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加爾湖歸屬複雜,各政權都不想要它,一轉眼,此地成「香餑餑」

2020-09-19     樂樂樂開花呦

原標題:貝加爾湖歸屬複雜,各政權都不想要它,一轉眼,此地成「香餑餑」

貝加爾湖位於東西伯利亞南部,它是世界上第一深湖,也是亞歐大陸最大的淡水湖。我國古代,貝加爾湖被稱之為"北海",明清時節,貝加爾湖卻成為各個政權不受待見的地方。沙俄對於貝加爾湖不太感冒,明朝和清朝,也不希望耗費過多兵力,用來管轄這片面積極大的湖泊。然而沒想到,這個曾經不受人待見的地方,一轉眼,卻成為重要的戰略基地,那麼這其中到底有何背景隱情呢?

中國古代史書中,最早出現貝加爾湖的記載,是東漢時期的《漢書·蘇武傳》。蘇武是漢武帝時外交家,他被困在貝加爾湖等地長達19年,期間受盡屈辱。最終回到長安,蘇武牧羊就發生於此地。如今貝加爾湖,生活不少通古斯人以及外蒙古人,也成為聞名全世界的旅遊勝地。可是明朝末年,沙俄帝國已虎視眈眈這片沃土。不過當時沙俄帝國,與鄂圖曼帝國展開交戰。他們也有心無力,很難完全統治這片地區。崇禎皇帝更是自顧不暇,貝加爾湖的歸屬問題,就這樣擱置下去。

直到清朝康熙時期,滿清與沙俄打完"雅克薩"之戰,簽訂《尼布楚條約》,至此,貝加爾湖徹底歸屬沙俄,也就是如今的俄羅斯。《尼布楚條約》代表大清徹底退守至東北三省一帶,將貝加爾湖等大片區域徹底放棄。沙俄帝國當時野心也沒那麼大,"雅克薩之戰"滿清與俄國,展開近三年的相互對峙。俄國只想要貝加爾湖以北的地方,也就是俗稱的"北岸"地區。清朝則是規定,阿爾必齊河,與外興安嶺為中俄東段邊界,貝加爾湖則是成為待議地區。換言之,兩個國家對於貝加爾湖似乎都不太感興趣。最後,沙俄帝國所實施的"遠東計劃",逐漸讓其發展壯大。

黑海艦隊擊潰鄂圖曼帝國獲得出海口之後,沙俄更是從之前的內陸國家,成為橫跨亞歐大陸頂級強國;貝加爾湖也成為俄國最重要的領土之一。而之所以清朝不願意接手貝加爾湖,是因為當時康熙希望重點對付崛起的準噶爾。雖然康熙時期大清實力頗為雄厚,然而貝加爾湖距離清朝疆土太過遙遠,如果滿清想要得到這片淡水湖,不僅要增派大量的兵力,同時還要解決好蒙古通古斯等多民族的融合問題。加上貝加爾湖,距離俄國的遠東重地非常接近,清朝也很擔心,萬一接收到這片地方,苦心經營多年,卻為他人做嫁衣,豈不是得不償失?因此滿清認為這片地區不太重要。

俄國起初的想法,和康熙差不多。然而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俄羅斯通過以貝加爾湖為重要戰略基地,與德意志侵略者展開周旋。貝加爾湖這帶不少通古斯人還有蒙古人,等等亞洲後裔選擇參軍,幫助俄國抗擊侵略者。因此貝加爾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成為俄羅斯重要的戰略大本營。如今貝加爾湖更是以豐富的淡水資源,肥沃的土地,優美的景色,成為極其重要的風景名勝。而只是一個貝加爾湖,就已經是全中國淡水資源的10倍。所以貝加爾湖,這個明清時節不受待見的地方,一轉眼卻成為重要的戰略基地。

其實很難說,貝加爾湖自古以來的歸屬問題,畢竟這片地方,對於中原人士而言,屬於極北苦寒之地,太過遙遠和偏僻。各個朝代統治者,只想著管好眼前的一畝三分地。《尼布楚條約》之後,俄國才正式接手了這片地方。而且貝加爾湖一直以來都是待議地區,這或許也是歷史中的陰差陽錯,讓這片淡水湖保存下來。

如今生活在這裡的土著居民,大多皈依東正教。東正教是俄羅斯最大的文化教派,所以貝加爾湖已經成為俄羅斯重要的構成部分。

參考文獻:中世紀歷史、漢書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7g7JpHQBeElxlkkawcL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