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浙江發掘梁山伯墓,墓志銘清晰可見,化蝶真相如何?

2023-04-10     歷史述

原標題:1997年,浙江發掘梁山伯墓,墓志銘清晰可見,化蝶真相如何?

生活過於平淡,總要找點樂趣來充實。古往今來,最受人們喜愛的莫過於青年男女的愛情故事。世人都逃不過一個情字,或終得所願,便滿心歡喜。如果受到挫折,甚至會以命殉情。

經典愛情故事梁祝

故事是這樣的:一個叫祝英台的活潑漂亮的女子,她的父親祝家莊莊主非常有錢,家裡條件相當富裕。雖然祝老爺有多房妻妾,但只生了祝英台這一個女兒,於是,祝老爺把祝英台當做掌上明珠,非常溺愛。雖然生在封建禮制的社會,父親的溺愛使得祝英台從小沒有受到很多約束,性格活躍跳脫。

祝英台長到十幾歲時,聽說別人家的公子們都可以去學堂讀書,她也想去。於是她將自己的想法告訴了父親,請求父親同意她去。

祝英台和梁山伯在學堂同窗三年,二人非常投緣。祝英台隱瞞著自己是女子的身份與梁山伯結拜為異性兄弟,與他一起探討學習中遇到的問題,閒時結伴遊山玩水,日子過得很快樂。

轉眼到了畢業時間,學子們都要離開學堂各自各家。離別時祝英台告訴梁山伯自己是女子,並主動向梁山伯表達了自己對他的愛慕之情。

梁山伯家境貧寒,去學堂上學本就是為了能夠謀求一個好前程。和祝英台的家庭環境相比,一個在天上一個在地下。然而感情這個東西是最奇妙的,它能讓人忘記世俗。

他們的這段感情二人回家後告訴了家裡長輩,卻得到了家人強烈的反對。梁山伯的父母認為兒子與祝家小姐身份懸殊太大,門不當戶不對。而祝英台的家人則早已為女兒定下了一門親事,對方家世顯赫。

梁山伯知道自己條件有限無法娶到祝英台為妻,心中鬱悶,一氣之下得了相思病暴病身亡了。

祝英台得知這個消息後悲痛欲絕,但家人看守太嚴讓她無法出門。父命不可違,在成親之前她要求去拜祭梁山伯。

跟隨前往的人發現不對前來想要抓住祝英台時,她已經消失不見了。正在僕人們著急的時候,梁山伯的墳頭突然出現了兩隻鳥,隨後這兩隻鳥化作兩隻蝴蝶,結伴飛走了。

人們都說,那兩隻蝴蝶是梁山伯和祝英台的化身,他們生前不能在一起,死後雙宿雙飛永遠結伴了。

梁山伯廟裡探真相

感動之餘人們不禁質疑,梁山伯與祝英台真的存在過嗎?對於這個答案歷史學家和考古學家給出了不同的結果。

浙江寧波市海曙區有一座梁山伯廟,據說這座廟已經存在了八百多年,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合葬墓遺址,每年都有很多遊客慕名前去祭拜。梁祝二人在人們心中變成了無所不能的神,他們可以保佑青年夫婦恩愛和睦。

然而縣令二字就讓人疑惑。戲劇故事中的梁山伯是一名書生,畢業後還沒來得及考取功名就殉情了,怎麼會是縣令呢!

1997年,考古學家發現了梁山伯廟中一處隱蔽的所在,那裡竟然有一座古墓。於是動工開始挖掘,古墓挖開之後,考古學家經過專業的勘察推理得出,這座古墓已經存在了千年之久。

據史書記載,這位梁山伯是東晉人,他有多名妻妾,為官期間清正廉明,很受當地老百姓的愛戴。

所以,這座廟墓並不是梁山伯與祝英台的合葬墓,梁祝的故事明顯是虛構的。

然而歷史學家在研究考證之後又有新的發現,雖然浙江寧波沒有梁祝的古墓,但在史書中確實有跟梁祝故事相似的事情發生。

這個故事發生的時間更早。春秋戰國時期,每個諸侯國的公孫子弟都會養一大批的門客,這些人沒有固定的事情做,在主人需要的時候才出來做事,但是平時在主人家中可以免費吃喝,也被稱作食客。

這位妻子不願意離開丈夫又不敢反抗廉王,怕因為自己讓廉王對自己的丈夫有了成見以後都不再重用他,於是,她選擇了自殺。

女子死去後他的丈夫悲痛欲絕,隨後也殉情自殺隨妻子去了。宋廉王知道這件事後懊悔不已,深感愧疚便將他們進行了厚葬。

雖然故事情節發生了改變,主人公的名字也有所變化,但人們渴望愛情的願望卻一直傳承了下來。忠貞不渝,生死相隨成為了男女之間最美的誓言。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tw/df1d8f3d3409e4dbd8971c15227a53e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