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到在媒体上开始出现拜登警告以色列,甚至出现“拜登强硬警告以色列”这样的字眼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先给大家把新闻读一下。据路透社报道,当地时间12日,拜登在华盛顿举行的一次竞选筹款活动上,向以色列内塔尼亚胡政府发出警告,以色列的安全完全可以依靠美国。现在以色列拥有的不仅仅是美国,还有欧盟、欧洲以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支持。然而,以色列开始不分青红皂白的狂轰滥炸而失去支持。拜登指出,内塔尼亚胡政府需要改变强硬立场,最终以色列对于“两国解决方案”
不能说不。美联社认为拜登发表了异常强硬的讲话,对以色列的军事行动进行了比平常更严厉的评估。
12月11日,拜登在白宫举行犹太教光明节招待会上做出了这样的表态。他提醒以色列,我们必须小心,全球舆论可能在一夜之间改变,我们不能让这种事发生。
把新闻的原文跟大家读一下,大家就明白。这些警告、严重警告和严厉的声音究竟从哪里来的了?他们都是从西方的所谓主流媒体来的。但是这些字眼也经常会被我们国内的媒体和国内的自媒体直接的转用过来,说美国、说拜登对以色列严厉、警告、强硬。
这个实在是有点搞笑,因为从这一轮巴以冲突一爆发以来,美国一直是以最大的可能性向以色列提供大量的武器弹药。拜登政府甚至绕过国会,直接向以色列发送13000发“梅卡瓦”主战坦克的炮弹。
在国际场合,美国不论何时何地,都在强调以色列的“自卫权”,都在谴责哈马斯的所谓“恐怖主义行动”,不止一次的在安理会动用否决权,否决要求加沙立即停火的安理会草案,甚至不惜以唯一的反对票来否决。
这种情况说起来让人有点费解。一方面,在行动上坚决的支持以色列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另一方面,又口头上警告以色列,告诉以色列不要过分。这个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如果我们捋一下就会发现,美国告诫以色列的大概有两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不要过分的屠杀平民,另一个就是强调要以色列尽快停止冲突。
那么对于美国的做法,我们的通常的看法有两种。一个是美国在做两面人,嘴里说一套实际行动做一套。另一种看法是,美国在给以色列支招,就像美国的国防部长奥斯汀对以色列说的那样,说你们不能再制造这么多的人道主义灾难了,否则的话就会把巴勒斯坦人都推向哈马斯一边。
其实除了这两个原因,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从美国自己的利益考虑。
当下的巴以冲突加沙之战,如果按照目前的形势继续发展下去,美国本身也会面临着一个严重的局面。为什么美国会告诉以色列屠杀平民的行动要有所收敛?为什么要让以色列尽快的结束军事行动?原因是,如果这场军事行动长期的持续下去,如果它所造成的人道主义灾难,进一步发展的话,中东和世界的反美情绪会进一步的发酵。
大家都知道,以色列的后台老板是美国。事是以色列做的,大家反对以色列的这种行动,但这也会牵连和联系到美国。特别是这种行为时间延续下去,烈度继续升级,这种因以反美的情绪就会进一步的发酵。带来的结果是什么呢?就是我们说的加沙冲突的外溢。这个外溢不仅仅会针对以色列,也同样会针对美国。
现在我们已经看到,也门胡塞武装在红海地区对海上目标的攻击,就包括了美国的军舰。美国人对外声称他一天拦截了多少架的无人机,拦截了几枚反舰导弹。这种情况如果延续下去,会怎么样呢?总有一天反舰导弹、无人机会打到美国军舰上,甚至造成美国军舰起火沉没。
一旦出现这种结果,美国要怎么办呢?如果不做反应,“黑老大”的形象就会受到严重的打击。而如果要做军事上的反应,做出军事上的反击的话,你的对手是谁?你的目标在哪里?那样一来,美国就会陷入一场“代理人的战争”。
也就是说,美军所面对的敌人根本不是他心目当中的正主,像胡塞武装、黎巴嫩的真主党武装,甚至遍布在中东海湾的各式各样的民兵武装和反美武装。跟这样的一些力量发生军事冲突,对美国来说,就相当于掉入了“代理人战争”的泥潭。
要知道,美国在这个地区的军事存在还是很广泛的,包括在伊拉克,在叙利亚,在沙特、阿联酋和诸多海湾国家的驻军,也包括他们的使馆。一旦出现巴以冲突大规模外溢的情况,那么这些美国的驻军使馆都会成为各式各样武装力量的打击目标。那个时候,美国的尴尬就大了。如果直接对这些各色的杂式武装发威,用军事行动予以回应的话,美国必将掉入一个复杂的“代理人战争”的陷阱当中。
其实,在俄乌冲突当中,美国给俄罗斯设计的恰恰就是这样的一个陷阱。巴以冲突如果持续,如果人道主义灾难继续恶化的话,美国也有可能掉入这样的陷阱。这就是美国最担心的、最害怕的情况。
美国之所以要告诫以色列表现出一种“踩刹车”的姿态,实际上就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而绝不是什么菩萨心肠和人道主义。