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台灣老兵回鄉探親卻找不到家,村民:鄉親們都以為你離世了

2023-06-25     歷史述

原標題:1992年台灣老兵回鄉探親卻找不到家,村民:鄉親們都以為你離世了

1992年夏季,湖南省桃源縣太平橋鄉來了一位70多歲的老人,他在路口迷茫地看著來來往往的人群,不知道該何去何從。這時一位80多歲的老人盯著他看了好一會兒,顫抖地說著:「你是華子嗎?鄉親們都以為你去世了......」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面前這個滿臉皺紋的老人,就是離家多年的劉志華,劉志華26歲跟隨國軍撤退到台灣,在台灣生活了44年,但他從始至終都惦記著家裡的妻兒老小,三番五次拒絕了台灣當地的媒妁之言,只為有朝一夕能夠和家鄉的妻兒團聚。

1992年夏天,經過20多年的申請,他終於獲得回鄉探親的資格。此時的他已經成為一個耄耋老人,但絲毫掩飾不了他思鄉的深情,他匆忙收拾好行李,踏上了返鄉的路。

短短几天的路途,讓劉志華內心煎熬不已。終於回到了湖南桃源,看著來往的路人,聽著親切的鄉音,劉志華覺得眼前這一切就像做夢一樣恍惚。

此時,家鄉和他離開時已經大相逕庭,記憶中的家鄉殘破不堪,歸來卻滿是高樓大廈,這讓他有點無處適從。他只能靠著模糊的記憶往家的方向走去,但卻失敗了。

他心心念念著家中的妻兒老小,於是無心停留,直接打了一輛計程車,奔著自己的老家太平橋鄉駛去。然而村子已經多次改造,眼前這一切都今非昔比,他試探著問了很多人,卻無人認識他,也無人知曉他當年的家在哪裡。

轉過一條條街道,失望不已的劉志華看到一個80多歲的老人,於是試探著打聽妻兒的消息,並告訴他自己叫劉志華。

沒想到這個80多歲的老人突然兩眼放光,抓住劉志華的手,顫顫巍巍地說道:「你的小名叫華子,對吧?這麼多年你去哪了啊?鄉親們都以為你不在人世了。」

原來這個老人,是劉志華年幼時的鄰居,眼看找到一位故人,劉志華內心看到一絲希望,於是急忙問道:「我家人現在在哪呢?」

老人聽後,發出一聲長嘆,隨後緩緩說道:「唉,你全家都死光了!」

劉志華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怔怔地站著,不知不覺淚流滿面,他自言自語道:「怎麼會這樣?我的老天呀,為何如此對我!」

劉志華身上背負著怎樣的秘密?他的家人又是怎麼一回事呢?

1922年8月,劉志華出生在桃源太平橋鄉,父母經營著一家百貨店,家裡殷實,不愁吃喝,所以從小劉志華就被父母呵護著長大。

在同齡人為讀書發愁時,他已經厭倦了枯燥的學堂,於是初中沒畢業,就輟學回家了。

父母想著讓他學習打點家裡的生意,劉志華卻遊手好閒,不問世事。就這樣一轉眼過了8年,劉志華已經長成一個23歲的大小伙了。

媒婆給他介紹了一個鄰村的姑娘,叫趙春梅,年芳19歲。趙春梅父母也是經商的,家境殷實,可以說是門當戶對。

在那個時代,結婚前,雙方是不允許見面的,但放蕩不羈的劉志華卻不願遵從古法,他認為自己的媳婦,一定要找一個漂亮的,自己看上眼的,於是他悄悄打聽到趙春梅家的地址,藏在附近的土堆後面,等他看到一個俊俏的姑娘出門後,覺得她一定是趙春梅。

於是就莽撞地跑過去,抓著趙春梅的手,介紹起自己。還沒反應過來的趙春梅,已經被嚇得花容失色,失聲大哭道:「快放開我,我不認識你!」於是掙脫趙志華的手,哭著跑回到家裡。

