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這個老生常談的道理已經成了現代社會的基本共識。一個國家想要發展進步,靠的永遠都是科技。只有科技水平上去了,才能叫真正的強大。
雖然封建時代,我國的科學技術在世界歷史上曾經無比閃耀。但由於近代未能趕上前兩次工業革命,導致我國的科技失去了騰飛的機會。再加上近代以來因戰亂導致的發展停滯,我國的科技儼然已落後西方百年。
好在新中國成立後,國家開始重視科技發展。大量留學海外的華人科學家紛紛回國,為新中國的科技發展添磚加瓦。經過半個多世紀的趕超,如今,我國和西方傳統列強之間的科技差距越來越小,甚至在某些領域,還出現了反超的情況。
不過,對於一些需要靠長期積累的科技領域,我國還是略顯後勁不足。而這些領域基本上都涉及這個世界上最前沿的科技,西方各國為了遏制我國發展,也是竭盡全力對這些核心技術進行保密。
雖然道義上來講,科學是沒有國界和任何政治立場的。但這些西方國家顯然不想尊重遊戲規則,不但不願將技術賣給我國,甚至還通過不正當手段,打壓封鎖我國在這些領域的發展。像是接下來筆者要說的3大世界頂尖技術,就是西方重點封鎖的核心。
第一個是光刻機技術。如果把科學技術比作人類的珍寶,那光刻機就是皇冠上那顆最耀眼的明珠。眾所周知,在計算機和電子產品高度發達當下,其製作時最核心的技術便是晶片。如果沒有晶片控制,性能再強大的計算機和電子產品也只能是一堆廢鐵。
而現在的晶片有多普及呢?下到我們用的智能洗衣機和手機,上到飛船發射時的控制系統,都需要晶片的支持。而一個高級集成電路晶片的設計工作量,堪比給一個北京這樣的城市做城市規劃,研發難度可想而知。
光刻機便是晶片研發中最關鍵的一環,其工藝水平和晶片技術完全是掛鉤的。眾所周知,晶片講究越小越好,越小意味著越便捷,適用性越強大。
目前西方最先進的光刻機已經能製作出規格為5納米(nm)的晶片,這台光刻機被荷蘭一家叫ASML的公司所有。而研發這台機器更是同時雲集了好幾個已開發國家最頂尖的科學家,耗資達到3萬億。除了費錢和需要人才外,時間也是一個很大因素。西方用了整整幾十年時間才走到5nm這一步,我國想要在短時間內趕上根本不可能。
不過,雖然目前還達不到西方的水平,但我國的光刻機產業也算是有了突破。目前,我國的光刻機製造工藝已達到了28nm的水平,雖然離ASML的5nm還差很大一截,但相信在不久後,一定能實現追趕。
第二個是航空發動機技術,航空發動機是飛機最核心的部分,這項技術也一直被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所主導。其難點在於工藝和材料的複雜,但比起光刻機還算比較好追趕的。
而我國的航空研究院已經攻克了其中不少阻礙,就在前幾年,還自主研製出了渦扇發動機。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國人坐上祖國自主生產的飛機將不再是夢想。
第三個是真空鍍膜技術,其指的是在真空條件下,給各種金屬製品和五金工件進行鍍膜加工。這個技術的難點在於真空環境的創造,這也是衡量一個國家工業水平的試金石。
由於我國這一領域實在是過於冷門,並沒有多少從業者投身其中,未來還是任重而道遠。不過,目前一些大學已經開始開設相關專業。相信我國在真空鍍膜技術上追趕西方,將指日可待。
雖然西方在這3大頂尖技術上對我國竭盡全力封鎖,但如今我國已全部取得突破,自研成功。可見,中華民族的崛起是必然趨勢,不論任何方式手段,也都只是蚍蜉撼樹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