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小說】一潭清水

2022-05-05     37度悅讀

原標題:【小小說】一潭清水

源/《中國紀檢監察報》,作者:廉世廣

那一年春天大旱,天不下雨,河水細得幾乎要斷流,眼看農田澆不上水,種不上地,農民們十分焦慮。村裡張山和李海家的稻田相鄰,共同靠一條河水澆灌。張山家的地在河的上游,近水樓台先得月,他壘起土壩,把河水截到自家的稻田。這樣一來,處在河下游的李海就無水澆地了。兩人因此發生衝突,甚至掄起了鐵鍬,大打出手。村幹部出面調解,兩人各不相讓。沒辦法,村幹部找到趙大爺。

趙大爺是老軍人,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轉業後回到村裡,當了多年的村支書。現在年齡大了,不再管事了,可是村幹部遇到什麼難題,仍然習慣性地找他幫助解決。

趙大爺讓村幹部把張山和李海叫來,講了下面這個故事。

那是1947年,國民黨軍由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轉為對陝北和山東的重點進攻,企圖利用黃河天險阻止人民解放軍南進。這一年的6月,劉伯承、鄧小平按照中共中央軍委指示,率晉冀魯豫野戰軍主力強渡黃河,發起魯西南戰役。

那年的夏天特別熱,灼熱的太陽烘烤著大地。我們解放軍的一個排和國民黨軍隊的一個連分別在兩個山頭陣地上對峙。陣地上沒有水,在炎炎的烈日下,戰士們焦渴難耐。

這時候,我們發現,就在前面不遠的山谷里,有一條小溪像一根跳躍的銀鏈,匯入到一個水潭中。水潭中的水清澈如鏡,藍天,白雲,綠樹,倒映水中,讓人看一眼就會沉醉。

可是,這個水潭的位置正處在雙方的射程之中,兩個山頭上饑渴的士兵眼巴巴地看著這一潭清水,誰也不敢輕舉妄動,只能無奈地望潭興嘆。

一天早晨,對面軍隊可能實在熬不住了,派出兩個士兵,背著塑料桶,匍匐著向水潭靠近。那是一片開闊地,我軍戰士早已發現了他們,幾個戰士不約而同地舉起槍。這時候,排長揮手示意,制止了他們。戰士們眼看著這兩個國民黨士兵將塑料桶灌滿,又匍匐著回到陣地。

第二天,這兩個士兵又來取水了,顯然這次他們放鬆了許多,很快取完水,回到陣地。第三天,他們又來了,這次不再匍匐前行了,而是大搖大擺地走向水潭。當他們灌完水桶,即將離開時,一個舉動令我們驚訝。只見兩位士兵並排站著,向我軍方向鞠了一躬,然後又揮手致意。很顯然,他們知道我們的用意。

隨後,我們也派出兩名戰士到水潭取水,他們同樣沒有射擊。

這樣,兩個陣地的士兵達成了一種默契,今天你取水,明天我取水,和平共用這一潭清水。雙方士兵取完水後,都會向對方陣地揮手,表達謝意。

後來呢?張山和李海一齊問。

後來總攻開始了,我軍沒費一槍一彈,就占領了對方的陣地。陣地上一個連的國民黨軍隊整建制投誠了。他們的連長說,一潭清水映照出一片善意,那時他就看準了,共產黨的軍隊不但是威武之師,還是仁義之師啊!

由此,我軍開闢了進軍大別山的道路,揭開了戰略進攻的序幕。

故事講完了。張山和李海什麼也沒說,默默地離開了。

兩人商定,每天上午河上游的張山先澆地,下午李海再澆地。那一年春天,他們的稻田都澆上了水,按時插上了秧苗。兩人又成了好地鄰。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tw/d55d083405bba07234eac057ca028c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