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顏曼滋 華麗的冒險

2024-05-13   墨香茶謠

原標題:朱顏曼滋 華麗的冒險

做演員有趣的地方就是角色帶來的未知驚喜,朱顏曼滋坦言:「不能老是演自己,對吧?」表演就像一場華麗的冒險,和小夥伴們各司其職一起向著前方的光前進,不怕荊棘不問結果。朱顏曼滋從站上舞台的那一天開始,就知道自己 是喜歡錶演的。演員的工作由一個個角色組成。幾個月內經歷一段人生,是角色又是演員。個中感受不好說清,但每一個角色提起來都甘之如飴。

在剛剛收官的熱播電視劇《要久久愛》中,朱顏曼滋呈現了一個和初始劇本有些區別的方明雨。方明雨在劇本中顯得更加冷靜自若,但朱顏曼滋希望露出她「豐富」的一面,如高中時期的直爽卻又迷茫,職場時期的冷冽卻又柔軟。比起文字中體現出來的純粹的「冷」,朱顏曼滋也在嘗試演出角色內心的想法、起伏。「不能只奔著那個結果,沒有那麼簡單。」她說。表演的力氣要用在外面更要用在裡面。

黃色長裙/Loewe

朱顏曼滋進組後拍的第一場戲就是方明雨作為HR像「一個冷麵無情的殺手一樣」去辭退員工。比起學生時代的少女情懷,成年人的複雜和無奈更加不好塑造,她出演起來格外用了些心思。一個看似強硬的職場女性,苦苦支撐的驕傲,也有深夜加班時咬著巧克力派的軟弱與眼淚。劇組拍攝並不按著故事發生的時間順序,朱顏曼滋只能在拍攝中隨時進入角色狀態。越了解這個角色,就越容易在拍攝中記得角色的心境。

跟著大家追劇的時候,朱顏曼滋才發現自己當初在劇組拍了很久的「家暴戲」部分只保留了很短的一點點。「一頓挨打。」她回憶,武術指導幫忙設計了很多動作橋段,指導她如何從沙發摔倒在茶几上,如何被拖行。然而演員總要面對導演在整體把握下的創作取捨,朱顏曼滋絲毫不覺得遺憾。「這是人物經歷的事情,那場戲作用到這個人物身上到底有多重,直接關聯了後面情緒的濃度。」對她來說,只要投入過,就更容易建立對角色的理解,能幫助到其它場戲的前後情緒。創作一個東西就要身體力行、不惜付出。成長過程中,朱顏曼滋發現生活這件事「唯一不變的事情就是一直在變」。

白色亮片百褶長裙/Documents

黑色印花logo雨靴/Last Lazy

黑色印花logo雨靴Last Lazy

角色更是演員生活中變得最多的一面。即將與觀眾見面的電視劇《另一種藍》中,朱顏曼滋出演頓格一角,角色用自己的能力幫助自己的好閨蜜設計製作的非遺瓷器被大家看到、認可。

這是一個與她「離得更遠」的角色,經歷過很多苦,但並沒因此「吃一塹長一智 」。「 感覺她摔了10次跤,但內心中會有一種不認,或者她本身就是那個樣子的。很多事情在我看來就沒有那麼的清醒。」找到角色根基,理解行為才能更好塑造角色。朱顏曼滋通過劇本尋找表達角色舒適的東西,尋找其內心真實。角色渴望愛與被愛,「像小草,挺有生命力,挺堅強。但又找不到方向,不太會轉變。」也許正是角色的「軸」,才會使她對友誼極其珍惜,用真誠對待。

黑白拼色皮衣/Celine

白色亮片百褶長裙/Documents

黑色印花logo雨靴/Last Lazy

這部劇殺青之後,朱顏曼滋馬上開始了話劇《西哈諾》的緊張排練。這是我們熟知的「大鼻子情聖」的故事,一個面貌醜陋的天才詩人,面對愛人自卑到不敢表白,直到彌留之際才對病床前的愛人說出心中隱瞞已久的愛。

