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寧德、華為陸續合作,長安新聞有點多

2023-11-27     撩車視界

這兩天長安新聞有點多啊,讓小編我先捋一下……

首先是長安與蔚來,不再是上一次合資建立新品牌賣車,而是圍繞後者的換電體系展開合作。

不過蔚來車主不用擔心哈,合作僅限800V快換平台,最早也得到阿爾卑斯出來之後才能確定後續動作。

長安應該也不可能會讓阿維塔出換電車型,儘管這樣做絕對爆款,但CHN模式的其他兩位應該不會願意。

所以就看雙方能不能找到一個快速擴充換電體系規模,提升換電車型在10-30萬主流價位銷量表現的好方法吧。個人覺得,從0開始建設對接新平台的多品牌通用型換電站,又是一波燒錢基建,還得在睿藍和上汽之後再做,這落地效率多少得打個問號。

然後是長安和寧德時代,雙方合資的時代長安下線了87Ah標準電芯,並且支持4C快充,不排除是神行超充電池(磷酸鐵鋰4C),用來供應給深藍和阿維塔,保持價格優勢的同時兼容800V超充。

這個其實沒啥可供挖掘的細節,雙方合作要比常規的供應商關係更進一步,不僅能優先拿到先進產品的量產裝車,甚至可以參與到下一世代電池產品的研發定義中去。也難怪長安的金鐘罩敢在廣州車展上畫了老大一個餅,把什麼7C電池、固態電池、鋰硫電池、金屬電池都給畫進去了……

感覺有點像理想5C電池的路子,只不過長安有合資廠方

第三個才是真正的重量級,長安與華為達成戰略合作。其中華為將車BU業務剝離並建立一家新公司,持股60%;以長安為代表的參股方可入股,但比例最高不超過40%。這下華為的靈魂,主機廠也可以參股的方式官宣自研身份。

但不要認為這是長安升級為智選車之舉,這家新公司主要玩得還是HI模式和供應商模式,只不過二者不再涇渭分明,主機廠可根據自身需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跟「神終端」操刀的智行車模式不是一回事。

結合此前深藍汽車與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的「試探性合作」,至少長安依舊想延續阿維塔的賦能路線,只不過智能化技術的投入沒那麼重量級,比如給深藍上一套全向視覺感知的中階智駕啊,單獨配一套AR-HUD啊,中低配只給鴻蒙座艙啊,高配來一套HUAWEI SOUND啊,這都有可能。不一定需要掛HI標才有「含華量」,這些部件一樣可以打上HUAWEI的LOGO。

不過,長安也不一定會在智能化上完全倒向華為,畢竟之前一汽、東風、兵裝三家曾合資成立了T3。對,就是那個跑網約車的T3,但網約車只是業務的一部分。三大國企還借T3共享智能新能源汽車的先進技術,並致力於解決卡脖子難題。如何協調華為和T3這兩個技術共創平台的關係,旗下品牌又該用誰家的技術,這就需要持續觀察了。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mo/659af40e7b086319eae48e5f9dd6ed1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