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畢業於黃埔,身材高挑,嫁給矮個子王明,生下3個孩子定居國外

2023-06-22     一盞歷史

原標題:她畢業於黃埔,身材高挑,嫁給矮個子王明,生下3個孩子定居國外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在亂世當中,愛情往往會經受更多的生死考驗,無數戀人在這種考驗當中被迫離散,分隔兩地,一生再難見到。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在一個到處都充滿著家人深切的思念,受苦受難的人民痛苦的呼喊,一心救國的有志之士憤怒嘶吼的年代,家庭離散變成了再普通不過的場景。無數的戀人因為漂泊的生活,和共同的信仰走到了一起,最後又因為生活動盪,信仰不同而離散。

在黃埔學校畢業的孟慶樹,在政治上,曾經有過較為出色的表現。為了心中的理想,其曾認真學習努力奮鬥,面對無數追求其的人不為所動。而當災難來臨,受盡苦楚的孟慶樹驀然回首,終於看見了那個一直跟在其身後,苦苦追求其的人,王明。

投筆從戎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蘭是女郎。」在女子無法正常工作、當兵的年代,依舊有許多優秀女性,靠著自己的能力,出色的完成了各行各業的工作。當清政府面對外來入侵只能採取軟弱的態度時,無數國內的愛國女性們都積極投入到反帝反封建的運動當中。

和男性不同,女性不僅要推翻過去腐朽的階級制度,抵抗來自日寇的入侵,還需要推翻數千年內,長長久久束縛在女性上的枷鎖。最開始的時候,當男性們都已經走上街頭遊行示威的時候,還有許多女性因為留短髮而遭受迫害。

1911年12月,孟慶樹在安徽壽縣出生。因為家中是中醫世家,在當地有著良好的聲望,所以孟慶樹得以在亂世當中得到讀書機會。天資聰穎的孟慶樹在學習上的表現十分出色,讀到中學的時候,受進步思想的影響,飽含愛國之志的孟慶樹開始積極加入到「進步學生活動」當中。

在1926年9月,組織上迫切需要安徽的黨務幹部的時候,年僅15歲的孟慶樹毫不猶豫的積極響應組織號召,憑藉自身實力,考入安徽黨務幹部學校進行學習。

很快,隨著國內鬥爭越發激烈,意識到實幹重要性的孟慶樹選擇投筆從戎,毅然考入「黃埔軍校武漢分校即黃埔軍校第五期。」

作為中國近代史上的第一批女兵,孟慶樹和謝冰瑩、趙一曼等人得以親身去到前線戰場。在戰火紛飛、生命急速逝去的戰場上,孟慶樹等人不畏生死,運用自己在學校當中學到的知識,在部隊顧不上大量傷兵死活的情況下,積極對傷兵救治,為部隊的勝利,部隊有生人士的數量,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

初次相遇

「(孟慶樹)入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國共的第一次合作,最終因為國方單方面撕毀協議,開始大規模對共方發動圍剿行動而失敗。在大革命失敗之後,根據中央的指示,孟慶樹去到莫斯科中山大學進修,成為中山大學第三期學生。

這一年孟慶樹雖然還只有16歲,但已經經歷了戰火的洗滌和政治鬥爭的歷練。在學校里,身材高挑、長得漂亮,且能力出色的孟慶樹受到了許多人的追求,作為學校當中的「風雲人物」,個子矮小的王明,同樣也對孟慶樹一見鍾情。在內心的驅動之下,王明開始對孟慶樹展開熱烈的追求。

當時孟慶樹已有男友,因此,對於王明等人的追求,孟慶樹無動於衷。1928年6月,出於政治形勢的需要,「中共六大在莫斯科召開。」深得莫斯科方面信任的王明成為了這次會議秘書處的翻譯科主任。

王明因為能夠說得「一口流利俄語」而深得米夫的賞識,在中山大學內學習時,直接進入到了直屬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達林的小團體當中。1927年,王明「捏造「浙江同學會」事件」,不僅將這個組織描述成反動組織,還直指這個「組織」的後台是瞿秋白。

在王明的堅持之下,蘇聯方面派人進行調查之後,直接表示王明所說屬實。因為這一事件的影響,部分愛國人士被學校開除,甚至於被逮捕,受到了不同程度上的迫害。

在發動了反對「右傾」的清黨運動之後,王明等米夫派越發活躍,開始發起對於瞿秋白為代表我黨人士的猛烈攻擊。

1931年在中共六屆四中全會上,米夫強行讓王明等人進入到中共中央政治局當中,從而致使王明的「「左」傾教條主義統治了中共全黨。」

在米夫等人的支持下,王明取得了實際上的中央領導權。同年9月,王明便隨同米夫去到蘇聯,臨走前,王明指定博古來接替。

這一次去到蘇聯的,不僅有王明和米夫,還有王明追求許久,幾經周折,最終結成夫妻的孟慶樹。

相伴相守

「(王明和孟慶樹)同葬於莫斯科近郊的新聖母公墓。」早期孟慶樹對於王明的追求一直無動於衷,甚至還因為王明的追求過於猛烈,而不得不選擇搬家離開。但後來,因為形勢變化,兩人還是走到了一起。

1930年,在鬥爭形勢極為惡劣的情況下,孟慶樹被國方逮捕入獄。理想堅定的孟慶樹在獄內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折磨,在此期間,孟慶樹的二叔孟涵之來到上海,想辦法營救孟慶樹,而得知此消息的王明同樣也在想辦法。

孟涵之和王明為了營救孟慶樹,一起積極活動,在相處過程當中,兩人建立了較好的關係。為了安撫孟慶樹,兩人多次冒著生命危險去到監獄當中。王明在如此危急的情況下,還給孟慶樹寫了一首情詩,「真情豈受銀河隔?有限長空無限思。」

最終,在孟涵之和王明的積極營救之下,孟慶樹在1930年11月被成功解救,並在次日,在二叔孟涵之的操持之下,和王明結成了終身伴侶。兩人走到一起之後,感情關係一直十分好,後來王明迫於國內形勢而同米夫一起去到蘇聯時,孟慶樹也一同去到了蘇聯。

在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之後,孟慶樹和王明等人緊急從蘇聯回到中國,開始積極從事抗日救國工作。孟慶樹在1937年12月開始擔任「中共中央長江局民運部文化教育組婦女組成員」,次年,擔任「中國人民抗日軍事政治大學第八大隊政治處主任。」

在抗日救國運動和解放運動當中,孟慶樹始終響應組織上的安排。在王明因為政治原因而生活動盪時,也始終不離不棄陪伴在王明的身邊。

在1950年王明的病情惡化時,陪同王明去到蘇聯治病。王明的病情經常反覆,孟慶樹用自己之前學習到的知識,幾次將王明從死亡線上拉回。

兩人一生當中有三個孩子,因為王明的病情,最後兩人定居在蘇聯,所以兩人的三個孩子現在都在俄羅斯。

小結:

「(兩個孩子)1956年隨父母去蘇聯後,一直呆在蘇聯。」兩個在延安出生的孩子,在父母去到蘇聯之後,也一同去到了蘇聯,並在蘇聯解體後,於俄羅斯定居,一個在莫斯科出生的孩子,在1985年逝世,死後和母親孟慶樹合葬。

作為黃埔畢業生,孟慶樹不僅有著高挑的身材和漂亮的外貌,還有著出色的個人能力。患難見真情,受到折磨的孟慶樹最終接受了矮個子王明的追求。兩人在一起之後的感情一直很穩定,生的三個孩子,因為王明身體等因素,現在都在國外。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hk/f2c7793b9ca826f7f08c7d739b0c22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