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大家都注意到了這一段時間中美高層外交互動明顯的變得頻繁,先是由我們的最高領導人接見了來訪的美國加州州長。緊接著我們的外事辦公室主任外交部長王毅,訪美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進行了會晤,同時也會見了美國總統拜登。在此期間,我們的最高領導人還向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年度頒獎晚宴致賀信,這個事也在國際社會引起了不小的反響。
最近幾年中美關係一直處於低谷,還有持續下滑的趨勢,現在雙方的高層外交互動突然頻繁起來,是不是意味著中美關係將會有所改善呢?
同時在當下國際局勢風雲變幻的時代,很多人也在關心說王毅部長訪問美國,是不是意味著中美兩國可以在制止巴以衝突方面攜起手來做點具體的事情。
那麼就這些現象和想法,我說說自己的觀點。
首先,中美兩國高層外交互動頻繁,是建立在此前相當長時間的中美鬥爭的基礎。在特朗普任期的中期,美國打響了對中國的「貿易戰」。此後美國的動作接連不斷,給中美關係投下了巨大的陰影,使中美關係出現了斷崖式的下跌。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中美高層外交互動增加說明了什麼問題?說明了這幾年兩國之間的相互較量,相互鬥爭,讓美國開始認識到想一下子把中國推倒,達到自己的戰略目的和戰略目標,是不可能的。
既然速勝不可能,起碼就要改成持久了,那麼相關的策略政策就要變。於是美國與中國開始強調溝通和互動。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我們才看到中美雙方高層外交互動增加了頻繁起來。
其次,中美高層外交互動並不意味著中美關係能夠回到當初的狀態,其實這一輪的中美高層外交互動可能到此還並沒有截止,也並沒有達到最高峰。兩國外交互動最高峰的東西是什麼呢?是兩國領導人的見面會談,現在還沒有出現,現在這些外交互動還僅僅是序幕,開始,並不是高潮,即使出現高潮,也並不意味著中美關係會回到當初的狀態。
這一點從美國反覆強調的一句話可以看出來,美國反覆強調的是要「更有效的管控中美」,並不是說不跟中國打了,而是要有效打的,別出圈。而這個「管控」我們可以理解,顯然不是在管控他自己,而是要管控中國。當然管控是相互的,你想管控我,我自然也要管控你。
最後,王毅外長訪美會不會對巴以衝突的停火什麼影響?要說絕對的不會產生影響是不可能,但是要說產生決定性的影響也是不可能的。在聯合國在其他國際場合上,中美對於這個問題的立場和態度就可以看的相當清楚。
再看一看新華網播出的新華社關於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在華盛頓會見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的新聞,就也可以看出這一點。這條新聞當中提到了王毅部長講到的一句很關鍵的話,什麼話?我們把新聞當中這一段給大家讀一下。
王毅表示,中美關係中總會出現一些雜音,中方對此淡然處之,因為我們認為判斷是非的標準不是看誰胳膊粗嗓門大,而是要看是否遵循了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的規定,是否符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的基本準則,是否順應了時代發展進步的潮流。我們相信事實證明一切歷史給出公正的評價。
這一段話實際上把王毅訪美的核心內容講得很清楚,前面講了對中美關係當前的一個狀態的認識,換句話來說,中美關係當中現在依然存在著大量的雜音,而我們對此是「淡然處之」。那麼王毅訪美究竟解決什麼問題呢?
往下接著看就可以看清楚,首先講的是否遵循中美三個聯合公報,然後再講的是否符合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第三個講的是是否順應時代發展進步的。按這個排序來講,首先要解決的是中美兩國關係當中的問題。
中美會談解決巴以衝突問題是想多了,首先要解決兩國當前面臨的問題,而兩國當前面臨的問題是很大的 我們有句老話講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就中美關係來說,現在處於什麼狀態?還是處在窮的狀態,能夠獨善其身,處理好兩國關係就已經很不錯了。
真正想要做到達則兼濟天下,恐怕還有相當的距離。那只是美好的憧憬。只有在根本解決了中美兩國的矛盾和問題的前提下,中美關係才能夠在解決國際問題上發揮更大的作用。
這一點在我們國家的領導人給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年度頒獎晚會的賀信當中,講的同樣是很清楚。賀信當中有這樣一段話:作為兩個世界大國,中美能否確立正確相處之道,攸關世界和平發展和人類前途命運?
這句話聽起來好像很熟悉,但實際講的相當的深刻。
搞清楚現階段中美關係是處在什麼狀態,當前要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什麼,對於中美兩國高層外交互動的問題,就會有一個清楚的清醒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