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跟大家說的話題是,碳減排我們走到了哪一步。為什麼跟大家說這個話題呢?兩個原因,一個原因,第28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正在阿聯召開,所以減排的問題成了一個相對熱門的話題。另一個原因是我在觀察者網上看到了一篇很好的文章,文章的名字叫做「中國何時能實現碳達峰?答一眼即可看穿。」文章的作者是中德可再生能源合作中心執行主任陶光遠,文章一看就是出自專業人士之手,大量的詳實的數據和嚴密的邏輯分析。這個文章最終的結論是中國大機率將在一兩年內實現碳達峰,所謂碳達峰就是碳排放達到了最高峰,之後碳排放只會越來越少,不會越來越多。之前我們的國家領導人曾經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正式宣布過,中國將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正式宣布過二氧化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簡單的說就是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這是中國向世界作出的承諾。
可現在看到陶光遠的這篇文章裡頭講到,原來預定在2030年實現的碳達峰這一兩年內就可以達到,那麼這個說法是不是有點吹牛有點自嗨呢?筆者用了一系列的數據和推理,更複雜的我不說了,簡單的基本的邏輯是中國現在每年的能源增量大約相當於需要排放4億噸二氧化碳。換句話來說,如果我們零排碳能源的增量能夠達到相當於4億噸二氧化碳的排量的話,那麼我們就可以實現碳達峰。這個目標到了2022年,大概實現了零碳能源的增長可替代燃煤發電二氧化碳排放2億噸左右,也就是到了去年的時候距離目標還僅僅實現了一半還差了2億噸,然而2023年形勢發生了飛速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