多年後,當劉志華回憶起這件事,略帶抱歉地說道:「自己年輕魯莽,把未來媳婦給嚇到了。」

也就是那一年的年底,劉志華和趙春梅結拜為夫妻。劉志華非常滿意這個媳婦,不僅模樣好看,而且賢惠顧家,對公婆也是數一數二的好。

第二年,趙春梅就生下了一個女兒,劉志華給女兒取名小桃,整個家的氛圍也越來越好。

劉志華對趙春梅百般寵愛,對於趙春梅說的話也言聽計從,於是趙春梅鼓勵著劉志華嘗試接手家裡的生意,但他始終不感興趣,覺得自己不是做生意的料。

看到此路行不通,於是趙春梅鼓勵丈夫繼續去讀書,只有讀萬卷書,才能有更寬闊的眼界。

於是劉志華聽從了媳婦的建議,到20公里外的桃源縣第六中學去讀書,但離開學堂多年,加上本身就不是讀書的料,劉志華只是覺得讀書枯燥無味,於是三天兩頭跑回家裡。

媳婦告訴劉志華,家裡的事情他不要操心,她會打理好一切,並勸他好男兒志在四方。

就這樣,劉志華聽了媳婦的話,咬牙堅持學習。但這時,國民黨政府要招10萬士兵,學校的校長出面鼓勵大家積極參軍。劉志華不知道參軍意味著什麼,只覺得讀書無趣,於是報名入伍。為了不讓家裡人擔心,劉志華便隱瞞了自己參軍的事情。

因為劉志華長得一表人才,高高壯壯,又能說會道,很快被任命為206師617團第3營營部連里的一名班長,等部隊準備轉移的時候,劉志華才跑回家裡,告訴家人自己的選擇。

趙春梅聽說之後,哭成一個淚人,父母更是淚眼汪汪地抱著他依依不捨。劉志華看著傷心欲絕的媳婦,說道:「你照顧好家裡,我一定好好表現,讓你滿意。」

聽到劉志華這樣說,趙春梅不忍心再責怪他的選擇,叮囑劉志華:「我不求你升官發財,只求你平平安安回來,我和孩子在家等著你。」

但造化弄人,這一別就是永遠。

劉志華返回部隊後,就跟著部隊遷移,當年9月就離開家鄉,坐船來到了上海,隨後跟著部隊開始了3個月的訓練。

1948年12月,劉志華所在的連隊接到緊急通知,需要執行秘密任務,接著他們就被安排坐上了一艘船,所有人都不知道船隻會帶他們駛向哪裡。

一直到3天後,船隻才停靠在岸,這時他才聽說,自己到了台灣高雄,隨後他被安排到高雄鳳山軍營訓練,因為表現突出,隨後他被挑選出來送到鳳山軍校學習,軍涯生活枯燥無味,但想到家鄉的妻兒老小,劉志華就鼓足力氣,充滿希望,最終取得了優異的成績,軍校畢業後直接被提拔為排長。但他卻悶悶不樂,愈發的思念家鄉的妻兒老小,在夜裡悄悄啜泣。

這時,一同來的戰友們紛紛開始娶妻生子,劉志華高大帥氣還當上了排長,身邊的花花草草自然不少,但他始終不為所動,因為他始終記得媳婦的叮囑——我和孩子會一直等你回來。

劉志華回憶當年,身邊很多戰友都給他介紹對象,但是都被他一一拒絕了,其中有個叫小蘭的護士,給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小蘭青春靚麗、知書達理,他看到劉志華孤身一人,於是經常跑來給劉志華洗衣做飯,時不時給劉志華送一些水果。

時間久了,身邊的戰友就明白了了,於是開始有意撮合他倆,劉志華也明白了小蘭的心思,於是小蘭又一次來家裡洗衣做飯時,劉志華說道:「我在大陸有媳婦和孩子,我不會背叛她,也不會再婚的,你的心思我明白,以後不要再來了。」