她需要在其中女扮男裝反串出演。「根本不管三七二十一,就是答應下來。」兩部作品銜接緊張,朱顏曼滋不是沒有考量。「我 答應是因為我確定不管有多累都會有足夠的時間給自己創作,如果不確定的話,我可能就不會答應。我知道我的精神會繃得非常緊,有很大壓力也得做好。」說完,她頓了頓,笑著表示:「咱們就是準備過來扒一層皮才接了。」在進入排練場之前,她早就把劇本讀了很多遍。

接下邀約之後,朱顏曼滋先強迫自己不要再想。作為一個一直以來會「想很多」的人,這次她先學會的就是「只需要去做」。「既然它是未知的,也沒有辦法預料到它的結果到底是怎樣,就拿出全身的能量和力氣去把這件事情做好。」上午進入排練場,再離開已然凌晨兩三點,在國家話劇院排練場負責老師的怒視中離開是排練期間的常態。話劇排練是大家在一起創作、打磨一個東西。不同於影視拍攝中的自己與自己推敲。話劇從讀劇本開始,全體演員就在商量如何去走位、如何互動。開演前一周,為了早點感受走位,劇組全員到河北製作舞台背景的工廠現場磨合。「沒有單純的困難、辛苦和難受,所有的辛苦裡面都有自己的那種滿足感。」

西哈諾有自卑的一面,也有自負的一面。問她會不會覺得表演起來「難」,朱顏曼滋說:「難。難點不也是有趣的點嗎?」在本就複雜的角色性情中又加入女性身份的創作,給探討表演增加了更豐富有趣的複雜性。「就像解題一樣,我對表演的好奇就是要像解題一樣去完成。」當解題過程足夠精彩,結果就不是最重要的了。

卡其色抹胸連體衣

絳紅色高跟鞋

銀色耳環

均為Saint Laurent

密集的排練、巨大的壓力讓朱顏曼滋在正式開演前一度說不出話。問她是否會為身體不適感到焦慮時,她篤定地回答:「我一點都不,因為我覺得我做了所有能 做的,只要我還能出聲,這個角色就能成立,我就能站在舞台上。」演員站在舞台上,人物就站在了那裡。一個演員如果足夠幸運,在創造出一個話劇角色後,未 來的很長時間都可以不停地在舞台上出演這個角色。朱顏曼滋希望自己擁有這樣的可能:「如果有機會的話,會一直演他,二十歲三十歲會演,四五十允許的話,沒準還會再演。這個事情就很有魔力,因為你會不斷地精進,而這件事情會讓這個人物也在成長。」

隨著演員的年紀、閱歷增長,在舞台上對角色的理解會發生變化。「是你的目的,又不能把它當成你的目的。你是陪這個人物在舞台上,那個東西其實挺玄妙的。」一場場演來,朱顏曼滋在一些場次中感到人物在發生變化。「我和角色之間有了更多的化學反應,但不是容易形容的一件事。不是因為我期待變化而去想讓 人物做什麼,是你也在動,他還在動,你們倆可能會在某一瞬間重合。」嚴格來說,每一場話劇都是不一樣的。演員的狀態、全團隊的配合、觀眾的反饋都是不可復刻的,當時當下的魅力,無法複製,只有在現場的人才能享受 。「你也不知道終極結果是什麼。但是這就是當演員很爽的一件事,就是在尋找,在試,在體驗,在探索 。」

黑色皮草外套、黑色透視上衣/Celine

黑色短褲、金色耳飾/Fendi

黑色長襪/Prada

戲劇演員在舞台上都會有「吃螺絲」時刻,影視可以再拍,舞台無法重來。朱顏曼滋也有過這個經歷,她並不過於擔心。「確實沒辦法,吃了就不要去管它了,很正常。最重要的是人物和整場戲、節奏。」準備得再好,都可能卡殼,只能下一次再努力、再提高。

不同劇場的空間也是演員表演的一個影響因素。朱顏曼滋喜歡與觀眾近一些,「我真的恨不得讓他們看到我的汗珠、我的表情。」這也許是影視拍攝時養成的習慣。「劇場大小我覺得都有其有意思的地方。」朱顏曼滋總結,「但只要站在舞台上,都行。」五月,朱顏曼滋還會進行新一輪《西哈諾》的演出, 期待她在舞台上產生不一樣的化學反應。

