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女孩執意嫁給中國人,母親卻預言:你們結婚後,孩子會自殺

2023-05-28   一盞歷史

原標題:英國女孩執意嫁給中國人,母親卻預言:你們結婚後,孩子會自殺

英國女孩下定決心嫁給中國人,母親:你們婚姻撐不久,孩子會自殺

文/觀心通史

俗話說:寧拆十座廟,不拆一樁婚。可是在80年前,一位英國女孩的母親卻極力反對女兒嫁給一個中國人,英國母親還對女兒說:你們結婚後,婚姻持續不了4年,孩子還會自殺。看到這裡,我們很難想像一位母親能對自己的女兒說出這麼狠的話,這到底是預言?還是詛咒呢?

英國女孩越是遭到家人的反對,越是執意嫁給這個中國人,這個中國人是誰?他到底有什麼魅力,深深地吸引著英國女孩呢?他叫楊憲益,是中國近代著名的翻譯家,曾與夫人共同翻譯了《紅樓夢》、《儒林外史》等多部中國歷史名著,引起國外的一致好評。

楊憲益出生於1915年1月12日,楊家家世顯赫,其祖父楊士燮曾是杭州知府,父親楊毓璋是天津中國銀行行長。悲慘的是,楊憲益5歲時,父親就去世了,從此家道中落。幸好楊憲益是個極其聰明的人,他21歲時為了去英國求學,僅用5個月突擊學習希臘文和拉丁文,就通過考試了。

不過,學校老師認定楊憲益是僥倖過關的,非要他延遲一年入學。楊憲益在這一年裡游遍了歐洲大陸,增長了很多見識,為他以後的翻譯工作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礎。一年後,楊憲益順利進入英國牛津大學學習。

雖然楊憲益在牛津學習成績一般,但是他乾了一件震驚中外的大事。24歲的楊憲益見歐洲幾乎沒有中國的名著,便抱著試試看的心態把《離騷》翻譯成了英文,令人沒想到的是,英文版《離騷》竟獲得了外國讀者的一致好評。直到現在,《離騷》都是歐洲各所大學圖書館裡的必備書目。

楊憲益的成功不僅開創了中國著作譯成外文的先河,還獲得了幸福的婚姻。楊憲益在牛津出名後,引起了戴乃迭的注意。戴乃迭是個英國女孩,但是她是1919年在中國出生的,7歲時才回到倫敦,戴乃迭對中國一直存在著很深的感情。

戴乃迭對中國文化非常痴迷,她進入牛津大學選讀的是中國語言文學專業,後來經朋友介紹認識了楊憲益。在交往中,戴乃迭發現楊憲益不僅才華橫溢,還是一位中國通,痴迷於中國文化的戴乃迭對他更加欽佩,兩人不久便確定了戀愛關係。

1940年,楊憲益從牛津大學畢業後,準備帶著女朋友戴乃迭一起回國。這段跨國戀本該受到所有人的祝福,但是遭到了戴乃迭母親的極力反對,戴乃迭母親甚至還狠心地對女兒說:你們結婚後,婚姻持續不了4年,孩子還會自盡而亡。

女兒戴乃迭並沒有因此放棄這段戀情,反而更加堅定地要嫁給楊憲益。兩人回到國後,楊憲益家中的經濟條件已經入不敷出,生活相當拮据。可是,在愛情的滋養下,兩人過得非常幸福。楊憲益很快解決了經濟問題,他找到一份編譯的工作。

楊憲益夫婦對於翻譯工作有些先天的優勢,妻子戴乃迭的母語是英語,又痴迷於中國文化,丈夫楊憲益的母語是中文,又非常熟悉外國文化,所以兩人簡直是翻譯界的「神仙夫妻」。從此,楊憲益夫婦開始在翻譯的道路上越走越成功。

兩人最先選擇了翻譯中國的古典名著《資治通鑑》,可惜的是,由於戰爭原因,《資治通鑑》的英文手稿不幸丟失了。隨後,夫婦二人還翻譯了四大名著之一的《紅樓夢》、屈原的名作《楚辭》以及大量的中文名作,這些譯作加起來達到上百萬字,工作量和工作難度相當大。

不幸的事情終究發生了,楊憲益和戴乃迭的兒子楊燁在文革期間,因為父親受到「牽連」,被整的精神失常,後來在姨媽家自焚身亡了。64歲的楊憲益夫婦老年喪子,對他們的打擊非常大,戴乃迭的母親預言成真了。

戴乃迭更加相信母親當初的預言,兒子的死成為夫婦二人心中的心病,二人逐漸產生了隔閡。但是,楊憲益始終對妻子關愛有加,晚年的戴乃迭患有老年痴呆症,不認識周圍的親朋好友,楊憲益依舊耐心照料她的起居,對她不離不棄。

楊憲益夫婦的一生是輝煌的,夫妻二人攜手翻譯了許多著名作品,為中國文學界創下了不朽的功勞。二人的愛情故事更加值得人羨慕,既是伴侶,又是志同道合的同事,同時又創造了很多奇蹟。這真是一對中西合璧的典範夫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