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怪《紅樓夢》當時是禁書?你看探春什麼來歷?被康熙視若珍寶!

2020-10-11     樂樂樂開花呦

原標題:難怪《紅樓夢》當時是禁書?你看探春什麼來歷?被康熙視若珍寶!

每一次讀《紅樓夢》,都有不一樣的感覺,每一次觀察書中的人物,都會有新的看法與感受,大家好,我是紅樓夢大揭秘,每天為大家推送不一樣的原創內容。

難怪《紅樓夢》當時是禁書?你看探春什麼來歷?被康熙視若珍寶!賈探春,是賈政與妾趙姨娘所生,排行為賈府三小姐。她精明能幹,有心機,能決斷,連王夫人與鳳姐都讓她幾分,有「玫瑰花」之諢名。林黛玉去世,賈探春是最後守在她身邊並料理後事的三位親人之一。

她一出場就顯得比迎春,惜春更為漂亮。「削肩細腰,長挑身材,鵝蛋臉兒,俊眼修眉,頻盼神飛,文才精華見之忘俗。」在舊社會,女孩的前景和受寵的程度往往取決於容貌的優劣,探春的美麗決定了她成為元春以外最為受寵的女兒和孫女。

探春與趙姨娘的關係並非一言可以說得清,她當然不喜自己的庶出身份,但若說她一點向母之心也沒有,那可真是冤枉了探春,薛姨媽來了以後,賈母托薛姨媽進園子,照看寶玉他們姐妹時,薛姨媽想住在哪裡時,本來,探春那裡房屋寬敞——但趙姨娘與賈環常去,所以不方便,於是,放棄了探春那裡。這裡要注意「常去」:探春、賈環、趙姨娘三人在私下裡的來往是非常密切的。

探春最喜芭蕉,因自號「蕉下客」。芭蕉直立高大,體態粗獷瀟洒,但蕉葉卻碧翠玲瓏,最符合探春之形象:有秋風之颯爽,兼詩情之雅致。第五十五回,王熙鳳因身體虛弱,探春、寶釵協助李紈管理家務。眾人心中不服,有意試探,結果被探春訓斥。後平兒勸誡眾人:「那三姑娘雖是個姑娘,你們都橫看了他。二奶奶在這些大姑子小姑子裡頭,也就只單畏他五分。」

王熙鳳曾經跟平兒講:「他雖是姑娘家,心裡卻事事明白,不過是言語謹慎;他又比我知書識字,更厲害一層了。」王熙鳳很少佩服過誰,即便是男子,也很少有入她的法眼的,而探春只是一個姑娘家,且是庶出,探春之才能由此可見。

賈探春雖然是庶出,但是他在十二金釵正冊里排在了他的姐姐迎春、妹妹惜春、精明強幹的鳳姐姐和史湘雲的前面。賈家四姊妹的名字「元」「迎」「探」「惜」是可以讀作「原應嘆息」的。作者對他們的命運一概感到悲慘可嘆;不過單單把其中的三姑娘探春寫成一個才能出眾、不同凡響的人物。可見作者對她的偏愛。

但是探春終究是逃不過遠嫁的命運,鎮海總制周瓊寄書為孩子求親,賈政在江西糧道任上打發家人進京回明,賈母、王夫人同意了這門親事。趙姨娘道喜:"姑娘,你是要高飛的人了。到了姑爺那邊,自然比家裡還好。"照應花名簽上"必得貴婿"之讖。

賈母灑淚道:"三丫頭這一去了,不知三年兩年那邊可能回家?若再遲了,恐怕我趕不上再見她一面了。"照應"恐哭損殘年";"上轎登程,水舟陸車而去","到了海疆,路上風恬浪靜",照應"清明涕送江邊望""一帆風雨路三千"。

那麼如此被作者偏愛的人物探春是什麼來歷呢?探春在當時映射的人,跟康熙的關係合適非常親密的,因為就是康熙的三女兒——固倫榮憲公主!固倫榮憲公主,康熙帝第三女,母榮妃馬佳氏,康熙十二年五月初六生。康熙三十年正月受封為和碩榮憲公主,六月嫁給漠南蒙古巴林部博爾濟吉特氏烏爾袞,時年十九歲。

