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一加入歐盟的亞洲小國,因內戰分裂44年,人均收入卻是中國3倍

2023-06-22     歷史述

原標題:唯一加入歐盟的亞洲小國,因內戰分裂44年,人均收入卻是中國3倍

二戰結束之後,國際聯盟沒能夠組織大戰的爆發,以戰勝國為主的聯合國在1945年成立了起來,聯合國成立之後,歐洲統一思想也進入了高潮,英國首相邱吉爾就提出建立「歐洲合眾國」。

1949年歐洲委員會成為了第一個泛歐組織,1950年5月9日法國又提出歐洲煤鋼共同體,這兩大組織都是以軍事武器作為必要原件,主旨還在約束德國,1991年,歐洲煤鋼共同體蛻變成歐盟,而作為唯一加入歐盟的亞洲國家,賽普勒斯算是一個特例。

賽普勒斯是位於地中海東部,扼守歐洲、亞洲和非洲的海上要道,戰略位置十分重要,從古至今賽普勒斯都是兵家必爭之地,從公元12世紀開始,希臘、埃及、波斯、羅馬都在相互爭奪賽普勒斯。

15世紀到17世紀鄂圖曼土耳其是陸地霸主,賽普勒斯也被土耳其帝國統治,直到1878年土耳其將賽普勒斯的租讓給了英國,成為英國「直轄殖民地」,雖然賽普勒斯經過長期的鬥爭,1959年宣布獨立。

但英國在賽普勒斯獨立時,進行了干涉,強制性與其簽訂了條約,分配給一部分領土作為英國的軍事基地,看似統一,內部矛盾卻衝突不斷,1974年,希臘軍人集團軍發動政變,土耳其以「保證國」名義出兵塞島,占領北部37%的領土。

在土耳其的扶持下,土族人在賽普勒斯北部單方面成立「賽普勒斯土族邦」,等到1983年11月15日,更是公然宣布獨立,成立所謂的「北賽普勒斯土耳其共和國」自此之後賽普勒斯長期處於南北分裂狀態。

為解決賽普勒斯南北問題,聯合國維和部隊一直在努力干旋,兩族領導人在聯合國秘書長主持下開始時斷時續的談判,但迄未取得突破性進展,從賽普勒斯分裂以來已經有了44年,但更加奇怪的是,賽普勒斯並沒有因為內戰而導致經濟衰落,反而還在發展。

賽普勒斯是傳統的農業國,自1998年成為歐盟候選國之後,賽普勒斯就按照入盟要求開始改革經濟,在發展農業時,同時發展旅遊業,製造業。船運業,金融服務業也在拉動著經濟增長。

賽普勒斯的人均GDP高達30570美元(2011年),是中國3倍多,它也被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列為「最發達的經濟體系」,2004年賽普勒斯正式加入歐盟,2008年1月1日,賽普勒斯共和國加入了歐元區。

雖說賽普勒斯現為大英國協成員國,但賽普勒斯在領土界線上屬於亞洲,它也是唯一一個加入歐盟的亞洲國家。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c2b1eb04bdd8361eff50562bb7076c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