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上下五千年,從夏朝開始世襲制,王位都由跟第一任皇帝血緣關係最親近的人繼承,兒子首位繼承人,兄弟是第二繼承人,如果都沒有的話,則是從宗族中選。但由於古代男子都是三妻四妾,帝王更是三宮六院,所以他們子弟眾多。皇位雖然只有一個,其他皇子卻也會被封王,分封地,也是可以世襲的。可皇位也不是一直由一個家族掌控,底下大臣更新的速度更快,更沒有世襲這一說。只有一個家族除外,他們是歷史上唯一世襲縣令之位,無論哪個朝代都奉為上賓的,看看會是你的姓氏嗎?
一朝天子一朝臣,從來就不是說說而已。歷朝歷代能夠坐上皇帝寶座的,大都經歷過一番腥風血雨,無論是自己打下江山的開國皇帝,還是在皇位爭奪,這場場看不見硝煙瀰漫的戰場中中脫穎而出的皇子,都不是單打獨鬥。俗話說:衣物是新的好,人是舊的好,新帝上位為了鞏固自己的政權,都會提拔從皇子時就開始站隊,支持自己的人,並把他們安插在各個重要的地方。
在一般人看來,縣令只是個七品小官,哪怕是京畿直轄的也不過五品,沒有什麼大權。可歷史上卻有「破家縣令」與「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的說法,從字面意思來看,作為地方官的他們,可以瞬間讓一個家族家破人亡;若是願意,更是可以拿到大量的銀子。
縣令跟知縣責任相似,前者是戰國到唐朝的叫法,後者則是宋朝到清朝的叫法。這可是許多人夢寐以求的職位,有的甚至不惜用全部家產去換。而我們今天要說的家族卻可以在各朝代世襲,不是一般的厲害。
他就是孔氏家族,「文聖」孔子後代。孔子作為儒家創始人,提倡還有天地君親師思想,天地之間,君為最大,排在父母與老師之前,這對帝王的統治很是有利。所以漢武帝時期,「罷黜百家,獨尊儒術」被後世所沿用。孔氏後人就像是這個精神的支柱,因此歷任帝王們對他們也都很重視,給其嫡子嫡孫賜以爵位。
漢至唐宋,都只是一個有名無權的封號「衍聖公」,元代掌權人作為蒙古人,為了更好的掌控漢族,融入其中,更是提出了孔家後人作為天下學子之源,怎能屈居人下,任命孔子第50世孫孔元用為曲阜縣縣令,並承諾世襲。明清時期也沿用了這一制度,直到乾隆21年才廢除,近600年的時間。
至今,孔家已傳到80代孫,政界、商界、文學界都有他們的存在,不是一般的厲害。而他們之所以能傳承至今,想必也是有個世代相傳的良好家風吧。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tw/dNseYngBDlXMa8eqa64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