」的發展理念,永川已連續兩年聯合中國電影家協會電影數字製作工作委員會舉辦該項活動,期待通過行業內資深從業者的經驗分享,幫助更多初、中級影視從業者,影視院校學生從中了解行業前沿動態,持續吸收相關知識。
當天,《封神三部曲》剪輯師,編劇、導演,《封神三部曲》特種拍攝指導郭晨,香港金牌喜劇導演,視效製作公司天工異彩副總經理周輝等影視從業者,分別從各自專業領域出發,分享了他們的創作經歷與感悟。
黃爍首先在主題演講中談到了自己在《封神三部曲》剪輯製作過程中積累的經驗。在他看來,好的工作方法非常必要,這不僅能夠減少內部和各製作部門的溝通成本,同時也會降低出錯機率。黃爍透露,早在初剪階段,自己就已經努力在將1.0版本《封神》無限去貼近「影院播放標準」,包括但不限於5.1聲道剪輯、臨時音樂、畫面等等。
這樣的工作方法除了在試映階段給除導演外的許多製片方留下了「震撼」的視覺體驗,也非常有效的為後期製作節省了時間:「好的工作流程可以讓你的創作更加自由,雖然後期經常會因為修改而混亂,這是常態,但我認為這是可以(通過方法)被修正的。」
《長空之王》在本屆重慶科技電影周「金數字」榮譽推薦中獲得多項表彰。作為編劇、導演,劉曉世在大師講堂分享了科技進步對於電影創作的影響。他透露,自己過去一年和相關專家做過交流,也嘗試使用了一些人工智慧工具:「我自己的體會是這些工具到今天還不足以影響我們的創作,尤其是前端的創作。它只能完成輔助的分析手段,無法提供思想、美學。」
劉曉世認為,電影創作者在當下要做的是駕馭技術、應用工具。電影工作者要在內容和創作方法上保持與時俱進,拍攝觀眾愛看而不是自娛自樂的電影,創下當下時尚的,而不是陳舊的故事。努力去了解觀眾的需求,從選題、表現形式、話題性甚至發行放映的手段上推陳出新,探索全流程的所有的可能性。
如今,科技在電影拍攝中的應用已經越來越廣泛。參與《封神三部曲》的特拍指導郭晨,在大師講堂以無人機智能飛行為案例,詳細講解了這種技術能夠為電影拍攝提供怎樣的幫助。
在人工較難進入的林區,無人機幫助劇組成功完成了彩蛋中姜子牙垂釣的基礎畫面。而即將在暑期檔上映的新片,以及武俠大片也都將使用到無人機技術作為特效鏡頭輔助。
影視科技創新核心驅動力,是產業對於新質生產力的培育發展。天工異彩影視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輝在主旨演講中表示,擺脫傳統增長方式,高科技、高效能、高質量發展。不僅僅需要企業在技術上的優化,也期待政府從政策層面來持續引導:「新和質必須有一定的關聯性,不僅是新,還得落地,在當下的時代背景、實際生活中能夠落地,同時也對價值的創造產生作用。」
大師講堂除了有關科技的分享,也有對創作理念的傳承。導演李力持在回顧自己職業生涯的同時,還同到場的影視行業後輩、學生進行了現場互動交流。談到喜劇,他認為這種類型絕非大家想像中的「嘻嘻哈哈」,而是需要各個部門的參與者都足夠重視才能拍得下去。接下來,他也會繼續通過自己的培訓班培養新人,也期待用自己的方式為中國電影、中國喜劇的發展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