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桓溫沒有發現那封信,那姜維就成了蜀漢罪臣,被人所誤解

2023-04-19     歷史述

原標題:如果桓溫沒有發現那封信,那姜維就成了蜀漢罪臣,被人所誤解

歷史真的有一百種面目,因為真相很可能是在多年以後才會被人發現。比如這件事就是一件非常令人震撼的事情。當年蜀漢王朝還在的時候,姜維作為王朝的大將軍,帶領著人馬在前線跟司馬家的大軍廝殺,可是他萬萬沒想到的是,他這邊還在堅持著,可是成都那邊的劉禪卻已經舉手投降了。不是因為別的,就是因為鄧艾帶著一點殘兵敗將圍住了成都,而劉禪沒有任何膽子守住成都,導致了最後投降的局面。

知道這件事的姜維肝膽俱裂,他差點就一頭撞死了,不過後來劉禪寫下詔書,讓蜀漢這裡所有人的人馬都要投降司馬家的人馬。這姜維當然也是其中一個,不過他的地位有些特殊,他手裡有八萬人馬,這些人馬是蜀漢唯一存有的有生力量。他們完全可以依靠這一支力量重新振興大漢王朝。當年劉備只有幾千人馬,不是照樣建立了那麼大的王朝嗎?所以姜維如果也能堅持一下的話,那麼蜀漢不至於落得最後那種悲慘的下場。

可惜姜維並沒有堅持,他拿到了劉禪的詔書以後,按照他的命令主動投降了司馬家。不過他投降的不是鄧艾,而是鍾會。這裡面就有文章了,雖然都是司馬家的將領,但是這兩個人之間的關係並不是很好,而且常常針鋒相對,而姜維就是要讓他們內鬥起來。這才是他真正要做的事情,當時誰也不知道姜維要做些什麼。因為他將蜀漢的幾萬人馬都交給了鍾會,並且跟鍾會結拜成為了生死弟兄。鍾會也是非常欣賞姜維,畢竟這位老將軍是征戰沙場一輩子的人,擁有豐富的作戰經驗,而且比較聰明,將來能夠為他所用。他當然是有自己的想法,到了蜀地自然不能輕易回去,即使回去也必須要除掉障礙才行,而當時最大的障礙就是鄧艾。

好在沒過多久,鄧艾就被除掉了,而鍾會本人也開始狂妄起來,他到了成都以後,各種收買人心,而且坐在這裡就不想走了。他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要在這裡做皇帝了,給他出這個主意的人正是姜維本人。又有不少人開始不理解,為什麼姜維要出這個餿主意呢?他自己的皇帝被人家抓去了北方,他居然在這裡要重新扶持一個新皇帝,他還有什麼信仰可言?當時當然有很多人會罵他,不過他絲毫不介意這一點,主動催促鍾會快點實行計劃,他作為協助。可是計劃還沒有實施,就被手下人發現了,這些人把他們倆一起給殺掉了。

如果故事到了這裡,所有人都會認為姜維是一個沒有忠心的人,他簡直就是蜀漢的罪臣。因為如果他不投降的話,或許還能打個翻身仗,可是一旦投降就等於是徹底毀掉蜀漢了。那個時候肯定是有很多人在罵姜維的,這也是可以理解的。一直到七十多年以後,那個時候已經是東晉王朝了,桓溫帶著大軍平定蜀地的叛亂,卻發現了姜維寫給劉禪的一封信,這封信上的主要內容就是讓劉禪忍耐一段時間,他一定想辦法重新恢復大漢王朝。桓溫得到了這封信以後,感慨萬千,認為當年諸葛亮對他的栽培總算是沒有白費,他可以瞑目了。至少姜維沒有背叛蜀漢,沒有忘記諸葛亮的教誨,一輩子都在為諸葛亮的遺志而努力,實在是太感人了。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sg/94dcc133b029f78665a39aeee2621a3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