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這個武漢人!散盡家財收藏10萬古籍 捐給國家分文不取

2020-06-04     古籍

原標題:記住這個武漢人!散盡家財收藏10萬古籍 捐給國家分文不取

徐行可,民國著名的文獻學家、收藏家。他曾為湖北省圖書館與湖北省博物館捐贈了近10萬冊古籍、7800餘件文物。

徐行可

徐行可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生於1890年。20世紀初,曾留學日本。學成回國後,先後執教於武昌圖書館專科學校、北京輔仁大學、中國大學。在戰火紛飛的年代,徐行可看到很多古籍流失,感到切齒痛心。自此,他就將家裡結餘的錢全部用來購買古籍和文物,而且經常外出訪書、征書,還請流浪孩童通過各種渠道收集書籍,哪怕有價值的一張紙,他也甘願付給報酬。武漢被日寇占領後,古籍大量流失,徐行可不顧日軍哨卡林立,走街串巷,四處在舊書攤甚至收購站查看,生怕遺漏好書。

徐行可一生節儉,用廢紙寫文稿,連兒子結婚的賀柬都用香煙紙盒。但是看到一部明崇禎刊本《皇明經世文編》,徐行可花700大洋將其買下。日軍空襲漢口,徐行可堅決不躲避,一定要待在藏書處,與書樓共存亡。由此可見他的一片赤子痴心。

皇明經世文編

及至解放,徐行可所積藏古籍居湖北之首,總計上千箱超過10萬冊。其中經部書籍15000餘冊,史部25000餘冊,子部13000餘冊,集部19000餘冊,叢部21000餘冊,明清善本、抄本、稿本、批校本近萬冊。所藏古籍很多都是孤本,如《春秀堂詩經真本》五卷、《黃鶴樓集》三卷等。

1956年,徐行可將首批500箱6萬冊古籍圖書捐贈給中科院武漢分院。1959年,徐行可因病去世,彌留之際囑咐子女將家中所藏一定捐給國家。其子女將剩餘4萬冊古籍捐贈給省圖書館。1961年,中科院武漢分院將受贈古籍歸藏至省圖書館。其中,徐行可所捐清紀曉嵐批註過的乾隆二十年刻本《史通訓故補》二十卷,成為省圖書館鎮館之寶。

紀曉嵐批註過《史通訓故補》

同時,徐家人又將所藏文物悉數捐至成立不久的省博物館,包括元明清人畫卷、冊頁、扇面、手札、楹聯、金石拓片、銅鏡、刀幣、瓦當、封泥、印章、拓本碑帖等文物共7700餘件,均為珍貴的歷史文物和書畫藝術珍品。其中被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的就有明末四大書家之一董其昌書畫作品12件,明代「江夏畫派」創始人吳偉書畫精品等。

捐獻證書

徐行可在世時因捐贈得到獎勵2萬元,但他全部用於購買古籍後又捐出。至今家中只保留了捐贈憑證。2015年5月,湖北省圖書館專門建設的徐行可紀念圖書館正式成立。

徐行可紀念圖書館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mo/Bk5YfHIBiuFnsJQV4Ll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