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蔣先平
張書記從省城下派到梨花縣當「一把手」已經四年多了。張書記家在省城,他剛來的時候,縣機關事務管理局專門在縣政府賓館安排了一個房間,讓他住了三年。
去年元旦過後,上級有要求,不允許下派幹部住在賓館。機關事務管理局就在政府大樓對面一個高檔住宅小區給張書記租了一套房子。因為小區大門開在南邊,張書記上下班都要繞一大圈才能到單位。秘書要安排司機接送,張書記拒絕了,「不過幾百米的路,走著就當鍛鍊身體了。」
一天,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坐在辦公室看著對面張書記住的小區,突發靈感,向辦公室主任交代一番。很快,小區北面靠近街道的圍欄被打開了一扇,安上能走人的小門。從此,張書記上下班就不用再繞到南邊的大門了,行程縮短十分鐘。
這個臨街小門沒有保安站崗,各類人員出出進進。後來,小區內接連發生幾起住戶財物被盜案件,一些居民找到物業,要求把角門封上。物業經理說這個門是為方便縣領導進出開的,物業做不了主。居民們又找到公安局,要求封門。公安局領導說開角門屬於私搭亂建,應該找城管局。城管局局長好說歹說才把人勸了回去,然後趕緊找到縣機關事務管理局局長,商量解決辦法。
兩個局長一起去問主管副縣長,副縣長也沒主意,三個人又去請示縣長。縣長態度堅決:「絕不能封!張書記日理萬機,這麼一點小小的待遇怎麼能取消呢。你們跟有關部門溝通一下,加強對角門的安保力度不就行了。」
不久,角門兩邊各裝了一個攝像頭。雖然如此,小區治安狀況還是沒有起色。居民們知道再投訴也不會有結果,便放任不管了,只是一提起這事就直搖頭。
國慶長假結束,縣長突然被調到人大擔任調研員,據說是被一起經濟案件牽扯到了。省里派來一名年富力強的同志接任縣長。新縣長姓沈,上任不久便主持召開城管專項整治會,然後親自出馬指揮城管、公安等部門對違規建築進行強制拆除。
巡查到政府大樓對面的小區時,沈縣長指著小角門說「馬上拆除」。副縣長小聲提醒他,「這是張書記上下班走的小門。」沈縣長揮了揮手說:「凡違規建築一律拆除,這個角門也不能例外。」
連張書記通行的角門都敢拆,沈縣長鐵面無私、敢於碰硬的風範在機關上下和群眾中傳為美談。縣裡各部門都全力支持新任縣長,縣政府的工作乾得風生水起。到了年底,縣級領導班子要換屆。市委組織部來考察幹部,沈縣長以高票當選「一把手」,從張書記手中得到接力棒。
這天早上,沈書記親自開車送退下來的張書記回省城,車裡只有他們兩個人。
「我剛來那天晚上您就跟我特彆強調順民意、得民心的重要性,說關上您的小門就能打開我的大門。這番指點真是太高明了,我能接過您的帥印,全是您的功勞,師恩深重啊!」
「談不上功勞,哪有老師不提攜學生的。二十年前在三中教書,一個班的學生里,我最看好的就是你了。」
來源/《檢察日報》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你若喜歡,為悅讀君點個在看哦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tw/f124246352e68daa2d7ecad7713700a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