朱顏曼滋自認在表演上是敏感的,她能接住對手演員帶來的信息再把自己的信息準確傳達出來。出演《親愛的小孩》時,角色朱珠讓朱顏曼滋感到表演上的辛苦。「全世界都不理解她,所以你必須理解她。」現代觀眾對角色的感受能力很強,會看到好演員的閃光點。多少年過去,朱顏曼滋依舊難忘《暗戀·橘生淮南》中的角色,她那時和洛枳的狀態十分貼合。「在那個年紀,覺得自己很多東西沒有那麼能把控和掌握,但演下來,有很多東西特別像這個人。」對周遭還懵懂的情況下,朱顏曼滋完成了這個角色。「像我演西哈諾一樣,挺安心的,心裡沒有任何雜念 。」

灰色針織上衣、灰色不規則長裙/Alexander McQueen

她坦言最近想演「談戀愛」的戲,「我現在可能對感情有不一樣的理解,到這個階段,想再有一個合適的契機和合適的人物,讓我把沒有表達過的自己的某種東西表達出來。」說完,她又感嘆還是來什麼接什麼,不做預期,等待驚喜。「野心一直都有,但更想以一個平和的心態蓄力。沒有機會就蓄力,有機會就釋放能量 。」

年紀雖然是女演員更常被問到的問題,但朱顏曼滋心態反而是輕鬆的。「能做多少做多少,其它隨緣就行了。」比起表演本身是否能得到行業內的認可,她在現階段的壓力反而來自如何 讓導演短時間看到自己的更多性格。「我沒有辦法讓他們立刻特別了解我,在第一次見面的時候就看到我跟這個角色其實有很多天然的化學反應 。」 她坦言自己已經比從前健談很多,但依舊在尋找解決「慢熱」性格的辦法。

12歲從家鄉來到北京,是朱顏曼滋自己的決定。「我就想去外頭上學,想像不跟爸媽在一起是什麼樣子的。」逃離家長的管束 ,到更自由的地方去,對即將進入青春期的小孩來說確實是巨大誘惑。「一到北京上學,我感覺就是自由了,像一匹野馬。」

黃色長裙/Loewe

舞蹈學院附中的一次台詞課開啟了朱顏曼滋對表演的熱愛。她被老師指定讀電影《人證》中的一段獨白。「我那會兒根本就不知道表演是什麼。」朱顏曼滋不知被什麼打動,「那種感覺可能跟情竇初開談戀愛一樣。突然心動。」說完那段台詞,她發現自己「心跳特別快」,「那一瞬間挺神奇的,我開始對這件事情有興趣。」從那時候起,朱顏曼滋就沒想過自己會做別的事,「如果哪天我不再想站在舞台上,那肯定是在賭氣。」哪怕自己當時嚷得多大聲「不想做了」,第二天還是會灰溜溜回來繼續。不同階段,朱顏曼滋都能感受到表演不同的魅力,「永遠別用一個標準去衡量表演 ,永遠都要給它注入新的感受 。」

生活中,朱顏曼滋會和朋友做許多事,吃飯、看電影、爬山、跳舞。「我這人挺多面的。」她說:「我有些朋友覺得我是一個特清醒的人,特知道自己要啥,但我有些朋友就覺得我整天特蒙。」 養貓之後,朱顏曼滋發現了宅在家中的樂趣。最近,她感到安寧的一瞬間是給小貓煮好雞胸肉後用手撕成小條。「我大概撕了一 個小時雞胸肉,不用看手機好治癒。」憑著自己的心意,朱顏曼滋 就這麼慢慢長大成熟,在表演之路上邊尋找邊收穫。

攝影-王天堯

形象-賈劉岩

編輯-方傳劍

新媒體編輯-錦鯉

文字-阿不思

藝人統籌-二寶

化妝-Rui

髮型-Andy

服裝助理-慧慧

場地及燈光提供-東西影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