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年前,她挖地時撿到價值10億鑽石,無償上交後,如今怎樣?

2023-04-12     歷史述

原標題:43年前,她挖地時撿到價值10億鑽石,無償上交後,如今怎樣?

作為現代營銷的典範,鑽石可以有一半的價值都是靠人吹捧出來的。作為可以被人工製造的物質,天然鑽石和人工鑽石几乎在肉眼上完全沒有區別,除了儀器檢測下二者有略微的不同。天然鑽石價格高昂,尤其在被賦予愛情的象徵後,作為結婚戒指的手段,鑽石戒指的價格近年來一直也是水漲船高。

《太平御覽》記載:「咸亨三年,敦煌上送金剛,生金中,百淘不消可以切玉。」在過去,鑽石最大的作用就是被人們用作利器來切割其他硬度高的礦石,古人更喜好美玉黃金,鑽石實在難登大雅之堂。但一些巨大的天然鑽石,卻也是珍寶,讓無數人趨之若鶩,狂擲千金只為把鑽石收入囊中。而在43年前,有一個農村姑娘撿到了價值10億的鑽石,她老實地選擇上交國家,沒有私吞,如今她生活怎樣呢?

說到鑽石產地,人們下意識想到的或許都是南非,在南非有眾多天然鑽石礦脈,開採出許多震驚世界的鑽石,賺足了人們的目光。南非出產的鑽石早就已經聞名天下,但中國也曾經有過震驚世人的鑽石出現,它便是常林鑽石。

常林鑽石也是迄今為止中國發現的現存最大的鑽石,讓許多中國人都與有榮焉,很多人只知道這枚鑽石的存在,卻不知道它其實是被一個善良的農村姑娘撿到的。她就是魏振芳,極其幸運撿到這枚超級鑽石的人,難能可貴的是,她沒有選擇私藏,而是上交給了國家,誠實又質樸,是當年眾多中國人的寫照。

上世紀70年代,人們在生產隊里還在施行工分制度,每個小隊都得完成分配好的任務,才能得到工分,工分可以換取一切生活必需品和食物。當時的人們都有被分配好的隊伍,整個隊伍每天一起外出耕作,負責固定的田地。

那天魏振芳所在的小隊和往常一樣,在田地里勞作。辛勤地度過了一個上午,午飯時間到了,隊伍里的其他人都不約而同放下手裡的工具,打算一起返程回去吃飯。魏振芳卻單獨留了下來,原來她看到還有一小塊地沒有耕種,不願意留到下午再來。眼看小隊的其他人都想著回去吃飯,她乾脆自己留下來把地開墾完再走。

魏振芳本打算耕完地後就去吃飯,結果她的鋤頭卻碰到了異常堅硬的東西,讓她很是驚訝。小心把掩蓋的泥土掀開,魏振芳發現自己的鋤頭磕碰到的東西是一塊大石頭。這個石頭有些奇妙,看著很是漂亮還很堅硬,鋤頭沒在上面留下一絲痕跡。魏振芳小心翼翼地拿起石頭近距離觀察,發現它在陽光照射下散發出奪目的光彩,可見是個不可多得的寶物。

這下魏振芳有些謹慎起來,她悄悄把石頭藏起來,帶回家讓父親看看,它到底是個什麼東西。魏振芳的父親見多識廣,一眼就認出自己女兒撿到的是一枚碩大無比的鑽石,看著上面的痕跡,他斷定這是一枚天然鑽石。

魏振芳撿到了天價鑽石的消息很快就傳遍了整個村子,一時間她家中門庭若市,不少好奇的人都想要來一睹鑽石的風采,更有不少人悄悄找上魏振芳,開出離譜的價格打算買下這枚鑽石。魏振芳大大方方的讓所有人都能觀摩到鑽石,她卻拒絕了那些想買下鑽石的人,只是言明自己有別的打算。在和家裡人商量後,魏振芳最終把鑽石上交給了國家,她認為自己本就是在地里找到的,鑽石本來也不屬於自己,自己只是幸運的發現了它而已。魏振芳深知懷璧其罪的道理,拿著鑽石她也深感不安,認為受之有愧,還是交給國家她最為放心。

有關部門為了表彰魏振芳的善舉,特意申請為她申請了一萬元的獎勵,對她予以嘉獎。魏振芳又把這一萬塊全數捐贈出去,自己沒有留下一分。像魏振芳這樣誠實本分的人,如今已經不多見了。

《禮記·中庸》記載:「惟天下之至誠,為能化。」誠然,誠實是一個人最重要的品格,謊言多了,人自然喪失了信任,也就沒人願意和他深交。但魏振芳不過是自己撿到的鑽石,即便悄悄留下,不賣出去傳給子孫也是極好的事情。

但魏振芳從來沒有過這樣的念頭,她更沒有想過要賣掉鑽石,顯然她的唯一想法只有上交。這樣一個善良本分的人,也一定會被溫柔相待。此後的魏振芳依舊只是個普通農村人,她的生活平靜美好,對上交的舉動也從未後悔過。

參考資料:

《太平御覽》

《禮記·中庸》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my/310e30cd8c8cc03fe7ad1142baf0faf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