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請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2022-05-09   37度悅讀

原標題:人到中年:請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

作者:悅讀君

來源:37度悅讀(ID:yuedu37du)

人到中年,孩子房子車子票子老人,讓你覺得焦頭爛額,困頓叢生,天天圍繞他們轉,唯獨沒有活出自我。

接納自己、享受獨處、遠離內耗、培養愛好!把生活過成自己喜歡的樣子,才是最好的人間清醒。

學會接納自己,不要否定自己

生活中你是否有厭棄自己的這種現象?

不願意表達自己的需求,只求避免矛盾的發生;

不能有效的利用碎片時間,對未來沒規劃和打算;

容易妄自尊大,過於輕信別人;

無法處理生活中的諸多雜事,毫無頭緒和章法……

其實,像這樣否定自己的形式還有很多,即使是一些看上去微小的貶低方式,也會不期而至的落到每一個人身上。

心理學家說,只有懂的接納自己,才能真正的愛自己。

接納,不是心智上的努力,而是心理層面的允許。只有接納了真實的自己,才會獲得更大的自由。

接納自己的不完美,接納自己的負情緒,接納自己的平庸,接納一切曾犯過的錯誤……

稻盛和夫說:這個世界上,最好的放生,就是放過自己,不要和往事過不去,因為它已經過去,不要和現實過不去,因為你還要過下去。

人到中年,學會接納自己,與自己和解,善待自己,才是你喜歡的樣子。

享受獨處,及時梳理自己

叔本華說:「只有當一個人獨處的時候,他才可以完全成為他自己。」

人到中年,勞累頗多,很多時候都是忙於生計,忙於奔波,忙於顧及別人,卻唯獨沒有跟自己單獨的好好相處。

獨處不是孤獨,而是一種能力。

閨蜜小麗前幾天和我微信聊天,神采飛揚的說:「享受了一段獨處的時光,我的那些天簡直開了掛。」

看著她發來一個齜牙咧嘴的大笑表情,我趕緊問道:「獨處,這麼有魔力?」

「當然,自己一個人待著時,可以開懷大笑,可以讀書寫作安靜思考,可以聽歌追劇逛淘寶……獨享清歡。」

「那……就沒有寂寞的感覺?」我發了一個大大的問號。

「寂寞?只是暫時的,我只享受增值期。」小麗發來一個調皮的表情。

小麗今年35歲,一個兒子剛上小學三年級,她以前經常抱怨說,連個喘息的時間都沒有,不是忙著輔導孩子學習,就是忙著接送孩子上下學,還要抽空趕著去老人那裡。

而那個天天忙著應酬的的老公,幾乎無視家裡的任何事,兩個人經常因為誰不照顧家的問題而爭吵。

小麗說,這一地雞毛的日子真過夠了,焦慮症也越發嚴重,情緒也極度不佳,一度都有想離家出逃的念頭。

就在一個月前,單位派小麗去蘇州出差,在那裡要待半個月,聽到這個消息,她一蹦三尺高,把孩子送母親那裡,立馬收拾東西出發了。

小麗說「那段出差的日子別提有多爽了,自己利用獨處的時光,重新梳理了心理狀態,對有些事也慢慢釋懷,也意識到,由於自己的急躁,焦慮性格,才導致和老公無法溝通,決定回家後心平氣和的好好談談。」

怪不得小麗說獨處就是增值期呢,原來,真有所值。

人到中年,不要一味的把時間浪費在別人的生活里,學會享受獨處,放空自己,沉澱自己,在愜意的時光里擁抱自己!

遠離各種內耗,擺脫焦慮

現實中,你有沒有出現過這樣的狀態?

過度追求完美,偶爾否定自己,偶爾貶低自己;

別人的一句話,一個眼神,都成了你的硬傷;

工作中稍微有點失誤,就會失眠多慮、煩躁不堪;

沒及時等到對方的消息,就開始胡思亂想,無端猜忌

對一件事做選擇,左右為難,優柔寡斷……

這些現象,都是內耗的消極表現,發生的次數多了,便會將你拖入無底的深淵。及時學會停止內耗,你的精神狀態才會神清氣爽,情緒方面才能穩定高昂。

那麼,如何遠離內耗,活成自己喜歡的模樣呢?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第一:學會放過自己,不要總是陷入自責

