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退出軍控條約後,中美舉行核武磋商:我們用實力回應美國耍賴皮

2023-11-12     陳虎點兵

原標題:俄退出軍控條約後,中美舉行核武磋商:我們用實力回應美國耍賴皮

這回跟大家說的話題是:中美開始談軍控了,這事兒應該怎麼看?

據外交部網站消息,11月6日中國外交部軍控司司長孫曉波與美國國務院主管軍控事務的助理國務卿斯圖爾特在華盛頓舉行了軍控與防擴散磋商。雙方圍繞《不擴散核武器條約》,五核國合作,核安全、防擴散與出口控制、生化履約、外控安全和常規軍控等廣泛議題,深入、坦誠、建設性的交換了意見。

雙方強調應保持溝通交流,以增進互信、積累共識、管控分歧,探討合作。中方闡述了在軍控與防擴散問題上的立場和政策,強調中美應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開展對話合作。中方強調,「雙方應秉持共同、綜合、合作、可持續的安全觀,切實尊重彼此的主權、安全和發展利益,增進戰略互信,致力於維護國際軍控與防擴散體系,實現世界持久和平與普遍安全。」

這個消息發出之後,網友的反應基本上可以說絕大多數的反應都是「幹嘛要跟美國人談」。根據以往的經驗,美國人一概是說話不算數的,跟他談就等著被他坑吧。

就在這件事發生的第二天,11月7日,俄羅斯宣布完成了退出《歐洲常規武器力量條約》的全部程序,也就是說俄羅斯從「歐洲常備軍控條約」當中退出來,為什麼退出來呢?我看有朋友在追根溯源。

這個條約1990年簽的,1992年生效,1999年又通過了一個修改協議,但是這個修改協議到最後只有俄羅斯、白俄羅斯、烏克蘭和哈薩克完成了批准程序,美國所有的北約國家至今未能完成批准程序。換句話來說,條約簽署了,但是這邊批准通過,那邊就是拖著不批。

正是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先是在2007年宣布暫停,現在又宣布退出了。很多朋友也拿這個事來說事,說從這個事裡你就看一看,美國北約那一幫子基本上就拿著軍控,裁軍的這一套東西,來說事騙人的,跟他簽,你占不到便宜。就像當初《中導條約》,美國人說退就退了。

不光是這一次的中美軍控磋商,這一段時間中美高層的會談會晤比較多,每一次會談會晤之後,都有人在講跟「美國佬」沒什麼好談的,費那口舌呢,反正他說了也不算,簽下來的東西,談出來的結果就是為了違約的。

乍一聽起來,好像確實是這回事。這幾年,美國違約的事太多了,不光對中國,在世界範圍內,國際大型條約,美國撕毀、退出、違約的比比皆是。給人們帶來的一個根本性的認識就是美國人說話不算數。說話不算數,跟他談,還談什麼呢。這就是我想跟大家說一說的。

單就這一次的軍控磋商來說,這事基本可以肯定是美國找上門來要跟我們談的。那麼這種事美國找上門來是好事,還是壞事呢,我想這種事首先可以確定的是,我們的力量已經讓美國感到有點哆嗦了,否則的話,如果你沒有足夠的力量,美國人談都不會跟你談。我們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中美高層的磋商、會晤也都是這樣。

這些會晤、磋商都是建立在什麼樣的前提和背景下呢?都是建立在美國對我們封鎖制裁,一次一次的失效,失敗。這種情況下,美國人開始巴巴的天天找你來,要跟你談,要跟你會晤,這個軍控磋商同樣是在這種情況下,中國的軍力這些年發展的比較快,我們的國防實力大幅度增強了,美國想為所欲為不行了,這種情況下,美國才會想起來跟你談,這是前提。

要不要談?當然要談,既然他說了不算,為什麼還要談?

首先,美國的這一手我們怕嗎?我們不怕,所以我們才會跟他談。如果你真怕了美國這一手,最簡單的辦法大家免談,我不怕你,你玩你的流氓一手,我有我的正義一手,咱們比著看,我不怕你,所以我們才會跟你談,我們才敢跟你談,能不能談出結果呢,當然能談出結果,但是談出的結果是站在力量對比,站在各方面較量的基礎上才能出結果。

抗美援朝戰爭,中朝和美國以及所謂的聯合國軍談了多長時間?如果沒有這個談,光是打,今天朝鮮半島的格局能形成嗎?朝鮮半島的停戰談判之所以能開始,是我們一次戰役、二次戰役、三次戰役給美國人打疼了,美國人發現這一仗贏不了了,才去追求停戰的結果。所以說談我們需要談,我們有底氣,所以敢跟你談。

當然談的過程是充滿了波折的,同樣也是舉抗美援朝戰爭雙方談判這個例子。美國開始直接甩一個條件,這邊不答應,那就是讓飛機、坦克、機關槍去談判。你不是要在戰場上談嗎,戰場上打一輪,發現不行了,再回來再重新談,就是這樣一輪一輪,終談出現在的結果。

對美的接觸,對美的磋商,會晤,談判,我們不能以弱者的心理,不能怕,不能一說美國不講道理,美國不講信用,我們就怕了,不談了。這一點的信心我們應該有,只要我們能力,我們實力,我們較量的結果擺在那,你想耍賴也是耍不成的,到最後還是要老老實實的在充分考慮我們的想法,我們的立場,這樣的一個前提下得出最後雙方認可。

至於說得出的這個東西是不是可以保一萬年呢,這個世界上沒有保一萬年的東西,簽了條約就是為了撕的,這話說起來聽著很潑皮,很無賴。如果把時間拉長的話,我們就會發現這幾乎是一個100%的結果。就像新生兒出來之後,有人說一句,「這孩子一定會死的」。話很難聽,肯定是要招打的,但是講的是不是事實呢?所有的談判、條約、協議,它都是有它的有效期,適用期的,這個有效期和適用期不是條約上籤下的那個日期,而是力量的平衡能夠維繫到什麼程度。

所中美雙方的會談會晤,談判磋商,不管是外交的、商務的,還是軍事的,美國找上我們談,說明我們前一段做的不錯,有成果有成效了,所以他才會找上門來找你談。真要是到了我們找著美國人談的時候,那恐怕就被動了。

美國人找上門來跟你談,肯定是要耍大牌、耍流氓的。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要敢談,要會談,要有耐心,早晚我們會拿到我們想要的東西。所以有人說談判桌也是戰場,外交官是不穿軍裝的軍人。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mo/c6b464714fa6bd520f20c89090488c8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