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揭底烏克蘭反攻失敗,日本又加碼軍援,奧斯汀警告要直接下場

2023-12-14   陳虎點兵

原標題:美國揭底烏克蘭反攻失敗,日本又加碼軍援,奧斯汀警告要直接下場

這回說一說烏克蘭的局勢,為什麼這個時候,又想起來說烏克蘭局勢了呢?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一個是最近幾天與烏克蘭相關的熱點消息比較多。第二個是這些消息很多都是大消息,有些小消息和大消息一連接,也變成了大消息。第三個原因是這些消息形成的形勢構成了一個典型的案例。通過對這個形勢的分析,我們可以嘗試一下,看一看如何分析國際大勢。當然,這個大勢的「勢」是形勢的「勢」。

第一個大消息是12月4日美國的《華盛頓郵報》刊發了一篇萬字長文,專門是揭秘烏軍大反攻失敗的內幕。文中講到了美國為了促成這次的反攻如何東拼西湊,湊了1500輛坦克裝甲車輛交給烏克蘭,也在講美國從庫底子裡拿出集束彈藥,從韓國挪借了155毫米口徑的炮彈交給了烏克蘭。

同時也講了美國、英國和烏克蘭的軍官們組織了8次兵棋推演,制定反攻計劃。反攻計劃各方卻出現了分歧,由於反攻時間、反攻方向的分歧,戰術上的矛盾以及對俄軍的低估,最終導致了反攻的失敗。

這個消息內容很豐富,來源也是多樣化的,似乎很有說服力。

但是我們知道美國媒體,他講這些不是單純的為了爆料,不是為了向全世界講這次失敗是怎麼失敗的。所以他講這些東西三分真七分假。之所以發這篇文章,一定是有目的的。目的就耐人尋味了。表面看是「甩鍋」,更深層的目的呢?

那麼除了這個大消息,同時還有兩個小消息。一個小消息是12月5日,俄羅斯電視一台播發了繳獲美國「布萊德利」戰車的視頻,以及對當事的俄羅斯偵察兵的採訪。

另一個小消息是美媒爆出來的,講美國的「艾布拉姆斯」M1主戰坦克在烏克蘭不好使,或者說被烏軍用壞了。其中特別講到了烏克蘭的戰場環境使得「艾布拉姆斯」坦克的進氣道過濾器充滿了污垢和垃圾,堵塞並損害了強大但嬌氣的燃氣輪機發動機。當然,這篇文章里也隱隱地含著對烏克蘭軍方的不滿。換句話來說,給你們好東西,你們不好好用,你們不會用。

那麼這一大兩小,三個消息,實際上傳遞的都是當下烏克蘭戰場上烏軍的頹勢。

再看第二個大消息,12月6日,普京在4架掛滿空空飛彈的蘇-35戰機的護航下,閃電出訪了阿聯和沙烏地阿拉伯。與沙特發表了聯合聲明,聯合聲明當中提到了在能源市場、在防務領域的合作,也提到了沙特和伊朗的和解。

緊接著,伊朗總統萊希訪問俄羅斯。那麼這個大消息講的是俄羅斯在國際上的外交破局,和巴以衝突相配合,很有說服力也很耐人尋味。

第三個大消息是白宮提出的為烏克蘭提供600億美元資金的提案未能在參議院通過。這事很耐人尋味,參議院是民主黨占多數的,當下的美國政府不就是民主黨的政府,結果在民主黨占多數的參議院卻沒能通過。那麼等到了共和黨占多數的眾議院,那就更不好說了。

對此,美國的國防部長奧斯汀在議會公開威脅議員們,號稱如果烏克蘭那邊失敗了,美國就會親自下場跟俄羅斯打仗。到那時候,你們的孩子,你們的親戚朋友都會被送上前線去送死。這事聽著很不可思議,但是在網際網路,包括奧斯汀本人的回覆卻敲定了這個事是確有其事的。

那麼還有第四個,不大不小的中消息。12月6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表示,日本有意向烏克蘭提供總額45億美元的追加援助。把這一系列的大大小小的消息串起來,可以看到什麼呢?

有些人光看到了前面的大消息和小消息,直接得出的結論是烏克蘭不行了,美國在烏克蘭方向也撐不住了,所以美國很可能接下來在烏克蘭要「棄子」了。美國霍普金斯大學的國際關係教授發的一篇文章,也在告誡美國政府,說要避免出現「尾巴搖狗」的囧境。講的實際上也是這個道理。

由此是不是就可以判定烏克蘭的局勢要出現重大轉折了呢?其實我覺著有意思的就在這裡,也就是看消息要看多方面的,同時要往更深裡頭去追究它的原因。

美國媒體把烏克蘭戰場上的頹勢公開地公之於眾,究竟是為什麼?俄羅斯在國際上的突破,是不是就意味著接下來美國恐怕要在烏克蘭問題上轉向了呢?恐怕還不是這麼簡單。

我們通過美國國會內部的鬥爭,就會發現出現目前的這些現象很大程度上是美國國內民主黨和共和黨的黨爭所造成的。拜登的對烏援助提案無法通過,接下來美國對烏克蘭的援助就會縮水甚至泡湯。這個對烏克蘭局勢的影響是致命的。

美國的政界和戰略諮詢界現在對烏克蘭的局勢也開始發生分歧和爭議。在當下這個時間段,拜登政府很難在烏克蘭政策上推行180度的大調頭。因為對拜登來說,當下的重中之重是明年的大選。如果在烏克蘭進行「棄子」或者大掉頭,就意味著拜登在執政期間的「烏克蘭政策」發生了重大失誤。

這對明年的大選,無論對拜登本人還是對拜登所在的民主黨來說,都是一個極大不利的事情。拜登政府對當下的烏克蘭局勢一定是捏著鼻子也要強撐下去。這一點從奧斯汀在美國國會發飆就可以感受到。同時我們也可以通過日本提出向烏克蘭追加援助這個事,恐怕也是與此相關。

拜登政府正在通過其他的渠道,來籌集對烏的援助資金。在美國的援烏資金出不來、歐洲援烏意向急劇降溫的情況下,日本衝出來,一下子就提出可以拿出40多億美元。這個事確實是耐人尋味的。背後有沒有拜登政府和民主黨方面在做工作的成分呢?從這個角度來分析,當下美國政府和美國的執政黨都不會願意主動承認在烏克蘭方向的失敗。

當然,對烏克蘭的政策做一些調整有沒有可能呢?或者說,如果說烏克蘭的局勢將要發生大變,有沒有什麼標誌性的東西呢?如果說要調整對烏克蘭局勢的政策,美國一定會把這個「鍋」甩到烏克蘭方面的頭上。

要看到美國政策出現大的調整和變化的時候,烏克蘭方面的領導人一定會出現大的人事的變動。同時,美國所謂的調整政策恐怕也不會直接認輸,更多的是一個大型的緩兵之計。比如,通過對俄妥協,達成一個停火但不停戰的協議,拖過這一段對美國最難受的時光。

用美國媒體和美國專家自己的說法,等到2026年,形勢就會發生徹底的變化。特別是美國的軍工生產將會開足馬力,那個時候彈藥和武器都不是事了。

對於國際大勢的分析,我一貫反對下賭注、下定論,因為我們掌握的東西太少了。但是利用現有的一些信息,分析一下各種各樣的可能性,這個倒是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所以,跟大家講的就是在烏克蘭方向各種各樣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