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浪地球2》憑什麼?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2023-01-29     加容愛海豚

原標題:《流浪地球2》憑什麼?開啟中國科幻電影元年

2019年春節,電影《流浪地球》以46.8億元名列中國電影史票房排行榜第五位,很多觀眾認為這開啟了中國科幻電影的元年。 時隔4年,郭帆導演帶著《流浪地球2》再次與觀眾見面。《流浪地球2》上映後,不僅打破了國產電影持續爛尾的魔咒,口碑票房也獲得雙豐收。

《流浪地球2》圍繞《流浪地球》以前的故事展開,展示了在地球開始「流浪」之前,太陽危機初期,人類攜手應對困難、克服困難的經驗。 在拓展故事格局、鞏固《流浪地球》世界觀的同時,吳京飾演的劉培強、劉德華飾演的圖恆宇都將為觀眾呈現出更豐富的人物情懷和獨特的角色魅力,讓這部電影更有熱度。《流浪地球2》在製作上進行了全面升級,一個個實現了更多想像中的視覺奇觀。 穿越天地的9萬里太空電梯、從天而降的巨型空間站、波濤洶湧的巨浪……更重要的是,《流浪地球2》向觀眾展示了獨特宏偉的世界觀。 在最後的日子裡,人類並沒有陷入恐慌,而是突破重重困境,選擇團結,選擇施展一切力量建造發動機,將地球擠出太陽系。

看《流浪地球2》,我覺得「時間」和「使命」是解讀它的關鍵詞。 「人的勇氣,可以超越時間」、「倒計時結束,點燃」這些關於時間的敘述,讓人感受到了時時刻刻墜落的時間之刃,在給人類帶來危機的同時,也創造了無限的可能性和希望。 而「我們的人一定能完成任務」、「危機臨頭,卻只有責任」的使命故事,為無名的平凡英雄鑄就了永恆的豐碑。

在這一點上《流浪地球2》與其他經典科幻電影的核心一致——地球是宇宙的「小白點」,但卻是數十億人的棲息地。 當全人類為了共同的命運而團結起來時,每一個劇本都含有催人淚下的成分。

《流浪地球2》側重於在災害面前表現大國之間的政治博弈,突出了「方舟計劃」和「山移計劃」兩條價值觀路線的衝突。 一系列預告表明,該片將繼續「小球」一貫靈活、中國化的情感表達。 當支持「方舟計劃」的美國代表對「移山計劃」不以為然時,李雪健飾演的聯合政府中方代表「周喆直」說:「我相信。 我的孩子相信。 孩子的孩子相信。 我相信會滿是藍天、花和樹枝。 」在淡淡的語氣中,顯示出巨大的能量。 那是只有中國人知道的愚公移山、填精衛海的精神。

世界陷入恐慌,有人懷疑,有人保護,也有人戰鬥。 建築物破裂,洪水決口,巨浪涌動,災害接踵而至。 「今人不見古月,今月依舊古人」,曾經代表團圓的月亮如今岌岌可危,預示著人類未來命運的淪喪。 「人類的命運取決於人類的選擇」。 面對病危的妻子,太空人劉培強擔心:「我只希望我的家人活著。」 於是他選擇當太空人去太空,只為家人爭取地下城的名額。 「女僕的生命只有兩分鐘。 我要給她完整的一生。」圖恆宇為了延續女兒的生命而不顧一切。 兩個無法割捨親情的父親,是臨危不亂的老百姓的寫照,有著即使在最後的危機中也能保護家人的堅定不移。 這也是人類最靈活最真摯的共同感情。 這些靈活動人的中國化情感表達構成了《流浪地球2》的溫度,無論面臨怎樣的困境,只要有與家人在一起、保護家人的信念,就能跨越逆境。

《流浪地球2》給了人類深刻的警告。 無人機難以失控,密碼難以破解,個人沒有隱私。 當我們真的依靠機器人來創造生命和希望時,這很方便,但也伴隨著無限的風險。 數位技術這一技術的成熟,儘管電影中體現了積極的一面,但如果被不法分子利用,很容易招致災害。

《流浪地球2》也給人類帶來了深深的希望,環境惡化,宇宙改變,我們有一天會陷入危機。 到時候,有人會站起來,就是領航者捨棄小家為大家,把老太空人出生的希望留給年輕人自己,為全人類奉獻。 到那時,無論國家、無論國家,全人類只有攜手戰鬥,才能迎來生命的希望。 近3個小時的觀影可見大製作的功夫,與1相比經費充足,場景也很宏偉。 這是一部有明暗線劇情豐富的科幻電影,劇情與特效並重,是中國科幻電影的一大進步。 美中不足的是,感覺中間有點混亂,幾條線交織在一起每個人都像主角,再加上各種特效,總會有點拖沓。

