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承認中國進步明顯,但美有一大優勢,得靠顛覆性技術打開突破口

2023-12-14   陳虎點兵

原標題:美承認中國進步明顯,但美有一大優勢,得靠顛覆性技術打開突破口

跟大家來說說,美國軍事優勢的核心究竟在哪裡?這個話題我們從網上什麼東西最火開始說起,網上什麼東西最火?

上個月美國有人說,在核動力潛艇靜音技術方面,中國已經取得了突破,美國的核動力潛艇相比中國再也沒有壓倒性的優勢了,於是這個話題一下子就爆火了。

前幾天江南造船公開發布了熔鹽堆為基礎的核動力大型貨櫃船的設計方案,於是國產核航母話題一下子又火了。如果往再長的時間跨度看,在軍迷網友當中,最火的話題無異於轟-20了。不管是軍方還是官媒,只要圍繞著轟-20,造一個哪怕很小的小梗,這個話題就一下子會被推上熱搜。

那麼為什麼核潛艇會火?核航母會火?轟-20會火?仔細看一下就會發現這些裝備和技術以往都是我們和美國差距最大的地方。在這幾個方向,每一個技術突破意味著我們軍事技術的拼圖又補上了一塊空白。

網上有一個大家熟悉的說法,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在其他的領域,這句話好像百試百靈,在軍事領域恐怕不是那麼靈,相對美國的軍事優勢而言,這個邏輯是走不通的。為什麼這麼講?當下美國軍事優勢最核心的部分已經不再是軍事技術和裝備,不是技術和裝備,那是什麼呢?是美國的地緣優勢。

假如說要從中國大陸打到北美大陸,那麼武器的射程要多遠,起碼要一萬多公里,要有洲際飛彈的射程才可以。反過頭來從美國的基地打到中國大陸,需要的射程有多少?只要一千來公里就夠了。美國在日本、韓國都有大量的軍事基地和軍事部署,一千多公里就夠了,和需要一萬公里以上的洲際射程,差距是地緣造成。美國當下的軍事優勢,最核心的東西已經不再是軍事技術和裝備,而是地緣優勢了。

其實地緣優勢帶來的軍事優勢在過去應該也很普遍,英國當年能夠成為世界霸主一個重要的因素,它的基地遍布世界各大洋,遍布世界各地,所以英國可以被稱為「日不落帝國」。

再講日俄戰爭當中日本海大海戰,日本人為什麼會贏呢?是日本的艦隊很先進嗎?是東鄉平八郎的指揮很高明嗎?是日本海軍很猛嗎?有這些因素,但都不是決定因素。當沙俄的波羅的海艦隊從歐洲起航,繞過好望角,不遠萬里來到東亞海域的時候,實際已經輸了,在沙俄的艦隊趕到東亞海域之前,沙俄在中國遼東半島旅順口的海軍基地就已經陷落了。基本上已經可以確定沙俄海軍敗局已定了。

地緣的原因講到這裡,我們基本上就可以下一個結論了。那當下美國軍事優勢最核心的東西已經不再是軍事技術和軍事裝備,這方面美國有沒有優勢?當然還存在,但是這個優勢已經越來越小了,真正形成美國當下軍事優勢核心的因素是它的地緣優勢。

在這個結論上延展一步,我們又可以得出一個新的結論,那就是想剝奪美國的壓倒性的軍事優勢,光靠軍事技術和裝備上的發展是不夠的,至少追趕式的發展是遠遠不夠的。

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這樣的一個邏輯在中美軍事領域是說不通的。講到這,可能有人就說,這不麻煩了嗎?要想改變美國的地緣優勢,這可就太難了。至少在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國的綜合國力已經超過了英國,那個時候英國仍然是世界的霸主,美國甚至連挑戰的資格還差一點,直到二戰結束後,美國才真正取代了英國,成為世界霸主。這個過程當中最後完成的最核心的東西是什麼?是美國幾乎全套繼承了英國的地緣優勢。

今天美軍的核心基地在全球的分布在美國本土的,咱們不說,在世界三大洋上,太平洋有關島基地,印度洋有迭戈加西亞基地,大西洋有阿松森島基地,三個基地所在的位置極為關鍵。依託這三個基地,如果使用戰術飛機的話,基本上可以覆蓋半徑一千公里的範圍,但是這三個基地都有使用戰略轟炸機和海軍艦隊航母戰鬥群的能力。這樣一來依託這三個核心基地,美軍的作戰威力就一下子可以延展數千公里。

除此之外,世界核心的地區都有大量美軍的前沿基地,在歐洲、中東、在東亞,甚至在南太平洋,美軍都擁有或正在試圖擁有大量的軍事基地。而這些軍事基地所構成的美國的地緣優勢決定了美國的軍事優勢。

如何打破這種優勢,像傳統的那樣靠小仗,一仗一仗的啃,靠大仗一波推,這個思路對我們來說恐怕至少在短時間內是行不通的,畢竟我們要的是和平發展,那麼有沒有其他的辦法呢,其他的方向唯一可行的東西就是技術上的突破,用技術的突破來解決戰略的問題。

那麼突破應該是什麼樣的突破呢?顯然靠補空白去追趕,稍微的壓別人一頭,這個是行不通的。要想改變這種地緣上優勢,需要的是顛覆性的技術,什麼樣的技術能夠成為顛覆性的技術,能夠改變地緣優勢的技術,才是顛覆性的。這種技術有哪些用不著我多說,軍迷朋友們能明白的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