小蘭聽後,眼中飽含淚水,轉身跑開了。劉志華嘆了一口氣,為了家中的妻兒,他只能這樣做了。

就這樣,劉志華孤身一人漂泊了幾十年,一直到60歲退休,他認為自己可以回鄉了,於是開始遞交回鄉申請,但接下來的10年,回鄉申請一直沒有得到批准,一直到1992年,70多歲高齡的劉志華堅持寫申請20年後,終於得到批准。

此時劉志華心中卻忐忑不安,他不知遠方的親人現在狀況,不知媳婦是否還在苦苦等著他,不知父母是否還健在......

無數的疑問縈繞著他,讓他害怕卻又迫不及待地返回家鄉。

然而當他找到家鄉,從老鄉嘴裡聽到家人都已去世的噩耗,劉志華期盼的心一下子就落空了,他無法接受這樣的說法,於是追問道:「我的家人是怎麼去世的?」

老鄉緩緩說道:「劉志華走後沒幾年,父母均病逝了。他的媳婦獨自拉扯著孩子,生活條件也算可以,但是有一天,孩子在放學途徑水庫時,失足掉了進去,不幸溺亡了。」

孩子的意外溺亡,趙春梅徹底崩潰了,每天以淚洗面,鬱鬱寡歡,最終離開了人世。但她臨終前,依舊念叨著劉志華和孩子的名字。

趙春梅去世後,村民們把他安葬在了公公婆婆旁邊,這樣一家人就可以團聚。

聽到老鄉這樣講,劉志華終於控制不住情緒,失聲痛哭,懇求老鄉引路去自家的墳前祭拜。老鄉年紀大了,腿腳不靈活,於是派自己的孫子帶路,來到了半山腰的一塊荒地。

這裡雜草叢生,孤零零地堆著4個墳包,劉志華撲通一聲跪倒在墳前,哭訴著:爸媽,不孝兒回來了!都怪自己當年衝動離開了家鄉,沒有盡孝道照顧好父母,沒有關愛好媳婦孩子,如果當年自己沒有離開,他們可能在享受著天倫之樂。

可惜已經晚了,人去樓空。

沒過多久,劉志華活著回來的消息,就傳遍了村裡,他的遠房老表哥趕來,勸說後將他帶回到自己家裡居住。

老表哥勸他,人死不能復生,你為了春梅孤身大半輩子,後面的路你還要走下去。

於是沒過多久,老表哥就給他介紹了一個老伴,名叫江蕙雲,她比劉志華小9歲,丈夫在15年前病逝,她獨自拉扯大3個孩子,孩子們都成家離開了她。

在表哥的勸說下,劉志華和江惠雲見面,都是孤身多年,倆個人聊得很投機,關係漸漸親近起來。

在外漂泊40多年,落葉歸根的想法一直纏繞著劉志華,經過多次遞交申請,他被台灣省批准可以回鄉定居。之後劉志華和江惠雲兩人就領了結婚證,並在太平橋鄉蓋起了一座小房子。從此兩顆無處安放心靈,互相守護。

江惠雲身體健朗,她非常賢惠照顧著劉志華,劉志華感受到了家的溫暖,臉上的笑容也越來越多。

而江惠雲的3個孩子,也接納了劉志華,逢年過節就帶著孩子們回來探望兩位老人,並把兩位老人接到城裡居住。

劉志華孤單半輩子,老年體會到家的溫暖和兒孫繞膝,這種幸福感充斥著他,他的精神狀況也越來越好。

台灣老兵尋親44年,最終「落葉歸根」圓美夢!

現實生活中台灣省還有很多這樣的老兵,希望台灣早日回歸,了卻老兵牽掛。台灣同胞們都不能忘了你的祖籍、家鄉、祖、父母這塊土地,中國大陸就是你們的根源,祝台灣同胞生活快樂、常回老家看看!團結一心,完成祖國統一!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sg/cfc5972acfc423f3cbd62b86bb58cef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