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沒本事,一看便知」,沒本事的人,多半喜歡這3件事

2024-05-04     墨香茶謠

原標題:「人沒本事,一看便知」,沒本事的人,多半喜歡這3件事

作者 |簡影

來源 |勵志語錄(ID:lizhi743)

約瑟夫愛迪生曾說:「功成名就,乃是人生在世的最大幸福。」

對於成功的追求,自古以來便是人們永恆不變的主題,也是很多人畢生所錨定的方向。

雖說每個人的出生各不相同,以後的命運也天差地別,但決定一個人發展的卻遠不止於此。

縱觀古今,真正能成就一番偉業的人,往往都有著相似的品質與能力,成為了別人的榜樣。

而那些一輩子都碌碌無為之人,常常也是殊途同歸,有著共同的缺陷和弊病,也能警醒他人。

正所謂:「人沒本事,一看便知。」

那些沒多少本事的人,多半都喜歡做這些事,希望你一個都不占。

喜歡斤斤計較

曾經在網上,看到有人發布了這樣一個帖子:

他與自己共處四年的大學室友鬧掰了,其原因是他受不了對方事無巨細的斤斤計較。

他的這位室友,心思實在是細膩,平時與別人相處時,一分一毫也要算得清清楚楚。

當別人得到了他的幫助後,他一定會也要求對方還以同等的幫助,吃不得半點的虧。

有人向他借書,他便讓對方給自己一筆押金,他讓別人帶飯,卻常常忘給飯錢。

每次宿舍出去聚會,無論大家一致同意去哪裡吃,他都表示反對,要麼是不合自己口味,要麼是覺得太貴。

正如愛因斯坦所言:

「小事小節上斤斤計較,而淡漠大事大節的人,是不會有什麼作為的。」

「小事小節上斤斤計較,而淡漠大事大節的人,是不會有什麼作為的。」

與算計太多的人相處,總是會因為他們的喋喋不休,讓人感到倍加辛苦。

他們的心眼太小,時時刻刻都在計算得失,將每一件事都與別人劃分你我。

正是因為他們的小肚雞腸,將他人遠遠的推離,只活在自我至上的孤獨世界之中。

這樣的人,不僅自己過得含辛茹苦,也讓他身邊的人精疲力竭,只想逃離這種束縛。

真正有本事的人,不會拘泥於三瓜兩棗的蠅頭小利,而是有著更大的眼光和格局。

如此「揀了芝麻而丟了西瓜」的事情,只有情商太低的人,才會當成人生的信條。

喜歡到處炫耀

心理學上認為:一個人越是缺少什麼,就越需要向外界炫耀什麼。

因為自卑心理的作祟,加上內心中急需別人的認可與讚揚,所以便要拚命地向別人炫耀。

只有獲得了別人讚許的言論與目光,他們的虛榮心才能稍稍滿足,才會自覺高人一等。

這類人通常對自己沒有清晰的認知,只要取得了些許的成就,就自大狂妄,不可一世。

老話常說:「財大不可氣粗,居功不可自傲。」

殊不知,正是這樣過分的高調張揚,和肆無忌憚的妄尊自大,成為了毀滅自己的導火索。

清朝雍正初期,因為在奪嫡之爭中,為雍正立下了汗馬功勞,年羹堯一直備受雍正的重用。

加上在平定西北的叛亂上,年羹堯又是首功,他一度成為朝廷最倚重的邊防大將。

然而年羹堯性格驕縱狂妄,自恃勞苦功高,到處炫耀自己的功績,也有不少人藉此怕他的馬屁。

雍正對他的跋扈無禮非常反感,屢次敲打卻被其無視,便將其一貶再貶,最後賜死獄中。

正如《命運論》中所言:

「故木秀於林,風必摧之;堆出於岸,流必湍之;行高於人,眾必非之。」

不懂得低調做事,謙遜做人,終將為自己的居功自傲付出慘痛的代價。

這世上,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人外亦有人,不想就此止步,就要懂得虛懷若谷。

喜歡貪小便宜

于丹曾說:「人的本性就是貪婪,但沒有貪婪社會就不會進步。」

適度的貪慾,會成為催使人前進的動力,但過分的貪婪,則會讓人喪失理智的思考。

生活之中,不乏有一些貪小便宜之人,他們的一切社交都與利益掛鉤,自私到了極致。

為了能占到別人的便宜,他們會不折手段,費盡心思妄圖達成目的,滿足心愿。

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貪心,他們常常會掉入到別人布置好的陷阱,最後因小失大。

在四川達州,就曾經發生過這樣一段荒誕的人間悲喜劇:

李女士在接到詐騙電話後,被騙子所描述的「掙錢」方法誘騙,當場便通過app轉給對方2萬元。

警方察覺後,先是給李女士致電,告誡對方不要輕信騙子的謊言,被李女士無視。

並且在之後李女士還繼續和騙子通電,警方人員登門警告,她依舊不聽,甚至還嫌警方干涉自己的生活。

在陸續轉給對方十餘萬元後,李女士終於察覺自己被騙,哭著前往警局報警,但一切早就為時已晚。

正如富蘭克林所言:「知足是窮人的富有,貪婪是富人的貧窮。」

你或許可以貪得了一時的便宜,卻無法一輩子靠此度日。

這世上從來沒有天上掉餡兒餅的好事,就算有也會在將來付出相應代價。

羅曼羅蘭曾說:「你的理想決定你的命運,你的眼界決定你的理想高度。」

世人熙熙,皆為利來,世人攘攘,皆為利往。

物慾橫流的世界裡,唯一能決定自己前路的,只有你自己。

想要功成名就,首先要步入成功的正途,改正自己身上的缺點。

守住自己手中的一碗煙火,看好自己的一汪明月,你要相信:格局越大,命才越好。

作者:簡影,來源:勵志語錄(ID:lizhi743),看勵志語錄,獲人生智慧;將語錄照進現實,讓勵志成為生活。圖源:網絡,侵刪。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8a847078674d13055384fa61a6fe209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