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度悅讀(ID:yuedu37du) :感悟人生冷暖,觸摸生活溫度!每晚8點,37度悅讀與您分享精彩美文,讓閱讀點亮人生!
作者:蘇念
來源:讀書369(ID:dushu369com)
無事定心,臨事守心,歷事練心。
古人云: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
人到中年,走過了橫衝直撞的年紀,看透了人情冷暖,收穫了更加沉穩通透的內心。
正如梁實秋說的那樣:
中年的妙趣,在於相當的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能做的事,享受自己能享受的生活。
中年的妙趣,在於相當的認識人生,認識自己,從而做自己能做的事,享受自己能享受的生活。
走過半生才明白,最好的活法不過是:慎言、善行、修心。
01
慎言
電影《大話西遊》中,羅家英扮演的唐僧是個喋喋不休的話癆。
無論何時何地,他總是擺出一副語重心長,與人說教的模樣。
當他被牛魔王抓了之後,面對身邊看押的小妖,他滔滔不絕講了一大堆人生道理,試圖感化小妖,最後活生生把妖怪說死了;
當至尊寶扔掉月光寶盒時,他又開始無休止地教導,從保護花花草草,講到污染環境......
最終,至尊寶實在忍無可忍,崩潰大嚷道:
「大家看到了嗎?這個傢伙沒事就長篇大論婆婆媽媽嘰嘰歪歪,就好像整天有一隻蒼蠅圍著你,嗡嗡嗡嗡,飛到你的耳朵裡面,救命啊!」
毋庸置疑,唐僧的初衷是出於善意。
然而他的喋喋不休,卻讓人心生厭惡,避之不及。
林語堂先生曾說過:
要說的巧,要說的少;言多必失,語多必敗。
要說的巧,要說的少;言多必失,語多必敗。
一個人只有做到了出言有尺,說話有度,才算是真正的成熟。
剛上班的那幾年,我是一個表達欲很強的人,常常忽略了對方的感受。
每次辦公室來了新人,我總會樂此不疲地把自己的經驗分享給大家,從人際交往到工作方法,表現得極度熱情。
直到有一次,我無意中聽到兩個實習生的談話:「她以為她是誰啊,只不過比我們早畢業兩年,卻總想來指導我們......」
那一刻,我幡然醒悟:也許你的知無不言,言無不盡,在別人看來,不過是刻意的張揚。
常言道:水深不語,人穩不言。
有些話,點到為止,給別人一點思考的空間;
有些事,看穿不說,才是對別人最大的尊重。
可能我們做不到口吐蓮花,但至少要做到三思而後言。
正如海明威說的那樣:
我們用兩年學會了說話,卻要花六十年學會閉嘴。
我們用兩年學會了說話,卻要花六十年學會閉嘴。
說話是一門藝術,而「慎言」卻是我們一生都要學習的處世智慧。
02
善行
宋朝名相范仲淹,一生樂善好施。
在他當宰相時,總是把自己的年俸拿出來購買義田,分給沒有田地的窮人耕作,還給他們提供衣食住行。
短短几十年,他用自己一個人的俸祿養活了三百多戶貧苦鄉親。
有一年,范仲淹在蘇州買了一處宅子。有人誇讚此屋風水極好,後代必出大官。
范仲淹聽後,立刻將宅子捐了出來,改做學堂。
面對家人的不解,他說:「讓蘇州城百姓的子孫都能出人頭地,比起一家獨自享福,豈不更好?」
范仲淹去世後,沒有給後人留下萬貫家財,卻留下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和「積德行善」這樣的警世良言,范氏家族也一直興旺延續了八百餘年。
佛經有云:
所謂的因緣和因果無非是,存善心,造善因,說善言,結善緣,得善果。如此才能上天佑之,吉無不利。
所謂的因緣和因果無非是,存善心,造善因,說善言,結善緣,得善果。如此才能上天佑之,吉無不利。
你所做的善舉,都是為自己修的福氣。
前幾天看過一則很暖心的視頻:
有個小女孩和奶奶去超市購物。小女孩想給生病的爺爺買一個大蛋糕,但結帳的時候,發現價格太貴了,只能把蛋糕退了回去。
然而,這一幕被身邊一個年輕男子看到了,他偷偷買下蛋糕,並追出去送到了小女孩手裡。
當小女孩和奶奶表示無功不受祿時,年輕人講述了自己幼年的一段經歷。
原來在他七歲生日那天,他和媽媽去蛋糕店想買蛋糕,錢也不夠。
那時,有一位陌生的叔叔幫了他們,並給了他一個便條,上面寫著:
一個簡單的善舉,會激起無限的漣漪。
視頻的最後,大家才知道,原來當年那位陌生的叔叔,就是小女孩的爺爺。
愛出者愛返,福往者福來。
所謂的行善積德,不一定非是轟轟烈烈的大事,有時可能只是一次舉手之勞。
正如劉備所言: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善良是一場有序的輪迴,你儘管善良,福報就在路上。
03
修心
古人常說:「無事定心,臨事守心,歷事練心。」
一個真正強大的人,不在於他能夠征服什麼,而是看他的內心能承載多少。
曾國藩在寫給弟弟的家書中,講過自己的一段經歷:
咸豐六年,曾國藩兵敗江西。
由於他之前彈劾過當地的官員,所以被困南昌之時,很多江西的官紳都幸災樂禍。
他們不但不願給湘軍提供軍餉,而且到處詆毀曾國藩的名聲。
除此之外,朝廷方也始終不給曾國藩督撫實權,他只能以兵部侍郎的身份帶兵打仗。
當時的曾國藩,名不正言不順,根本無法壓制與他作對的江西官員。
為此,一身傲骨的曾國藩氣鬱攻心,生了一場重病。
這時,給他治病的大夫曹鏡初將書架上的《道德經》遞給他,並說道:「岐黃可醫身病,黃老可醫心病。」
曾國藩這才醒悟,人這輩子,無論遭受多大打擊,只要內心堅忍,從容不迫,便能遇難成祥,化險為夷。
正如曾國藩在家書中寫的那樣:
我平生的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要想立不世之功,成不世之業,離開了『堅忍』二字是不可能的。
我平生的長進全在受挫受辱之時。要想立不世之功,成不世之業,離開了『堅忍』二字是不可能的。
生活不易,每個人的一生都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境。
越是艱難時,越是修心時。
當生活遭受打擊之時,只有做到了方寸不亂,淡然處之,才能儘快找到最好的解決方法。
04
中年是人生的一道分水嶺。
等到了一定年紀才懂得:
做人要低調慎言,哪怕隻言片語,也要讓人如沐春風;
善行無大小,哪怕微薄之力,也會化作涓涓細流,讓你餘生福澤似海;
生活實苦,悲喜自渡。一個人只有在重重磨難中,練就一顆金剛不壞之心,才能真正活得從容瀟洒。
作者:蘇念,本文首發讀書369(ID:dushu369com),讀萬卷書,行萬里路,讀書君與你一起,聽名著、讀美文,用讀書點亮你的人生!轉載請聯繫讀書369。
37度悅讀(ID:yuedu37du):感悟人生冷暖,觸摸生活溫度!每晚8點,為你分享精彩美文。圖文摘自網絡,若有侵權聯繫刪除。
你若喜歡,為悅讀君點個在看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