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從近岸到遠海,下一步咋走?要超越美軍需更先進技術突破

2023-12-27     陳虎點兵

原標題:中國海軍從近岸到遠海,下一步咋走?要超越美軍需更先進技術突破

中國海軍下一步往哪走?之前聊起中國海軍,聊起中國海軍的新艦艇。最終肯定會涉及中國海軍未來的發展方向,中國海軍向何處去的問題。

其實我的觀點很簡單,一個新興的海軍,如果有宏圖大志,會一步一步從最基礎的形態向終極形態發展。那麼對於海軍,初始形態是什麼樣子,終極形態又將是什麼樣子呢?

初始形態最簡單,完成的任務是海防,是近岸近海防禦。這時艦艇會圍繞著岸基的兵力進行發展,比如:人民海軍當年所說的「空潛快」,三個方向當中,快艇、航空兵應該都是基於岸基的作戰力量,那個時候重點發展的岸防兵力、岸炮、岸導,這都是解決海防的問題,解決近岸防禦的問題。

向下進一步發展,就要向更遠的海域發展了。如果概括起來講,作戰目的由海防發展成了制海,也就是控制海洋。要發展制海兵力,防空、反潛,海上的遠洋巡邏兵力,遠洋控制的兵力,這些東西就要發展起來了,遠海的偵察監控的兵力。

人民海軍當前的兵力構成是向這個方向發展,並且逐漸完備起來了。再往下發展,或者終極形態應該是什麼樣子呢?

應該是發展由海向陸的作戰力量。當年美國海軍曾經提出過,冷戰剛結束的時候,美國海軍就推出了一個由海向陸的海軍戰略。後來發現對手越來越強大,很多的技術、很多的裝備碰了釘子,失敗了,現在由海向陸,它又不提了。

不管怎麼說,發展對陸作戰兵力,這才是海軍終極的發展模式。現在看人民海軍已經朝這個方向邁開了腳步。比如:航母兵力,這就屬於由海向陸作戰的骨幹的火力投放平台和偵察監控平台。再比如:海軍陸戰隊的發展,近些年人民海軍陸戰隊的規模、裝備和作戰能力都有了較大規模的提升,這意味著向陸的作戰能力在加強。

同時我們也可以看到,像兩攻這一類的大型兩棲艦艇,這些年造的不少,造的勢頭還很猛,大有「下餃子」的趨勢。說明我們在發展向陸作戰的兵力。

還有一些東西不容易看得到的,比如:天上的天基系統。作戰不光是要打得到,還要看得到。打得到的東西大家很熟,看得到的東西就不一定很熟了。天基系統是解決超遠程的監視和控制的最有效的平台。所以這一塊應該也是發展的重點。

未來向陸作戰的兵力,最關鍵的是要解決一個使用的成本效益問題。實際上攻陸的武器現在有地對地的、有空對地的,也有海對地的。三個比較起來,海對地最大的特點是效費比最高。地對地單位投擲重量的投擲成本是最高的,遠程的或者洲際的地對地飛彈基本上都是用來運載核彈頭的,因為成本太高了,要把有效的投擲重量的威力最大化。

空基的投放力量相對來說要便宜一些,但是最便宜的還是海基的力量。畢竟海基很大的一段距離,是用船走過去的,船是當下交通工具當中單位成本最低、最便宜的。那麼按照這個思路,將來發展更先進的對陸攻擊力量的話,就要充分的考慮到成本效益的問題。

如果說能夠有更先進的投放方式,比如:電磁投放方式或者說電磁和傳統的火箭投放方式相結合的新的投放方式,可能產生一種效費比更高、更強大的攻陸作戰能力。這可能是技術上未來的一個發展方向。

當然講到未來方向,還有一個可能,就是向天基的發展。那是另外的一個話題了,在這裡就不多說了。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mo/952b729493bb5ce651da34039d415c0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