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臨終前,漢惠帝問他一個問題,一句話盡顯其智慧

2023-06-20     一盞歷史

原標題:蕭何臨終前,漢惠帝問他一個問題,一句話盡顯其智慧

蕭何病重,惠帝親自前去探望。在病床邊,惠帝問他:「丞相您百年之後,誰又可以接替您為朕效力呢?」

蕭何垂垂老矣,聲若遊絲:「陛下才是最了解臣下的人。」

惠帝又問:「曹參怎麼樣?」

蕭何立即起身叩頭,說:「皇上既已找到合適的人選,我也就沒什麼遺憾了!」

01

蕭何不愧為蕭何,直到生命的最後一刻,都投射出一種

為人處世的大智慧

惠帝的問題,身為臣下並不好回答。

一是有越俎代庖之過。作為臣子,需要關心的是官職內的事情。國家層面的重要官職任免,則是皇帝劉盈的職責。蕭何固然對丞相的接班人有自己的意見,卻不可貿貿然說出口,否則只會招致皇權的猜忌。

漢惠帝劉盈 劇照

二是有結黨營私的嫌疑。蕭何作為丞相,權利本身已足夠大。蕭何推舉的繼承人,不僅有與他勾結的嫌疑,而且為己謀私利的罪過。蕭何為了避嫌,最好的方法就是不推舉任何人,由皇帝自己決定。

蕭何的回答十分巧妙,

讓惠帝自己決定有兩個好處:一是惠帝的想法與自己相同,則皆大歡喜,表示贊同即可。既不用承受猜忌,也符合自己的政治意圖。二是惠帝的想法與自己不同,則可加以勸誡,適時提出自己的意見。以最小的風險,實現自己的意圖。

漢惠帝皇后 張嫣劇照

02

惠帝有備而來,並不是憑空發問。

惠帝即位只有十六歲,蕭何病重是惠帝二年。自古少年皇帝都沒有實權,惠帝也是一樣,母親呂后才是實際意義上的最高統治者。家國大事下,惠帝的行為不可隨意,他探視蕭何必然是經過呂后的首肯的。亦即,惠帝名義上來與丞相商議大事,背後卻代表著呂后來探問蕭何的意思。

呂后劇照

這一年也是不平之年。春季,關中隴西地震。夏季,又是大旱。天災致使社會動盪,惠帝又即位不久,呂后此時最擔心的,就是有人藉此陰謀政變搞事情。身兼丞相之職的蕭何,突然在此時倒下,若是不提前確定好接任者,穩定朝局,則很容易徒生事端。

03

呂后曾問過高帝劉邦相似的問題。

劉邦討伐淮南王英布叛亂時,被流矢所擊中,行軍途中病情漸漸加重。呂后為他找來醫生,劉邦反而大罵,不讓醫生治療,賞給五十兩黃金讓他回去。呂后趁機問劉邦:「陛下百年之後,蕭相國也死後,讓何人代替他呢?」

劉邦說:「曹參可以。」

劉邦劇照

呂后又問曹參之後,劉邦說:「王陵可以,但過於憨厚,陳平能夠協助他。陳平智謀有餘,但難以獨擔重任。周勃為人厚道不善言辭,但將來安定劉氏天下的人一定是他,可讓他擔任太尉。」呂后還想問其後,劉邦只說,之後就不是你能操心的了。

惠帝問蕭何的問題,無疑就源自呂后。

小結

惠帝之行,不過是應的呂后要求的考察之旅。

這樣也就不難理解蕭何病重,最後還強挺著起身叩頭了。既是表示對惠帝決策的擁護,又是託付以家族命運的體現。

但求子孫平安啊。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hk/da5962be998e2526751d868ab648728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