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大鱷劉鑾雄的撿漏心得:中國瓷器至少賺100倍,西洋畫最不值錢

2020-06-08     古籍

原標題:收藏大鱷劉鑾雄的撿漏心得:中國瓷器至少賺100倍,西洋畫最不值錢

大衛·霍克尼,水花,1966

在2月舉辦的的2020倫敦蘇富比拍賣會上,大衛·霍克尼1966年的大作《水花》拔得頭籌,作為此次當代藝術領銜拍品,以2411萬英鎊(約合2.1億元人民幣)成交。

這幅藏品的原主人正是香港富商劉鑾雄。

《水花》上次於2006年現身於拍場,當時以290萬英鎊(約合2542萬元人民幣)創下拍賣紀錄。換言之,《水花》在14年間升值了8倍之多。

劉鑾雄

可能還有人不了解,劉鑾雄不僅在財經界製造熱聞,常年霸占娛樂八卦的頭版頭條,其實在藝術收藏界,他憑藉出手闊綽和慧眼膽識,羨煞常人。

劉鑾雄在2010年被《藝術新聞》列為全球十大藝術收藏家及全球200位頂尖收藏家當中位列第六。他於2016年接受《福布斯中國》雜誌訪問,指自己為全球頂尖收藏家當中排在前三位,原因是自己收藏種類夠多,「因為只要市場有流出來,夠好、夠靚、我都要。」

為何劉鑾雄「口氣」這麼大?他又是怎麼走上收藏之路呢?

這還得從70年代說起。青年時期的劉鑾雄靠電風扇起家,在二十八歲時已經賺到了人生當中的第一個億,從白手起家到億萬富翁的華麗轉身,令劉鑾雄在一周內可以豪擲五輛法拉利。誰也想不到的是,引劉鑾雄走上收藏之路的人是他的髮型師。髮型師同他講買車很浪費,跑車會變舊、又要買保險、維修,不斷地要貼錢,叫他不如收藏藝術品、古董。就這樣一位髮型師成為了劉鑾雄走向另一個人生巔峰的引路人,後來他才知道這位髮型師在去香港之前是位藝術家。

劉鑾雄開始買入中國瓷器,隨後開始買中國畫、西洋畫。「那個髮型師慢慢告訴我如何看畫,如何買。一幅明朝的畫,他會告訴我很多歷史,剛開始是沒興趣的,但慢慢的就有了很大的興趣。」有了興趣,一切都變得遊刃有餘。時至今日買入一項好的收藏,會讓他高興上好幾天,「做生意賺錢都沒這麼開心。」

那麼劉鑾雄擁有多少頂級藏品呢?

文章開始提到的劉鑾雄在2006年以290萬英鎊競得大衛·霍克尼的傑作《水花》,《水花》系列對大衛·霍克尼的標誌意義正如《向日葵》之於梵谷、《睡蓮》之於莫奈,《瑪麗蓮·夢露》之於安迪·沃霍。作品集合了大衛·霍克尼藝術生涯中鍾愛的主題:水的質感、外觀與深度。這種執迷終於成就二十世紀藝術史上深受讚譽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系列之一。

大衛·霍克尼

大衛·霍克尼(1937-)是一位全方位、全才的藝術家,在繪畫、攝影、設計等領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對於上世紀的當代藝術發展,有著非同小可的影響力,備受推崇。他是英國史上,繼盧西安·佛洛依德(1922-2011)之後,第二位被英國女王頒發功績勳章的藝術家。他作品的風格綺麗亮眼,不僅是最著名的英國在世畫家,也被公認為是全世界最受歡迎的在世藝術家之一。在2018年佳士得紐約拍賣會上,大衛·霍克尼1972年所創作的名作《藝術家肖像(有兩個人的游泳池)》以800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6.26億元)落槌,刷新了在世藝術家最高拍賣紀錄(2019年被傑夫·昆斯打破)。

大衛·霍克尼,藝術家肖像(有兩個人的游泳池),1972

真正令劉鑾雄在收藏界名聲大噪的,同樣是2006年,他以1700多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36億元)在紐約佳士得拍賣會上擊敗多名對手,拍得波普藝術大師安迪·沃霍名為《毛》的毛主席肖像畫,創下了安迪·沃霍作品最高成交價世界紀錄。劉鑾雄說,「身為中國人,買這幅作品,有特別意義」。

有評論家認為,如果你擁有20世紀的收藏品,那麼你就不能沒有安迪·沃霍的作品。大量製造的濃湯罐頭、可口可樂、瑪麗蓮·夢露……,無論你是否愛好藝術,幾乎沒有人不曾看過這些已然成為流行符號的圖像。作為波普藝術最有名的創始人之一,安迪·沃霍(1928-1987)橫跨各種媒介、題材,模糊通俗文化與藝術的邊界,並且將前衛藝術與商業語言結合,他的作品色彩大膽鮮明,通過大量複製對標準化生產提出批判,對藝術的優越性提出質疑,改寫了二戰後的藝術史。絲網印刷是安迪·沃霍的標誌性手法,這一創作方式令他像機器一般作畫,在作品中抹去藝術家的痕跡,取而代之的是批量生產的作品,創作過程和製作T恤和賀卡相似。

安迪·沃霍與《雙面貓王》

2007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劉鑾雄以392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8億)競得高更在塔希提島畫作《清晨》。這幅作品是高更於1892年在大溪地所繪畫,描繪一名大溪地婦女在芒果樹下沐浴,是他生平中較獨特的作品之一。當時四十三歲的高更移居大溪地生活,並與當地一名女子結婚,作品中色彩強烈,充滿太平洋島國風情。

