盟軍兵馬未動,情報提前泄露,迪耶普登陸導致4304名官兵傷亡

2023-05-25     一盞歷史

原標題:盟軍兵馬未動,情報提前泄露,迪耶普登陸導致4304名官兵傷亡

當英國軍隊在法國經歷了失敗,並從敦刻爾克逃回到英國本土之後,英國軍方便開始積極地謀劃實施反擊。但反擊勢必需要渡海作戰,儘管英國皇家海軍擁有制海權,足以壓制德國海軍掩護部隊登陸,但英國軍隊的裝備和訓練水平並不滿足展開登陸作戰的需求,況且英國正處於後勤超負載狀態,想要維持大規模登陸反擊對抗擁有裝甲優勢的德國是不太可能的。

德國在1941年發動巴巴羅薩行動時,史達林敦促邱吉爾稱德軍主力部隊幾乎全部投入了蘇聯戰場上,現在正是發動反擊開闢第二戰場的時候。儘管邱吉爾認為時機尚未成熟,但為了應付史達林的催促,還是答應了嘗試登陸法國,分散納粹注意力,緩解蘇軍的壓力。於是英國開始制定反擊計劃,此次反擊不僅僅是做給史達林看的一場戲,英軍也確實打算搞上幾次登陸或者海岸突擊,給德軍一些顏色瞧瞧,間接支援一下蘇軍的抵抗行動。

俗話說得好,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戰爭必須知己知彼方可百戰百勝,英軍在最初並未確定具體的登陸作戰地點,而是選擇了先對德軍占領的法國英吉利海峽地區進行了偵查,英軍的偵察機幾乎每天都會出現在法國北部海岸的各個區域,尤其是在夜間的活動尤為頻繁。這使得德軍察覺到事情有些不太對勁。往常英軍不會這麼密集地實施偵查活動,最多偶爾派一些偵察機刷刷存在感,現在英軍動不動就派出大量偵察機,還時不時會對法國港口實施空襲或者布雷騷擾,顯然英國人在謀划著什麼陰謀,所以希特勒下令駐守法國的敵軍提高警惕以防萬一。

德軍加強了法國北部港口和海岸線的警備力量,這樣一來英軍的反擊計劃幾乎等於失去了突然性,奇襲也就變成了正面騎臉了。要說英軍高層會不知道這樣會暴露行動目的嗎?其實他們還真知道,不過英國的將軍們完全沒有把保密放在心上,因為要參加登陸行動是的主要是加拿大人和波蘭人,而英軍和美軍只占極少數,而根據計劃,如果進攻受阻,英軍和美軍組成的突擊隊會在第一時間撤離。而且盟軍直到1942年初也沒有明確具體登陸地點,自然也就不會在乎什麼保密了。

1942年5月,英軍聯合作戰司令部選定了法國迪耶普作為登陸地點,並下令將250艘作戰艦艇和運輸船舶集中在英格蘭南部。但是由於糟糕的海洋氣候影響,英軍艦隊不得不停泊在港口中等待海況允許出擊,而登陸部隊也只能跟著在集結地等待消息。此時德軍的偵察機也碰巧發現了英軍的集結活動,德軍從而獲知了英軍計劃實施登陸的消息,進而開始在法國北部沿海地區加強戒備,在各個港口城鎮構築防禦工事。盟軍的行動計劃本來就缺乏先天的情報欺騙和偵查優勢,現在又被德軍獲知了其行動意圖,可以說作戰自然就要大打折扣了,而且必然會出現慘重的傷亡。

而英國偵察機也發現了德軍加強戒備的情況,得知消息的英國聯合作戰司令部所幸取消了迪耶普登陸計劃,這使得等待了長達一個月之久的盟軍士兵們怨聲載道,很多軍官甚至在酒館裡破口大罵,殊不知德國間諜也時常造訪酒館,從而讓德國人獲知了盟軍原計劃攻打迪耶普。在英軍高層看來,公開取消迪耶普行動是一次高明的戰略欺詐,德國人絕對不會想到盟軍會執行一個已經被取消了的行動計劃,於是英軍聯合作戰司令部在1942年7月下旬重新召集部隊準備發動進攻。

