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張震上將向中央提出要隱退,鄧公說了一句話讓他回心轉意

2023-06-05     歷史述

原標題:1992年,張震上將向中央提出要隱退,鄧公說了一句話讓他回心轉意

在上個世紀中,中華大地上湧現出了許多為國為民、以身涉險的將士們。其中有一位老將軍,在他以年近耄耋之年從崗位上退休時,他回憶了自己八十多年來的風風雨雨,最終只淡淡的說了一句「沒有什麼好講的」。由此可見這位老將軍對名利的淡泊。今天我們就來講一講這位老將軍的故事。

張震,本名張見生。1914年出生於湖南平江縣的一個農民家庭中。由於家庭貧困且父親早亡,張見生的母親無奈之下只得將年幼的兒子送到了一個姓張的手藝人家中寄養。就這樣,張見生就在這家手藝人家中慢慢長大。

由於養父母家中有些家資,張見生6歲時得以進入小學讀書。在讀書過程中,張見生得到了一本《說岳全傳》,他十分崇拜岳飛這位民族英雄,希望自己能夠像岳飛一樣匡扶正義,為國效力。由於岳飛的兒子們的名字都是雨字頭的單字,所以,張見生便給自己改名為「張震」。

1928年,年僅14歲的張震就成為了平江縣少年先鋒隊的宣傳隊隊長。在人民群眾和青少年中宣傳愛國主義和馬列主義思想。1930年,張震正式加入紅軍,並成為了中國共產黨的一員。

在我黨建立初期,仍然效仿的是蘇俄建國的經驗,優先進攻大城市,發動和解放當地工人。所以長沙就成了我黨各支隊伍優先進攻的目標,而張震也在當時的隊伍中。在多次進攻大城市無果後,張震跟隨隊伍上了井岡山,參與了五次反圍剿作戰。

由於他作戰勇猛、貢獻良多獲得了黨的認可,1934年張震擔任營長,在長征的過程中,張震擔任了掩護中央機關四渡赤水。到達陝北後,張震積極向東北軍官宣傳抗日思想。

東北軍本來就因為老蔣的不抵抗政策而拱手將東北讓與日軍而感到憤慨,張震的一席話更讓東北軍堅定了與我黨合作的思想,推動了逼蔣抗日,雙十二事變的產生。1937年,張震進入抗大學習。

全民族抗日戰爭爆發後,張震在與東北軍的交流成就受到了黨中央的重視,便把他派到閻錫山的地盤擔任八路軍駐晉辦事處。張震果然沒有辜負黨中央對他的期望,他在閻錫山處積極團結愛國力量,極大地促進了愛國統一戰線的形成。

隨後,張震被派到河南開展抗日根據地的拓展行動。張震積極整合當地的武裝力量,開闢了豫皖蘇邊區,在敵占區展開了轟轟烈烈的游擊戰爭。皖南事變發生後,為阻止國民黨反動派北上侵蝕我蘇北山東根據地,張震率領當地軍民與反動國軍進行了3個月的激戰。

解放戰爭期間,張震以豫皖蘇邊區為基礎,配合兄弟部隊開展了濟南戰役,一舉殲滅國民黨守軍10萬餘人,創造了我軍攻克重兵把守重點城市的先例。隨後,張震參與了淮海戰役,渡江戰役的指揮。

新中國成立後,1955年,張震被授予中將軍銜。1988年,軍銜制度恢復後,張震升為上將。

1992年,78歲的張震看到有許多老戰友已經從崗位上退休安享晚年了,這也讓他動了退休的念頭。當他向黨和組織提出隱退要求時,鄧公找到了他說:「我比你還大了10歲呢,我還沒有退休,你還能再干一屆。」就這樣,張震將軍回心轉意,重回到崗位上繼續為國做貢獻。

1998年,張震終於得償所願正式離休,這位84歲的老人終於可以安享晚年了。2015年,老將軍以101歲的高齡去世。他的人生經歷值得我們每個人去傳頌。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my/559e01352eeabf08ea0c6c6bff186c4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