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7日上午,我一出北京西站便趕往琉璃廠東街,去觀看中國書店春季書刊資料拍賣會的預展。時任海王村拍賣公司總經理彭震堯先生見我正在看展櫃里擺放的《梅花喜神譜》,便招呼工作人員將書取出,對我說這部書不錯,孟憲鈞先生對它很了解……我笑著說:「孟先生應該不如我了解,因為十多年前我曾經是這部書的主人,今天是有緣再相見。」彭總聽我將該書的來龍去脈作簡單介紹後說,想不到還有這些故事,應當寫出來與書友們分享。
記得1996年初的一天,我得到某人要出售清影宋刻本《梅花喜神譜》的消息,便急忙向其求購,對方卻說已有買家。我立即問:「買走了?」答道:「沒有。」又問:「書款交付了?」答:「也沒有。」交談中,賣家看我對該書很感興趣,有志在必得的意願,欲吊我的胃口,想「拿一把」,於是我主動表示可以考慮出好價錢、現錢交易等。賣家心動了,答應把書賣給我。經過幾番商議,終於如願將這部書買到手。
《梅花喜神譜》二卷,宋伯仁撰,宋景定二年(1261)刻本。它是我國第一部專門描繪梅花種種形態的木刻版畫集,刀法古樸明快,刻印俱佳,在中國印刷史上極其有名。我所買的是清嘉慶十六年(1811)沈氏古倪園影宋刻本,線裝二冊,初印本。每卷首鈐有十餘枚印章,如「鏡澄」「鏡澄玩賞」「品禺軒長樂」「讀畫齋藏」「吳興許氏」「許氏廷藩」「高陽博明氏珍藏圖書」「余園主人玩賞」「半憂居士藏書之印」「厚基之印」等。卷內一空白頁上鈐有一方形大印,印文數十字之多。另有一仕女肖像印,單獨鈐於一紙上,夾在書中,其邊款為「墨琴表妹小影」。墨琴何許人也?《中國婦女名人辭典》有載:曹貞秀,字墨琴。畫家曹銳女,學者王芑孫妻。雅好詩文,兼工寫梅,尤擅小楷,享有「海內閨閣第一」之譽。著有詩文集《寫韻軒小稿》。由這頁鈐蓋「墨琴表妹小影」肖像印記的紙來看,該書很有可能是曹貞秀或其表哥的舊藏。
書友來訪,凡觀賞過這部《梅花喜神譜》的,無不稱讚其刻印之精美。2001年秋的一天,國家圖書館的郝瑞平先生打來電話說,孟憲鈞先生在一次古籍拍賣會上,花1.1萬元買了一部清影宋版《梅花喜神譜》,但有瑕疵,他想借我的這部看看。郝先生是我的好友,孟先生是著名藏書家,因此我毫不猶豫將書用特快專遞寄給郝先生,由其轉交孟先生。書寄出幾天後,郝先生來電話說,孟先生很喜歡這部書,問我能否轉讓給他。我自己也很喜歡這部書,不想出讓,郝先生未能說服我。孟先生不肯放棄,親自給我打電話。當得知我年長他幾歲,就說:「老兄,書讓給我吧,請你來我家做客,我的藏書中你有喜歡的,可以讓給你。」話說到這份上,我不便再堅持,忍痛割愛吧。
孟先生花1.1萬元買的那部《梅花喜神譜》有瑕疵,我這部完好無損,卷內鈐有數十枚藏書章,其中有些藏家還很有名氣,我開價1萬元算是合理的。此事本來可以圓滿了結,哪裡知道,當時北京的秋季大拍已經開始,孟先生髮現一部白棉紙明刊本即將上拍,這部書他心儀已久,如果此次不買,還不知道什麼時候才能買到。工薪階層不會有很多閒錢,也只能顧此失彼了。
2002年春節前,孟先生向郝先生建議:春節期間到石家莊去看老卓。郝先生告訴他晚了一步,《梅花喜神譜》前不久已經換了主人,買家是深圳的一位企業家。孟先生聽了大失所望。
春節過後,我去參加北京萬隆春季古籍拍賣會。中午時分到會場,看到萬隆拍賣公司的陳東經理正在和孟先生交談。我填寫好辦理競買手牌的表格,去請陳東經理簽字,孟先生看到表上我的簽名,問道:「您就是石家莊的卓先生?」他正要介紹自己,我對他說:「我認識您。」孟先生感到詫異:「您怎麼會認識我?」我答道:「您是大名人呀,多次在央視《鑒寶》節目出鏡。」後來再相遇,孟先生常發感慨:「老卓,我真後悔呀!」我連忙檢討說:「都是我不好,我應該把書留給你。」與孟先生相識後,他曾多次邀請我去他家坐坐,品賞他的藏書。我怕給朋友添麻煩,從未去拜訪,至為遺憾!
《梅花喜神譜》賣出數年後,那位深圳買家遭遇不測,我急忙將這一消息告訴孟先生,他比我更早知道此事,但是書主的家人不想轉讓藏書,看似好的機遇又成了泡影。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這部佳槧妙品《梅花喜神譜》竟出現在2011年中國書店春季書刊資料拍賣會上,而且以49萬餘元的高價拍出,不知是否被孟先生拍到,但願他有此書緣。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DZw6vXEBfGB4SiUw6Edu.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