內耗的人,總會習慣性地責怪自己做得不夠好,只有摒棄完美主義,摒棄不切實際的幻想與期待,你的思維才會清澈澄明,過得快樂輕鬆。

第二:學會專注自己,不過多與別人比較

馬歇爾曾說過一句話:「與別人比較,是悲慘生活的開始。

你本來工作穩定,經濟不錯,但看到朋友又開始擴大生意規模,便開始有了焦慮壓迫感;

你本來面貌清秀,身材尚可,但是看到別人通過減肥身材曼妙,於是突然有了情緒低落感。

你有沒有發現,凡事都和別入對比,只會消耗自己的精力,讓自己陷入對比的落差中無法自拔。

專注自己,聚焦自己,不為外界所干擾,才是最美的生活狀態。

第三:學會降低期待,減少不必要的失望

有句話叫:期望越大,失望越大。不無道理。

每個人都希望獲得自己滿意的結果,而一旦沒得到,就會心生不安,有深深的挫敗感,那麼,事情便會變得更加糟糕。

適當降低期待,反倒更容易讓你保持冷靜和理智。

第四:遠離負能量,過精簡人生

壞情緒像毒瘤一樣,是可以傳染的。跟樂觀的人相處,自己也會積極開朗,跟悲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會焦慮悲觀。

因此,生活中,遠離那些負能量的人,學會精簡各種圈子,清理不必要的人和事,才有更多的精力去做自己喜歡的的事。

第五:立馬行動起來,不要陷入猜想的怪圈行動是抵禦一切內耗和焦慮的良藥,想到的事情趕緊去做,不要只是沉浸在臆想和猜測中。

只有行動起來,你才能得到外部的真實反饋,才能知道自己的問題所在,從而把事情做的更好。

人到中年,學會遵從內心的聲音,聽從心靈的安排。遠離內耗,遇見最好的自己!

培養一些愛好,用生活治癒生活

曾看過一句話:「人生總要有一兩個興趣愛好,才能抵擋歲月時光,對抗生活鎖事,保持生活溫度,目光所及,皆是喜歡。」

人到中年,諸多負累,已經被瑣事纏繞的身心疲憊,這時,如果有一些愛好支撐,它會讓你的內心更加充實和強大。

汪曾祺在《人間草木》中說道:一定要愛著點什麼,恰似草木對光陰的鐘情。

一個人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時,是閃閃發光的。

朋友阿英,在兩年前是個全職太太,每天圍繞孩子老公轉,自己的世界越來越小。

其實,她原先也是名牌大學畢業,也曾經努力上進,喜歡精進人生。

可是自從辭職在家,全職帶娃,各種上進心都沒了,把孩子安頓睡了,就覺得無聊至極,想不起來幹什麼事打發時間;買菜做飯洗衣服,忙碌完了,又覺得無所適從,空虛鬱悶。

後來,她因為要幫朋友查找資料,無意間在網絡上接觸了頭條平台,才發現,可以在上面寫文章發表,還可以賺個零花錢。

於是阿英就正兒八經的經營起頭條來,剛開始時,也一度想放棄,因為感覺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寫,粉絲漲的也難,自己也覺得累,還不如刷手機玩來的輕鬆。

有一天,她隨意寫了一篇真人真事的文章,誰知,發表不到一個小時,居然爆款,閱讀量直線飆升,粉絲蹭蹭漲,這讓阿英欣喜若狂,原來,堅持總會有收穫。

就這樣,她慢慢積累經驗,邊摸索邊寫文章,現在粉絲已達兩萬多,文章也不定期出現爆款,收益也越來越好。

阿英說:「真的要培養一項愛好,它不僅能充實你的精神世界,也是一道光,可以照亮歲月的黑暗時刻。」

有了自己喜歡做的事情,阿英的脾氣也變好了,情緒狀態更穩定了,每天過得有滋有味,神采飛揚!

人到中年,學會培養興趣愛好,它是你的星辰大海,它讓你有一種積極的體驗,然後產生一種積極心理力量,會讓你變得更喜歡自己!

願你餘生全是玫瑰和熱愛,願你對生活一如既往地的深情,過的肆意洒脫,活出自己喜歡的模樣!

作者:悅讀君,本文首發37度悅讀(ID:yuedu37du),感悟人生冷暖,觸摸生活溫度,讓閱讀點亮人生!轉載請聯繫37度悅讀。圖片摘自網絡,若有侵權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