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東從以色列建國開始深陷戰火,加沙之戰打響,進入新輪迴大亂局

2023-11-11     陳虎點兵

原標題:中東從以色列建國開始深陷戰火,加沙之戰打響,進入新輪迴大亂局

加沙之戰打響已經有幾天了。雖說大家都很關注,但關注的大多是戰局。網上都在關注巴勒斯坦方面是如何英勇抵抗的,關注著這場衝突所帶來的人道主義災難和現在能夠看到的外溢效應。

但是我們看到國際上對這場衝突高度重視。重視的原因恐怕不僅僅是人道主義問題,更重要的是這場衝突很可能將開啟中東新一輪的亂局。我把它叫做「新輪迴」。

為什麼用「新輪迴」這個名詞呢?

我們講中東之亂,是從以色列建國開始的。從以色列建國到1973年,中東爆發了四場大規模的局部戰爭。這個階段中東亂局的矛盾根源是阿以矛盾。衝突在戰場上的雙方一方是以色列,另一方是阿拉伯國家聯盟。如果看到雙方的背後,我們不難發現美國和蘇聯的影子。特別是後兩次中東戰爭,基本上可以稱作是美國和蘇聯的代理人戰爭了。

那麼這一波的輪迴到什麼時候結束的呢?應該是到1979年結束的。這一年的3月26日,時任埃及總統的薩達特和時任以色列總理的貝京在美國華盛頓簽訂了《埃以和約》。這一和約的基礎是1978年9月,美國、埃及、以色列在美國的戴維營簽下的兩項協議,史稱「戴維營協議」。

和約的主要內容包括以色列的軍隊和文職人員在三年內分階段撤出以色列占領的埃及的西奈半島,兩國建立正常關係,包括外交、經濟和文化關係。協議規定1982年4月25日以色列全部撤出西奈半島。

協議的簽訂和執行在中東地區掀起了軒然大波。和約簽署的第二天,阿拉伯聯盟在巴格達舉行會議通過對埃及實行政治和經濟制裁的決議。會後除了蘇丹、阿曼和索馬利亞之外,所有的阿盟國家全部與埃及斷交。1981年10月6日,薩達特出席在埃及開羅舉行的「十月戰爭」八周年閱兵典禮時,被宗教極端主義分子刺殺,享年63歲。

這一個輪迴的結束意味著中東亂局的根源由阿以矛盾轉化為巴以矛盾。當阿以矛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平息之後,巴以矛盾成為了主要矛盾。而在戰場上正面對決的雙方,變成了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解放組織法塔赫。然而這一輪的亂局最終的結局會是怎樣,恐怕現在還沒人能說得清楚。

緊接著,我們看到的是1982年的第五次中東戰爭,又被稱為黎巴嫩戰爭。這一仗以色列重創了巴解組織,也使巴解組織改變了鬥爭策略。這個時候,以土地換和平成為了主要的呼聲。

之後,1993年、1997年和1998年,巴以雙方在挪威、約旦、美國等國的調節下,三次達成和平協議。這可以說是這一輪輪迴的終結。但是,這一輪輪迴當中同樣也是付出了慘重的政治代價。

1995年11月4日,以色列總理拉賓被暗殺,而巴解組織法塔赫也遭到了哈馬斯、傑哈德等組織的抵制。某種程度上失去了對巴勒斯坦,特別是加薩走廊的控制。於是,我們看到巴以矛盾鬥爭前台上的角色由法塔赫變成了哈馬斯,而主要的戰場變成了加薩走廊和以色列。

表面上看起來,這一次的加沙之戰不過是哈馬斯與以色列較量的一次高潮性的動作。然而,以色列發起對加薩走廊的全面戰爭卻正在把中東亂局導向新的輪迴。

可能有人會想,表面上看起來以色列在實力上占有絕對的壓倒性的優勢,似乎哈馬斯必敗。但是我們講加沙之戰如果長期的拖延下去,以色列受得了嗎?