固倫公主是清朝公主的最高等級,一般只有皇后所生的女兒才能冊封為固倫公主,但也有例外。比如說康熙皇帝的女兒固倫榮憲公主,乾隆皇帝的女兒固倫和孝公主都是因為得到皇帝的特別喜愛才受此封號。能得到這樣的稱呼賞賜,可見康熙對自己三女兒的視若珍寶!這跟賈母和王夫人對探春視若珍寶不是一樣的嗎。想必之下惜春和迎春就沒有那麼大的存在感了。

固倫榮憲公主生前,康熙曾四次親自去蒙古探視她。康熙有五個女兒都是嫁到了蒙古,但是得此殊榮的僅她一人。不管是因父女感情,還是因形勢需要,反正這位公主的地位是遠高他人之上的。並且,在康熙第一次廢掉太子後不久,康熙就親自下旨,詔榮憲公主回京探視父親。清朝對公主的管制是很嚴格的,出嫁後的公主基本是沒有回宮機會的,而康熙在自己最難過、內心最脆弱時,把這個女兒叫到身邊,可見她在康熙心中的地位非同一般。

烏爾袞比三公主大三歲,是固倫淑慧長公主的孫子,固倫淑慧長公主是孝莊太后的第五女,這樣來看,烏爾袞還是皇太極曾外孫。康熙帝對烏爾袞十分賞識,他在康熙五十八年,還跟隨康熙帝出征,不過在康熙六十年,逝世于軍中。而榮憲公主在雍正六年四月二十一逝世,年五十六歲。

固倫榮憲公主遠嫁大漠,在那個時候蒙古可不是什麼旅遊聖地,是一個苦寒之地,生活非常的艱苦,蒙古包的住宿條件跟自己家的亭台樓閣,當然是不能相比的。跟探春的遠嫁,不是一樣的嗎。

清朝時期,為了維護國家的統一,清政府對蒙古王公貴族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採取和親政策。清朝有100多年的時間裡,(特別是康熙時期)的100多年間,先後下嫁了7個公主到今天的赤峰地區。這些公主去世後,清政府都要在當地修建公主陵墓,並且派遣專人護陵。榮憲公主陵墓附近的十家子村,其實就是榮憲公主的守陵戶。固倫榮憲公主的婚後日子還是不錯的,活到了57歲,死後厚葬於內蒙古巴林右旗。

固倫榮憲公主墓地勢較高,若沿河岸公路處向北,需繞行一陣,上上下下,直見幾處水泥橋墩,才可辨清其地所在。橋墩再北,那處明顯的古建築地基,就是榮憲公主園寢。園寢平面呈正方形,後為靠山,前望河水,真正天造地設。

公主園寢上原應有宮門、享殿、佛殿、寶頂等建築,今均已隨風而逝,杳無影像。唯可見的,是遺址之上,幾塊螭首,一段贔屓殘餘而已,螭首上或可見額篆,也並不清楚了。旁邊左近,是不少巨大的坑,或者是毀壞者所致,或者是盜掘者刨挖所致。

曾讀一篇考古文章,寫公主墓中出土一獅鈕水晶印,為公主之印,又曾在赤峰徵集到一馬鈕水晶印,與出土之印形制頗相似,推為公主之舊物。此印九字,「一張琴一卷書一溪花」,古韻綿長。整個遺址上,一片蕭瑟,荒草青天。

榮憲公主的遺體保存極好,1972年出土時,雖埋葬240多年,皮膚仍有彈性,宛如生人一般,躺在棺內的榮憲公主屍體面部朝上,頭南腳北,頭戴金制鳳冠,腕套金鐲指戴戒指,足蹬大紅緞滿幫繡花靴子,身穿多層服飾,最外面的是一件光彩奪目的珍珠團龍袍。後經測量,榮憲公主身長156厘米,髮辮漆黑,辮子長75厘米,兩股大辮垂至臀部,辮梢似有扎纏。棺木南側及東側均放有一個骨灰罐,分別盛放著額附烏爾袞及公主之子琳布的骨灰。

紅樓有一夢,引無數後人盡痴迷!感謝大家能抽空仔細閱讀完,本文是紅樓夢大揭秘一些小小的見解與看法!

聲明: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告知立即刪除

本文由紅樓夢大揭秘原創,歡迎收藏關注,希望能為喜歡《紅樓夢》的朋友們提供借鑑,同時也歡迎各位客官評論交流!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ByJ7FnUBeElxlkkaT3a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