而此時德軍在迪耶普正在積極構築防禦工事,部署鐵絲網封鎖橋頭,德軍駐法國司令部在得知了英國的行動計劃被取消後也絲毫不敢怠慢,因為軍事歷史和軍事課程上從來沒說過敵人不會在短期內對同一個目標進攻兩次甚至兩次以上。這可就要苦了即將登陸的盟軍部隊了,而盟軍此時根本就不知道德國人已經在迪耶普嚴陣以待了。

1942年8月18日深夜,盟軍艦隊在海霧的掩護下穿越英吉利海峽開往迪耶普方向,此次參加登陸的作戰部隊多達1萬餘人,裝備有92輛邱吉爾重型坦克作為支援。艦隊在凌晨3時左右靠近了迪耶普,但碰巧被一艘路過的德國護衛艦發現,德軍護衛艦果斷開炮示警後撤退。突如其來的炮聲驚醒了正在熟睡的德軍,也英國人的行動被徹底打亂了,英軍艦艇急沖沖放下了登陸艇開始實施作戰,而這些登陸艇將要獨立行駛8公里抵達灘頭。許多盟軍登陸艇駕駛員也被剛剛突然響起的炮聲嚇得不輕,因為這意味著德國人已經發現了他們,行動計劃已經敗露了,就這麼冒冒失失的衝上灘頭還不得成了活靶子?所以不少登陸艇駕駛員在距離灘頭還有90多米時就急沖沖地放下了登陸踏板,結果不少士兵只能游泳上岸。

更糟糕的還在後面,邱吉爾坦克的駕駛員被告知登陸艇打開踏板的時候就是抵達灘頭了,坦克必須迅速離開登陸艇為登陸步兵提供掩護,所以不少的坦克駕駛員連路況都沒有確認就一腳油門扎進了海里,把裝甲厚重的「首相大人」邱吉爾變成了「潛水的首相大人」邱吉爾。而剩餘的坦克雖然成功登陸,但卻因為灘頭過於鬆軟而陷入沙灘動彈不得,反而成了德軍的活靶子,好在德軍在灘頭裝備的基本只有20毫米機關炮和37毫米反坦克炮,無法有效摧毀皮糙肉厚噸位大的邱吉爾「首相」。但這可苦了那些加拿大工兵們,他們得冒著德軍如同雨點般砸來的子彈和炮彈搶救他們的「首相大人」結果導致加拿大軍隊損失慘重。

美軍遊騎兵和英軍突擊隊的行動倒是比較順利,他們成功滲透了灘頭並摧毀了3門岸防炮和4門105毫米榴彈炮以及6門150毫米榴彈炮,使得盟軍士兵們不必再承受重火力傷害。但即使沒有重炮的轟擊,盟軍士兵們也是進退兩難,因為德軍早就把通往城鎮的階梯封死了,盟軍無畏的進攻接連幾次被德軍打退。唯一值得稱道的是盟軍的突擊小隊成功滲透到了城鎮東部摧毀了德軍部署在這裡的一座雷達站,打死了十來名雷達兵。

不幸的美軍遊騎兵在這裡陣亡多達11人,英軍突擊隊被趕來的德軍摩托化步兵追得抱頭鼠竄,損失了足足275人。戰鬥持續到了上午11時,盟軍大多數部隊被德軍壓在灘頭和城市外圍動彈不得,撤退行動只能優先以未登陸或者停留在相對安全地段的部隊開始,結果導致了4304名盟軍士兵傷亡,英國皇家空軍在迪耶普行動中損失了106架戰機,而德軍僅僅損失了48架飛機,傷亡了591名官兵,事後希特勒獎勵給駐守迪耶普的全體德軍官兵總共1000萬法郎作為獎金。

結語

迪耶普登陸戰可以說是盟軍在諾曼第登陸之前損失最為慘重的一場登陸戰了,整個作戰計劃完全忽略了對敵人的戰略欺騙,甚至想當然地認為德國人會相信盟軍不會執行一個被取消了的登陸計劃,但港口停泊的大量船隻暴露了盟軍的真實想法,真可謂是兵馬未動,情報提前泄露,這樣打仗能不失敗就奇怪了。

參考文獻:

《第二次世界大戰:迪耶普之戰》

《迪耶普:波蘭人的災難》

《突襲迪耶普》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hk/b9a073437604db56122c78d04556ea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