我在電影院關注的是,電影給了每個攝像機很多場景。 圖振宇汽車事故、周老師演講時等,那個紅點閃爍著很可怕。 而且,還有周老師盯著照相機的場景。 我還以為從後面闖進來是因為他們被監視著。 是機器人想操縱破壞人類。 蛋說,Moss的智能太超前了,連自主意識都有,人為製造交通事故、策劃破壞月球引擎,相當於整部電影里的大反派。

《流浪地球2》對人類文明延續的思考。 電影提出了兩種思想。 顛沛流離的地球派和數字生命派,摩斯當然代表數字生命。 最終在摩斯的幫助下實行了流轉的地球方案。 這樣的框架表明,我們與西方廣闊的思維邏輯不同。 我們兼容包容、陰陽調和,對於劇中地球生命延續的未來,兩種力量似乎是對立的,實際上是相互作用的。 只是,本劇共同促進了地域生命的延續,給觀眾更廣泛的思考空間,具有深刻的哲學探討。

我覺得喬治很早就得到了數字化劉德華穿越的信息。 他身後有指示電影該怎麼辦的細節。 據悉,早些時候他們收到信息,每次發生事件時都告知具體日期。 傳達那個狀況的人,應該是數字化的劉德華穿越給了人類信息。 希望藉此幫助人類背負著moss給人類造成的各種災難。 moss可以帶著幽默感開玩笑的是,圖恆宇在1.7秒後上傳女僕的信息到550w學習她的感情數據,後來圖恆宇也上傳了自己的數字記憶到550w,所以能夠模擬人類的感情進行交流馬兆將圖恆宇放入550w,積極給予圖恆宇37年前的數據,應該是因為馬兆在研究中察覺到了moss的自我意識覺醒。

於是,數字生命計劃無意中成為人類從三維空間進入四維空間的一個整體個契機,而人類顯然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而Moss原本就是四維生物,之所以沒有在更早的時間點影響人類,是因為550系列計算機出現之前,Moss在三維世界中並沒有合適的載體,所以也就沒有將人類的拯救計劃扼殺在搖籃里。最終550W計算機的出現,成為了三維世界進入四維世界的穩定通道,而丫丫的信息上傳後,Moss迅速做出反應,試圖阻止這個變量的出現。要注意,在圖恆宇最後一次連結數字生命存儲卡時,除了丫丫的存儲卡外還有一塊他自己的,所以最後父女二人成功進入四維空間,而三維世界裡,圖恆宇的肉身也溺水死去,作為擁有人類情感基礎和三觀的新四維生物。

害怕未來人類會在這種機器的覺醒中滅亡,所以一直在默默推動圖恆宇把37年前自己的數據放進550w,讓他成為唯一的變量。並通過550W計算機這個載體解除了危機,在緊急時刻解救人類,不讓moss搞破壞。包括圖恆宇擅自將丫丫接入550w後被抓入監獄,後面月球危機爆發,馬帶著秘密文件去監獄找圖恆宇讓他一起去北京根伺服器基地去恢復網際網路按理來說馬是沒有權限帶走圖的,這裡很有可能有周老的意味,周老察覺了Moss的意圖。所以周在劇中多次看向探頭,最後說了句,有人在幫我們,這裡也反映出圖恆宇這個變量的重要性。

moss只是更傾向於數字生命,可是如果地球爆炸了,無論什麼生命都留不下來!影片里有說,沒有moss的配合啟動發動機地球會因為手機不均而四分五裂!所以周老師下達了最後一秒無論如何都要啟動發動機的命令後絕對理性的moss只剩下了一個選擇。沒有這條命令的話,moss可以選擇讓月球摧毀地球表面,那剩下的人類也就只剩下了一個選擇,也就是數字生命。

周老師最後的演講不僅是給全體人類聽的,也是給Moss。數字生命也躲不過氦閃,想要在劫難中倖存唯一的團結一切力量。而人類是在不斷內鬥中進化的種族。不到滅絕關頭永遠都有分裂主義者的存在。從移山計劃到流浪地球計劃黑客攻擊和恐怖襲擊從未中斷。Moss如果視為人類文明一分子的話也不過代表一種立場。且是一種理性的旁觀者角度。「拯救人類的辦法就是毀滅人類」這句話不矛盾。危機團結,團結孕育希望和奇蹟。中華思想的包容到連人工智慧也是可以團結的力量。本星系生態圈誕生的東西邏輯上產生自我毀滅的潛意識吧。

我的淚點從一開始就隱隱的,只不過沒有爆發從來不覺得自己愛哭淚點低,就是覺得他好窩心。從一開始張鵬就是滿滿的驕傲帶著徒弟「參觀」基地,他對人類是無限認可和讚美的,他讚揚這種創造力生產力和成就所以最後他一定會為了這個他愛的美麗地球。為了這個地球上他欣賞的人類而犧牲,他一定會義無反顧絕不後悔最後一刻也是滿足欣慰,眼裡心裡看到的感受到的都是美好。

文章來源: https://images.twgreatdaily.com/zh-hk/6cc5262770ddb132ba3cbd996840ee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