高更,清晨,1892

保羅·高更(1848-1903)是法國後印象派畫家,同塞尚、梵谷並稱為法國後印象主義三大畫家。在2015年,高更描繪塔希提女子的繪畫《你何時結婚》以近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7億)轉手,在已知世界最貴藝術品交易中位列第四。

高更,你何時結婚,1892

同年在佳士得香港春季拍賣會上,劉鑾雄以3168萬港幣買入吳冠中1973年作品《北國風光》。

吳冠中,北國風光,1973

在2010年香港佳士得「重要中國瓷器及工藝精品」秋拍會上,劉鑾雄以167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1.29億元)買下一對清雍正御製掐絲琺琅雙鶴香爐,創下掐絲琺琅世界拍賣紀錄。

清雍正 御製掐絲琺琅雙鶴香爐 (一對)

該對雙鶴香爐原為圓明園藏品,世上僅此一對,應為孤品。香爐紋飾鑲嵌精細,以掐絲琺琅和鏨胎琺琅相結合的工藝,充分體現雍正時期的藝術特色。有學者認為,該對香爐是乾隆送給父親雍正的壽禮。大鶴所銜桃枝乃長壽之徵,祝壽之意呼之欲出。劉鑾雄買這對香爐是為母親賀壽,他說「我心目中,就算是超過2億,都會照買。」

齊白石,山水冊,1931

2011年,劉鑾雄以1.94億元天價競得齊白石《山水冊》。2012年,畢卡索名畫《阿爾及爾的女人(F)》上拍,劉鑾雄再次豪擲1600萬美元將其拿下,就在眾人還在唏噓驚詫時,劉鑾雄再甩出一句:「這幅畫在2011年上半年的要價還是4200萬了,1600萬買這麼靚的畫,太值了。」

畢卡索,阿爾及爾的女人(F),1955

阿爾及爾女人是畢卡索創作的系列油畫,總共創作了15幅名為《阿爾及爾女人》,並從A到O分別為它們進行編號。2015年佳士得紐約拍賣會上,畢卡索同系列作品《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以1.7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1.13億元)成交,是截至目前拍場上第二昂貴的藝術品(不包括私洽)。這再次證明了劉鑾雄不僅有財力,有眼力,更有魄力。

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

在2012年香港蘇富比拍賣會上,劉鑾雄以2.08億港元的價格競得一隻北宋汝窯天青釉葵花洗,創出了汝窯拍賣的世界拍賣紀錄。汝瓷為歷代公私庋藏的重器,南宋時已「近尤難得」。中國自古有君子佩玉比德的文化傳統,汝窯特有的玉質感和內斂的寶光符合文人的審美標準,一經問世便為歷代皇室珍藏。這件汝窯葵花洗距今已有千年歷史,是現今唯一存世之葵花六瓣形盆洗。汝窯存世的數量非常少,大多數也藏在世界各大博物、美術館中,私人手中可流通的只有7件,蘇富比亞洲區副主席管仇國仕認為,「這種東西見一回少一回,真正的大藏家知道,這次不買,下次不知道什麼時候再出來。」

坐擁這麼多頂級藏品,哪一件是劉鑾雄的最愛?

其實在劉鑾雄心頭最重的一幅畫,是鑲嵌在其辦公室辦公桌正對一面牆中央的群象圖,為美國早逝天才黑人畫家讓-米歇爾·巴斯奎特(1960-1988)所畫。圖上五頭或昂鼻或低首的粉藍色大象,周圈有高樓、小人、圓圈、英文單詞等元素嵌入其中,畫中央上方寫著該畫名稱EverythingMustGo,畫的左上方寫著evergo,這正是劉鑾雄當年憑風扇發家的愛美高公司的英文名。

劉鑾雄夫婦站在塗鴉前

在一次採訪時他說「我不認識畫家,18年前在瑞士拍賣行的畫冊上看到這幅畫,一眼看到居然有我公司的名字,感覺好有緣,就十幾萬美元買下。我每天來辦公室,看到它心裡很踏實,這是很神奇的一件事。三年前,有朋友讓我拿出來拍賣,說值1200萬美元,但不管值多少錢,我都不會賣」。

成為頂級收藏家當然不是靠一時興起,劉鑾雄認為收藏要緊貼行情,遇到合心的就要大手進軍,「投資畫,工夫可真多,除了像股票一樣,畫家本身、作畫的年份和背景、背後的故事、畫的主題和含意、畫家那時候的行情、受歡迎的程度、畫家的前景、畫壇當時流行什麼,等等,都要仔細考慮,也要十分清醒。」

劉鑾雄的買畫心得是「不可盲目追捧一個畫家,因為每個畫家在創作方面都會有高低潮,不是每個畫家都像畢卡索一樣,在不同時期都能創作出令人神往的作品」。劉鑾雄尤其看好畢卡索後現代作品,「我早年買下畢卡索後現代作品,最少升值5倍。」

劉鑾雄從不掩飾他把收藏作為投資手段。幾年前的一次採訪被問到是否花了200億做收藏,他的回答是肯定超過200億了。「初買的時候,都覺得無所謂,只要東西好,漂亮,買得開心就好。」他為自己各類藝術品投資估的回報是:中國瓷器最少100倍,中國畫10-20倍,西洋畫5倍,隨著投資年限長短而遞減。「現在發現這些東西升值得好嚇人,30年前,100萬至200萬元買入的一件瓷器,現在要4000萬至5000萬一件,買寫字樓也漲不了這麼多啊」這位收藏大亨如是道。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my/-NdmknIBfGB4SiUwRSE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