目前,以色列動員參軍的人口已經達到了全部人口的5%。這對任何一個國家來說是無法長期維繫的。而且打仗要花錢,有消息說現在以色列在加沙打一天仗大概要花十四、五億美元。那麼這種仗長期打下去,以色列受得了嗎?軍事上受得了,經濟上受得了嗎?

更何況,加沙之戰會引發阿拉伯國家和全世界愛好和平國家對以色列的抵制。不說有沒有人下場參戰,單純的這種抵制對以色列造成的是一個什麼樣的結果呢?外交上的孤立、經濟上很可能將來要遭到封鎖,這對以色列來說是一個長久之計嗎?

再換另一個角度來說,即使哈馬斯被逐出了加薩走廊或者乾脆被消滅了,那麼以色列就可以一勞永逸地解決巴以矛盾嗎?其實我們現在就可以看到,哈馬斯的備胎早就已經存在了,這就是傑哈德。法塔赫、哈馬斯、傑哈德,這三個名字大家都很熟,但是它的中文名稱是什麼,我想很多人可能沒有注意,給大家講一下。

「法塔赫」的中文全名叫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哈馬斯」的全名叫做伊斯蘭抵抗運動,「傑哈德」的中文名叫做伊斯蘭聖戰組織。從巴勒斯坦解放組織到伊斯蘭抵抗運動,再到伊斯蘭聖戰組織,單從名字上我們就可以感受到一個比一個更狠。

單純打敗哈馬斯,對於以色列來說,能否解決問題呢?我相信絕大多數人給出的都是否定的答案。

現在國際上都在提倡採用「兩國方案」來徹底解決巴以矛盾,這似乎是一個良方,但實際實施起來恐怕遠非如此簡單。因為雖然大家講的都是「兩國方案」,但內涵上卻千差萬別,包括中國、阿拉伯國家和世界絕大多數國家主張的「兩國方案」,具體的表述是建立以1967年邊界為基礎,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享有完全主權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

但是在以色列及美國看來,「兩國方案」不能是這樣的。今天以色列對巴勒斯坦人聚居區的控制早已經遠遠小於1967年的邊界了,不要說加薩走廊,即使是約旦河西岸已經被蠶食的七零八落。現在你要讓巴勒斯坦的邊界恢復到1967年,在此基礎上建國,以色列會答應嗎?同樣美國也會幫著以色列說話。

第二條以東耶路撒冷為首都,這個是以色列和美國都不會接受的。至於說享有完全主權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這更是南轅北轍了。看一看當初特朗普提出的巴勒斯坦建國的方案就可以清楚,美國試圖用來和稀泥的「兩國方案」是什麼樣子。

在特朗普的方案當中,耶路撒冷是以色列的首都,而且那個時候特朗普已經把美國駐以色列大使館遷到耶路撒冷去了。邊界呢?那個時候美國的主張是按照現有的情況,當然這其中做一些土地的置換,通過這種置換,把約旦河西岸已經支離破碎的巴勒斯坦的土地適當的連接一下。實在連不上的由以色列方面和美國出面,幫助建高架橋、建隧道,把它們連為一體。

最關鍵的是,在這個方案當中出現的巴勒斯坦國,並不是一個享有完全主權的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因為他要求巴勒斯坦國不得擁有軍隊。美國和稀泥的方案都是這樣。以色列的底牌究竟是怎麼樣可想而知了。

所以說,「兩國方案」,說說簡單,落實起來難上加難。更何況還有一個隱形的問題,那就是難民問題。現在生活在加薩走廊和約旦河西岸的巴勒斯坦人,加起來有四五百萬。

但實際上,在此之外還有差不多同等數量的巴勒斯坦難民。他們散布在許多的阿拉伯國家當中。無論是巴勒斯坦方面還是阿拉伯國家,都主張一旦巴勒斯坦建國,巴勒斯坦難民應該返回到他們的土地上。這個是以色列絕對不會接受的。

所以說,這一次的加沙之戰打起來,不管結果如何,不管是長是短,它並不會是中東亂局的終結。只會使中東亂局進入到新一輪的輪迴當中。而這一輪的輪迴,究竟什麼時候能夠看到終點,現在怕還沒人能夠說得清。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mo/13775c15a6f9942b7f64c231235f37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