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謝謝夏主任和周醫生了,
他們做的事情,
有些做兒女的都做不到!」
日前,在我院血液、腫瘤內科病區,專程趕來的李女士將一面書有「主任諄諄教導 醫師身先士卒 勝似親人治療」的錦旗送到了醫生周澤鋒手中,表達全體家屬對周醫生和科室主任夏永明的感激之情。
這事還要從幾周前說起。李女士的母親胡奶奶今年已是91歲高齡。胡奶奶長期臥床、生活自理能力較差,還患有瀰漫大壁細胞淋巴瘤。幾周前,胡奶奶因左面部出現腫物,伴隨全身無力,遂入院接受靶向聯合免疫治療。
「哎喲喂,好疼啊!」入院期間,胡奶奶由於長期臥床和身體虛弱等原因,始終無法做到自主排便,雖然主治醫生周澤鋒及時為其開具對症的排便類藥物,可卻收效甚微,患者陸續出現發燒、腹痛和肛周疼痛等症狀。
通過CT檢查顯示,患者腹部內容物較多,堆積的糞便附著在直腸壁之上無法排處,從而引發直腸壁擴張,這正是患者感到疼痛難忍的原因。看著痛不欲生的老人家和家屬焦急的眼神,周澤鋒突然靈光一閃。「入職以來,我親眼看到科室前輩們加班加點,急病人之所急,想病人之所想。我曾經看到一位科室同事徒手為患者摳出糞便,及時緩解了患者的痛苦。」周澤鋒告訴記者,正常來說,遇到類似情況,完全可以聯繫肛腸外科開展會診,共同制定治療方案開具醫囑。可此時,多耽誤一分鐘,對於老年患者來說都是一種折磨和煎熬。為了幫助患者儘早減輕痛苦,周澤鋒也選擇了這種最快和最直接的治療方式。
周澤鋒迅速帶上一次性手套並塗上石蠟油,讓胡奶奶保持側臥姿勢,用手指慢慢探入肛門,輕柔地從直腸將堆積的糞便緩緩摳出。其間,他努力克服著自身心理和生理的不適,積極調整狀態,順利幫助老人排出了體內的糞便。
「很感動,說實在的,我們和周醫生非親非故,一般人哪能做得到呀,不是親人勝似親人!」 李女士說,周醫生用手幫助母親摳出糞便的舉動,讓他們兄弟姐妹女深受感動,因此特地定製錦旗送來醫院聊表心意。這就有文章開頭那一幕。
「我當時心裡啥都沒想,就想著趕緊幫老人緩解痛苦。中間我也有停頓幾秒,大口呼吸新鮮空氣調整狀態。」周澤鋒說,雖然第一次徒手摳糞確實不容易,可當看到患者能夠減輕痛苦以及家屬露出的笑容,他覺得自己的所有付出都是值得的。
27歲的周澤鋒,在我院工作僅僅四個多月。「我在大學期間學習的就是內科學和血液病學方向,在如今的科室能夠學以致用,幫助患者是我一直努力的目標。」這是周澤鋒從醫生涯收到的第一面錦旗,可他始終認為,錦旗並不重要,而錦旗背後那份來自患者與家屬的認可和肯定,才是他最為看重與珍惜的。
最終,經過醫護人員20多天的精心照料,胡奶奶在家人的陪伴下順利出院。
來源: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mo/770f353cb11820f8e8f93e479494d4c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