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能夠肯定自己,
才能得到世界的肯定。
作者:京博國學
來源:京博國學(ID:jingboguoxue)
王陽明曾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凡事不破不立。
人活一世,最大的敵人,是自己;最應該突破的,也是自己。
自強者勝,自勝者強。
一個人的強大,從停止精神「內耗」開始。
1
不要多想,專注於眼前的事情
曾國藩說過:「物來順應,未來不迎,當時不雜,既過不戀。」
這16字,道盡了人生最好的狀態:對過去釋懷,對將來坦然,對現在盡心致勝。
漢宣帝時,長信少府夏侯勝因反對皇帝升格「廟樂」而被群臣彈劾,而丞相長史黃霸仰慕夏侯勝的學識,不肯在彈劾書上簽名,也被一同舉報。
皇帝一時氣急,將兩人都打入了死牢。
在獄中,黃霸趁此機會向夏侯勝請教《尚書》。
夏侯勝苦笑道:「咱倆即將赴死,讀經有何用呢?」
黃霸正色回答道:「孔子有言,『朝聞道,夕可死矣。』當下學有所得心有所悟,今天就是快樂的,何必管明天呢?」
夏侯勝聽了為之一震,兩人談經論道,不勝欣喜。
就這樣,兩人在獄中一教一學,整整度過了三年,直到漢宣帝大赦才得以出獄。
後來,夏侯勝成了帝師,壽至90歲。
而黃霸則官至丞相,《漢書》評價他:「霸以外寬內明得吏民心,戶口歲增,治為天下第一。」
鬼谷子說:「欲多則心散,心散則志衰,志衰則思不達,思不達則事不成。」
人活一世,大多數的焦慮,都來自於對昨日的執念和對明天的奢望。
如果總活在昨天,就會感覺懊惱、後悔;如果總活在明天,則會感覺焦慮、恐懼。
事實上,過去你留不住,明天,你也抓不到。唯一能把握的,就是今天;而今天能把握的,就是每一個當下。
清空焦慮,活在今天;清空糾結,活在當下。
每個人的時間和精力都是有限的,過多的胡思亂想,會產生嚴重的精神內耗,反而沒有能量去做好事情,做對事情。
從當下每一刻做起,遏制住精神內耗的思想源頭,該吃就吃,該睡就睡。
不經意間,一個人強大的序幕就已悄然拉開,人生悠長,未來可期。
2
不要空想,行動起來才有答案
《淮南子》中有句名言:「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結網。」
與其看著魚兒解眼饞,不如回去織網再回來捕魚。
行動出結果,努力定人生。一個人,有什麼樣的行動,就會收穫什麼樣的結果。
戰國時期,孫臏被龐涓陷害砍掉了雙足,囚禁在魏國。
但孫臏沒有自暴自棄,而是一心想著報仇雪恨。為此,孫臏策劃了一系列行動。
第一步:裝瘋保命。
他一會大哭,一會大笑,說話顛三倒四,語無倫次。當龐涓命人把他拖到豬圈時,甚至抓起豬糞泥塊就往嘴裡塞。
如此忍辱負重,終於矇騙過關,龐涓自此再不起殺心。
第二步:伺機逃出。
孫臏聽說齊國的使者來了,乘人不備,暗中見到了齊使。他以驚人的才華和慷慨的陳詞,打動了使者。
齊使回國時,將孫臏藏在馬車中,帶回了齊國。
第三步:復仇之路。
著名的「田忌賽馬」,讓孫臏成為了齊國軍師;流傳千古的「圍魏救趙」,讓孫臏名揚天下;「減灶誘敵」的馬陵之戰,則徹底摧毀了魏軍,讓魏國統帥、昔日的仇敵龐涓,自刎樹下,大仇得報。
弱者坐待時機,強者製造時機。
孫臏的坎坷經歷,為這句話做了最好的註解。
很多時候,人的失敗就是因為思慮過多,猶豫不決,卻沒有行動。
路雖近,不行不到;事雖小,不為不成。
任何偉大的計劃和目標,若不付諸行動,終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思慮一千次,不如去做一次;猶豫一萬次,不如去行動一次。
做,不一定成功,但不做,就一點機會都沒有。
很多事情,沒有想像中那麼棘手,儘管放心大膽地去做。
縱使華麗麗地跌倒,也勝過無謂的空想徘徊。只有行動,才是成功的保證。
3
不要亂想,做最好的自己
哲學家叔本華曾說:「人性一個最特別的弱點就是,在意別人如何看待自己。」
越在意別人的眼光,越畏畏縮縮;越在乎別人的評價,越止步不前。
而一個成熟的人,更願意取悅自己,按自己的節奏,過自己的人生。
晚清時期的曾國藩,十年七遷,連升十級,恩寵榮盛。
但小時候的曾國藩天資並不聰穎,以至於坊間流傳這樣一則故事:
一天晚上,曾國藩怎麼也背不下一篇文章。
恰好有個賊潛伏在屋檐下,曾國藩不睡覺,他沒法下手。
最後,賊等不及了,跳下來大罵:「你這個笨蛋。我都聽會了。」
說完,那個賊背誦了一遍,然後揚長而去。
讀書苦,科舉難,即便是考秀才6次落榜,但他始終沒有放棄。
曾國藩在讀書上定了一個規矩:「一句不通不看下句,今日不通,明日再讀,今年不精,明年再讀,此所謂耐也。」
就這樣,年復一年的苦學後,他終於在第7次科舉考試時中了秀才,第二年即中舉人,二十八歲這一年,曾國藩又高中了進士。
當時進士的平均年齡為三十八歲。
縱觀曾國藩的科舉過程,給他塑造了一種獨特的人生哲學:專注。
用他自己的話說就是:「求業之精,別無他法,曰專而已矣。」
所有的偶然,都藏著必然。當你專注做自己時,幸運就會悄然降臨。
楊絳先生在《一百歲感言》中說: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我們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認可,到最後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與他人毫無關係。
唯有自己能夠肯定自己,才能得到世界的肯定。
一個成熟的人,懂得在無人鼓勵和肯定,甚至是打擊的情況下,依然堅持安慰自己、鼓勵自己,自信篤定地堅持做自己。
借用李笑來的一句話:
如果你是出色的,不需要證明你是出色的,別人自然會看到;
如果你是平庸的,不需要證明你是平庸的,別人還是同樣會看到。
如果你是出色的,不需要證明你是出色的,別人自然會看到;
如果你是平庸的,不需要證明你是平庸的,別人還是同樣會看到。
故而,我們不需要活在別人的評價中,只需要花時間取悅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
王陽明說:「人自累於得失耳。」
人活得累,根本原因就在於精神內耗。
做的好會怎樣,做不好會怎樣;希望做的好,又害怕做不好......
各種焦慮、各種擔憂,就這麼一點點消耗了能量,拖垮了人生。
從當下這一刻起,拒絕內耗,做行動的巨人。
越努力越幸運,生活給你的回報,遠比你想像中要多。
只因,命運,不會偏袒任何人,卻會眷顧一直朝著光亮前進的人。
點個在看,與朋友們共勉。
- End -
註:本文章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你若喜歡,為悅讀君點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